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淮扬军的军事建设,在朝廷和各大节度使的支持下,已建成步军一万,马军三千,水军五千,战船二十多艘。尤其是归德军节度使石守信更是了得,一次给淮南送来了战马五百匹,这在缺少战马的大宋,那是相当的够义气了。
然而,最令李处耘幸福的,还是韩旭源源不断的金钱支持,每个月都会有一批钱粮从汴京运送过来,韩旭这汴梁首富的名声真不是盖的。再加上从南唐过来的钱粮,李处耘原本计划三年恢复扬州城的时间,被大大的缩短了。
“浪荡节度使”的名声更响了,但现在这称呼的意思,在扬州城的百姓中成了一种更亲切的称呼。
李处耘高高兴兴的说了半天,这才发现是自己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厅内鸦雀无声。韩大节度使正一脸茫然的高坐在主座上,一言不发。
见此,李处耘心下微凛,似乎明白了什么,转身朝着身边的官员说道:“这个,韩大人车马劳顿,今个就先到这了,来日有的是时间,大伙再来禀报。”
随即,众官员纷纷告退。
李处耘走上前,疑惑道:“大人,是否下官有何不当之处?”
虽说他心里确定自己做的没错,而且心安理得。可毕竟韩旭才是淮扬节度使,自己的顶头上司,李处耘混迹官场,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咳咳……”
韩旭抬起头,见满场的官员只剩下了李处耘一个,连忙轻咳以掩饰刚刚走神的尴尬,笑道:“李老哥说笑了,老哥做得很好,本官只是有点身体不适。”
“要不要叫城里的大夫?”闻听此话,李处耘一脸的担忧道。
“不必,不必,休息一下就好。”韩旭摇了摇头,又问道:“李老哥还有事?”
李处耘略一沉吟,正色道:“韩大人,按理来说朝廷使者归国,得去朝廷向皇上回复,这个你看……”
刚从南唐又要上京城?还让不让人活了?
韩旭满肚子的牢骚,一脸的心不甘情不愿。
一见韩旭如此,李处耘哪还不知道他心中所想。不过,这韩大节度使还真是个奇葩,别的地方官恨不得天天跑京城见皇上,这家伙倒好,就连皇上都懒得见。
于是,想了想小声道:“不如这样,大人你亲自写个奏折,将南唐的所见所闻详细写下来,再向皇上说明下扬州城的情况,毕竟天降大雪,得解决扬州城的百姓吃住保暖问题。而后,派人送到京城,恳请皇上推迟您的上京时间。”
韩旭微微一愣,正想着怎么说服面前这位精明的李大人,却没想到李处耘将自己所想的事情都解决了,不禁心下一畅,哈哈笑道:“好,就这么办。不过,这奏折还是劳烦李大人代笔吧,署上本官的名字就行。至于南唐的经过,本官再派人写好送给你,附上就行。”
李处耘顿时无语,自己的这位顶头上司真是奇葩到了极致,连奏折都懒得写啊!不过,心下却颇为感动,就凭韩旭对自己的信任,他说什么也得将扬州府治理好,省去韩旭的麻烦。
从南唐带回来的回礼已全都运到了节度使府邸,看着面前一座座大木箱,韩旭随后打开了几个,金银珠宝不计其数,远远比大宋给南唐的还多。
韩旭眼中精光闪闪,抚摸着一座一人来高的“血珊瑚”,留着哈喇子感叹道:“好东西啊。”
说罢,朝着王凳子大手一挥:“凳子,全都抬进库房去。”
“得了。”王凳子领命就欲上前抬走。
李处耘见状大骇,连忙阻止。将韩旭拉到一边,左右看了看,小声道:“大人,这是南唐给的回礼?”
“是啊。”韩旭点点头。
“这是给大人您自己的,还是给大宋朝廷的?”
“有区别吗?”韩旭明知故问道。虽说这些金银珠宝是李景送的,但他心里也明白除了李从善的部分,其他都是送给大宋皇帝的。仅仅凭他使者的身份,哪会有这么多的回礼。
李处耘心中那个无奈,苦笑道:“大人糊涂啊,给朝廷的就是给皇上的,这若是被御史台知道了大人暗自扣留南唐的进贡之物,哪还了得?”
一听这话,韩旭不爽了。
自己出人出力,自掏腰包,那么多金钱都花在了扬州城,这回把这些东西留下来能咋样!若这些还要送给朝廷,那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嘛。于是,坚持道:“老子不管,进了咱的手,就是咱的东西,有本事御史台那帮家伙自己去南唐拿啊!”
无赖,耍无赖。
然而,李处耘却突然抱拳一揖,正色道:“大人,下官也明白大人的一番苦心。如今扬州府是一穷二白,需要这些东西,大人冒着即使被御史台弹劾的风险,也要将这批金银留在扬州城。此等胸怀,下官佩服之至。”
韩旭这回傻了眼,没想到李处耘竟然将此事联想到了扬州百姓身上。他娘的这根本就是他自己想独吞掉这批金银呐。
见韩旭不说话,李处耘一咬牙,正色道:“既然事关扬州城百姓,此事就不能让大人一人独自承担。大人,请将回礼清单给属下一观!”
韩旭刚想说没有,但见李处耘一副豁出去的样子,不禁心下微动,伸手入怀将李景的清单拿了出来,至于李从善和其他官员的部分,那就免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