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乞丐王_草稿【完结】(499)

  此时,只见船只上的淮扬军弯弓搭箭,漫天的箭雨射向北岸,以稻草扎成的士兵瞬间被射成了马蜂窝。

  “杀啊”,“杀啊”,“杀啊”……

  船只靠岸,淮扬军纷纷登陆,朝着既定目标冲去。

  ……

  “干得好,程统领。”李处耘笑道。

  “李大人过誉了,这都是李大人和韩大人的主意好,水陆协同作战。”程淮秀恭说着,秀目却不时的朝着此刻正一脸严肃的韩旭瞥去。

  “船只还是太少,不是每处的江岸都适合大船靠岸。而小船的弓箭手又不够,不足以威胁到对方的岸防军。”韩旭皱着眉头说道。

  “是的,适合靠岸,而又能载较多人的平底船只太少。”程淮秀点了点头,轻叹道。

  然而,此时李处耘却摇了摇头,呵呵笑道:“短短时间能有这样的效果已经不错了。看看那些原本见了水就害怕的北方士卒,现在个个都克服了晕船的恐惧。至于适合登陆的船只……”说到这,李处耘伸出一只手比划道:“别忘了我们是淮扬军,不是咱大宋的禁军,更是不是南唐的水军,咱们只有五千水军。”

  说到南唐水军,众人心下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

  自打建隆二年淮扬军大练兵开始,水军在江面上无数次的碰到对岸南唐的镇海军,甚至好几次韩旭亲临战舰,几乎和镇海军节度使南唐名将林仁肇面对面。

  由于只是一江之隔,地处润州的镇海军居高临下,整个江面几乎看得一清二楚。从那时起,只要淮扬军水军出动操练,镇海军必定也出兵操练。

  你出兵,我出兵;你操练你的,我操练我的;同处一个江面,却老死不相往来。

  扬州,润州这段江面,一时之间热闹异常。这回可苦了江面行船的商贾,每每遇到两军对垒之状,不得不就地靠岸泊船,小心翼翼的以免引火烧身。万幸的是,无论是淮扬军还是镇海军都没有过激的动作,是以对往来的商贾来说,也算是有惊无险。

  不过,原本两方各自心照不宣的默契,突然有一天被破坏了。

  淮扬军和镇海军在江面对峙的消息同时传到了南唐国主李景和大宋皇帝赵匡胤的耳朵里。

  赵匡胤听了之后,一笑置之。暗地里却让韩旭将对峙的状况,以及南唐水军的实力如实相报,不仅未对韩旭做出处罚,甚至还赏了千两银子,以资鼓励。

  而李景可就不一样了,不仅派人带着银子去汴京向赵匡胤认错,更是提前进行了迁都,将南唐的都城从金陵迁到了还未彻底完工的南都洪州府。同时,将林仁肇从镇海军节度使迁为镇南军节度使。镇南军拱卫洪州府,看上去是升迁了半级,但事实上却是李景怕林仁肇惹事,干脆将其带到了远离唐宋边界的洪州上任。

  林仁肇调走之后,镇海军再未出现在淮扬军巡江之时,他们甚至刻意的躲开了淮扬军的巡江时间,以免再次出现江面对峙的状况。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呐……”韩旭仰天长叹,说罢抬脚朝楼下走去,留给两人一个潇洒的背影。

  “他说这个是什么意思?”程淮秀疑惑的问道。

  “呵呵,韩大人只是感慨失去了林仁肇这个好对手而已。”李处耘呵呵笑道:“不过,我相信林仁肇早晚还是会和我们碰面的。”

  走了几步,韩旭突然回过了头,看着李处耘,一字一顿的说道:“不管用什么方法,本官也要造船,越多越好。”

  ……

  数日后。

  李处耘急急忙忙的推开了韩旭的书房。

  “哟,李大人何事如此匆忙,这可像是李大人的风格呐!”韩旭笑呵呵的放下手中的小泥壶,随口打趣起李处耘来。说罢,朝着身后的侍女吩咐道:“给李大人上茶,让李大人也尝尝今年的新茶‘绿杨春’。”

  待侍女走后,李处耘一个箭步走了过去,将手中的邸报递给韩旭,正色道:“韩大人,快看看。皇上免了韩令坤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改由石守信将军接任。”

  “呵呵,这不是早晚的事嘛!看样子本官得找石大哥打打秋风了。”韩旭笑呵呵的接过邸报。

  石守信是赵匡胤的亲信,义社十兄弟之一,而韩令坤不是。当初剥了李重进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职位,改由韩令坤接任,完全是看在你韩令坤在禁军中的威望。

  平定两李叛乱后,赵匡胤皇位更加稳固,是以去调韩令坤的禁军职位,改任成德军节度使,是必然的结果。

  李处耘瞧韩旭满不在乎的样子,摇了摇头,正色道:“大人,你再往下看。”

  只见邸报上接着写道:去慕容延昭禁军殿前都点检之职,改任山南东道节度。

  韩旭大骇,翻来翻去邸报写的都是最后的结果,没有过程,不由急忙问道:“慕容大哥可有何过错,皇上为何去了他的殿前都点检之职?”

  “并无过错。”李处耘摇头,四下看了看,小声道:“大人,问题不在于慕容将军去不去职,而是慕容将军去禁军之职,殿前都点检并未授予他人!”

  “你的意思是?”韩旭心中微动,若有所思的说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