啥意思?当本王是来混饭吃的?要说吃饭,宫里的御食,郑王府的厨子,哪个不也不比你乌衣巷的厨子差!
李从善暗自诽谤,想想自己在朝堂上为这家伙担心不已,而这小子却在悠闲的喝茶,晒太阳。
这越想就越气,端起茶杯啜了口,没好气道:“这晒太阳挺暖和的吧?”
“还行,多晒太阳,有利于补钙。”
“行了,真不知你这家伙在想什么。”李从善摆了摆手,认真的说道:“今个朝堂上,国子监祭酒桂卿,桂大人将你和皇甫继勋一起告了。昨晚兰桂坊之事,闹得太大,大半个金陵城都知道你和皇甫继勋殴打太学生之事,还逼着太学生跳河。”
此言一出,韩旭立马跳了起来,夸张道:“冤枉,冤枉啊!国子监的太学生可是皇甫继勋亲自动手揍的。将太学生踢下河,也是皇甫继勋干的。从头到尾,我连个手指都没碰过那些太学生呐。不信,你问问昨晚在兰桂坊的人,他们可以为我作证。”
一切推给皇甫继勋,推得是干干净净。
说到这,韩旭一拍脑袋,伸手就去拉李从善,急道:“走,走。找那个啥花魁?叫啥来着?她可以为我作证。”
“洛歆,洛大家。”李从善没好气的说道。手臂收回,躲开韩旭的乌龟爪子,却忍不住的莞尔笑道:“你说你昨晚还给人家写了三首诗词,这一转眼的功夫,就连人家花魁叫啥都忘了?”
“呵呵,这不是我一时情急嘛,李兄刚刚那话可把在下吓得不清。本官只是个小小的节度使,况且又是在你南唐的地盘。只要你南唐朝廷一句话,还不得把本官想搓圆就搓圆,想搓扁就搓扁。”韩旭拍着胸口,长吁口气,彷佛真的被吓得不清似的。
俗话说“捉贼拿脏,捉奸捉双,一切得讲究证据”。事实上,韩旭根本就不在乎被人抓到把柄,再说了从头到尾他就没动过手。至于他的几名手下参于其中,那也是一句话就能解释的自卫而已。
当然,韩旭难道真的怕南唐朝廷?怕国主李景?屁话,怎么可能。就算他真的动了手,那李景也不敢拿他咋样。弱国的悲哀呐。
这些李从善都明白,况且刚刚韩旭的话,可不只是推脱,这家伙一再说自己只是个小小的节度使,那分明是在告诉南唐朝廷,他可是大宋的使者,不是你想动就动的。
连消带打,却毫不动色。
“韩兄似乎对我南唐朝廷不满呐?”李从善的语气意味深长。
“不满?哪敢呐,这里可是你们的地头,你们都是这里的扛把子,在下只是个小小的矮骡子。”韩旭嘿嘿笑道。
李从善摇了摇头,虽没听明白韩旭的话,但意思倒也明了了,强龙不压地头蛇。可他韩旭就偏偏就是个不甘寂寞的主,嘴上说一套,实际做一套,该干啥就干啥,彷佛不干点事出来,就不舒服似的。
于是,笑道:“这事说大也不大,毕竟未伤及人命。父皇的意思当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过,国子监祭酒桂卿一向护犊子,再加上他是监察御史,所以今个早朝,国子监,御史台,城卫军,枢密院,以及吏部一同弹劾了御前侍卫统领皇甫继勋。”
没想到皇甫继勋这小子平日里得罪的人还真多,这一下子大半个朝堂估计都在搞他。
然而,韩旭并不担心皇甫继勋,这家伙既然能如此猖狂,其后台必然强大。想来想去,也就只有南唐国主李景。
下面的人闹得再凶,说不定对皇甫继勋反而越有利。皇帝老儿向来喜欢搞平衡,一大堆官员抱团,第一个不舒服的就是皇帝老儿。只要有李景撑腰,皇甫继勋必然无事。
见韩旭一副淡定自如的样子,李从善呵呵一笑,赞道:“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韩兄,父皇只是让皇甫兄闭门思过。”说着,摇了摇头,苦笑道:“这处罚,还真是……唉,连个向国子监太学生们简单的道歉都没有。”
从李从善的话听来,显然他对皇甫继勋这金陵小霸王也颇为不满。但这不关他韩旭的事。他只关心的是,李景对他的处罚会是什么?
可惜的是,等了半天,李从善也没有谈到南唐对他韩旭的处罚。
一个男人硬不起来,是他自己的问题。一个国家硬不起来,那就是一大群男人的问题。
南唐伤得不轻呐!
……
“行了,不说这个了。”李从善长吁口气,转而若有所意的笑道:“韩兄昨晚的三首诗词可真是绝妙啊,皇兄差点为这诗词当场欲请韩兄开怀畅饮呐!”说罢,自顾自的端起了茶杯。
韩旭微微一怔,瞬间明白了过来。原来昨晚兰桂坊那紧闭窗户的雅间,坐着的竟然是南唐太子李煜。怪不得那首“更漏子”听起来那么的熟悉,却是词霸李煜的杰作。
“韩兄是否在猜测,为何兰桂坊发生骚乱,而我等却未出面?”李从善呵呵一笑道。
韩旭下意识的点了点头,随即却又摇了摇头。虽未说话,但那笑而不语的样子显然已经猜到了。
自古所谓的才子出现在青楼,倒也能能留下个风流的名声。可若是堂堂的太子殿下堂而皇之的出现在青楼,估计会被御史台给弹劾死。当然,若是皇帝,就又不一样了,敢公然弹劾皇帝的铮臣,可并不多。更多的是为皇帝遮掩丑闻的家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