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乞丐王_草稿【完结】(584)

  “赵大人,言之有理。”薛居正大声附和。

  随着赵普这位当朝宰相的发言,主战一派变得气势十足。

  “吕爱卿,你是兵部侍郎,你有何看法?”赵匡胤笑呵呵的问道。刚刚赵普的话,令他很满意,相当的满意。这才是一个深的自己的信任的宰相该有的担当,到目前为止赵普还没有让自己失望过。

  吕余庆想了想,咬牙道:“微臣赞同赵大人的意见,朝廷当立即出兵增援韩大人。”

  “立即出兵。”主战派大声附和。

  “啪……”赵匡胤一拍桌子,长身而起:“好,既然如此,那朝廷就战,立即发兵。”

  第342章 错误的决定?

  随着征西大军占领巴东五州的消息传出,整个汴京城震动了。

  朝堂,坊间,议论纷纷,一片叫好之声。

  与百姓不同的是,朝廷加速忙碌起来,大宋朝的战争机器卯足了劲的运转。

  一道道旨意从皇城发出,中书省,枢密院,兵部,工部……各州节度使,全都为大宋朝的这场灭蜀之战动员起来。

  文德殿。

  就如何支援韩旭的征西大军,底下的一帮将领争论不休,讨论了半天也没一个结果。

  见此,赵匡胤很是不满,大步来到那副天下态势图前,手指地图,训斥道:“你们一个个实在是太小家子气,这点你们远远不如韩旭。眼光不要只盯着韩旭占领的巴东地区,即便是增援巴东,难道你们就只能看到从巴东入蜀?”

  韩旭的行军路线,是刘备入蜀的进军路线。这一点,底下的将领全都看出来了,一个个围着这条路线大做文章。可他们忘了赵匡胤的目的是要灭蜀,既然是灭蜀难道就只有这一条路吗?

  “说你们小家子气,你们别不服气。”赵匡胤回到了当年领兵征战南北时的将军气势,命令道:“吕爱卿拟旨,命韩旭为西川行营都部署,伐蜀东路大军主帅,同时任命枢密承旨曹彬为东路大军监军,即刻领兵三万增援韩旭。”

  东路大军?难道还有其他路大军?

  果不其然,紧接着赵匡胤手指沿着地图上移,直到西北的凤州这才停下,狠声道:“命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副都部署,北路大军主帅,领兵六万出凤州,南下汉中。”

  出凤州入汉中,这是当年魏国大将邓艾灭蜀国的行军路线。

  此言一出,低下的将领们两眼大亮,赵匡胤不亏是行伍出身,这眼光这气魄。两路大军伐蜀,十多万精兵出动,这是大宋朝立国以来最大的军事行动啊!

  ……

  定下议计,赵匡胤单独留下了枢密承旨曹彬。

  不久前,契丹六万骑兵进攻平晋,曹彬与李继勋等将领在城下击破契丹铁骑,这才被升为枢密承旨,调回京城。

  望着眼前这位刚过而立之年,举止恭敬但却不失文雅的年轻将军,赵匡胤满意的点了点头。事实上,曹彬是后周皇帝郭威的张贵妃的外甥,算得上是后周的皇亲国戚。然而,赵匡胤却偏偏对这位后周皇亲国戚记忆深刻。当年,赵匡胤掌管禁军,曹彬中立不偏不倚,甚至很少出门参与聚宴,这给赵匡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半响后,赵匡胤微微一笑道:“曹爱卿,当年朕常想亲近你,而你为何总是疏远朕?”

  “扑通。”

  “皇上恕罪!”曹彬双膝跪地,连忙道:“微臣是周室近亲,又任宫内职务,只想端正做官,害怕有所过失,哪敢妄自交结?

  赵匡胤呵呵一笑,上前将曹彬扶起,果然是个正直的臣子。像曹彬这样的将军,可以算的上是大宋朝的奇葩,这人看上去根本就不像个将军,更像是个文人。

  想起对曹彬的任命,赵匡胤接着问道:“曹爱卿,对于此次伐蜀,你有何看法?”说着,见曹彬张了张嘴,一副预言又止的样子,不禁莞尔道:“无妨,尽管说便是。”

  曹彬想了想,说道:“回禀皇上,微臣在辽州,听说过枢密使韩大人一些事。坊间议论韩大人行事似乎……似乎有点不拘一格。”

  背后议论人当然不是曹彬的风格,可想起传说中一些关于韩旭的事情,他还是忍不住的多想了解点。毕竟今后他是东路大军的监军,韩旭是主帅,多了解点主帅的为人,以便合作顺利些。

  然而话刚出口,却听赵匡胤哈哈大笑,这让他更加的不解了。

  “曹爱卿,关于韩爱卿‘浪荡节度使’的名声想必你也听过了。”赵匡胤望着门外,很认真的想了一会,这才说道:“你说他不拘一格,这话也对。不过,你这话说得实在是委婉了点。韩旭就是个吝啬鬼,作为京城第一首富,还想着赚朕的钱;韩旭胆小如鼠,若不是朕逼着他上战场,他绝对不会去;他还好占便宜,去了一趟南唐,不知搜刮了多少贿赂;另外,他还好色,就连身边的小丫鬟都是一等一的美人……”

  吝啬,胆小,好色,好占便宜……

  曹彬满脸呆滞,简直不敢相信大宋朝的枢密使是这样一个人,而且这评价还是从皇帝赵匡胤的口中说出来的。

  赵匡胤说着说着,最后连他自己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