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乞丐王_草稿【完结】(663)

  赵匡胤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道:“对了,你自己再领五百贯,这是朕单独赏给你的。”说着,见苗训欲推迟,连忙板起脸:“不许推迟,这是朕赏你的。”

  苗训再次伏地:“谢皇上。”

  赵匡胤笑呵呵的回到御桌后:“平西王韩旭回京了,这事你是知道的吧?”

  一说到韩旭,苗训面色一跨,苦笑连连:“回皇上,微臣确实得到了消息。为此,微臣还特地去了趟平西王府,可惜平西王府大门紧闭,就连微臣都不让进府。微臣派人递进去的帖子也是石沉大海。”

  说完这句话,赵匡胤未有任何的反应,似乎陷入了沉思。不久后,苗训退出了文德殿。他不明白赵匡胤为何会有此一问?若要想知道韩旭的事情,直接将韩旭叫进宫里来问不是更快吗?

  第387章 四方动(上)

  苗训的猜测在第二天得到了证实。

  紫宸殿早朝,赵匡胤狠狠的训斥了南唐进奏院使,责问其南唐国主李煜为何三番五次的不来京朝拜。

  南唐早在后周末年就在汴京设立了进奏院,说白了也就是驻京办事处,向南唐国内传达大宋的一些国策事务,同时代表南唐对大宋朝廷行朝拜之事。这是大宋和南唐之间的窗口。可身为南唐进奏院的使者,哪有权利去决定南唐国主李煜来不来京城朝拜呢?

  弱国无外交,自古使然。

  南唐进奏院使者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承受着大宋皇帝的满腔怒火,谁让他是南唐的臣子呢?替李煜接下这谩骂就当是为国尽忠了。反正这样的事也不是第一次,熬过这一顿喝骂也就过去了。

  然而,与往常不同的是,赵匡胤今日彷佛吃了春药般,这样的训斥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早朝的各项议题全部放弃,从头到尾都是训斥。最后更是手书圣旨一道,让南唐进奏院八百里加急派人护送到李煜手上,言辞之激烈简直匪夷所思。

  这点不仅南唐进奏院使没想到,甚至连紫宸殿内的满朝大宋文武也没想到,一个个无比震惊。而赵匡胤说完这一切,直接甩胳膊闪人,留下一堆面面相觑的文武百官。

  赵光义和赵普并肩而行,带头迈出了紫宸殿的门槛。紧接着,满朝的文武鱼贯而出。

  下得台阶,赵光义忍不住的开口问道:“赵大人,皇兄今日似乎……”

  这话刚说一半,立马被赵普以眼神制止。

  “晋王爷……”“赵大人……”

  两人的身边不时的走过下朝的文武,纷纷朝着两人告辞而去。

  隔墙有耳,人多耳杂,可见赵普不一般的小心谨慎。

  赵普目不斜视,径直缓慢前行,待得周围的官员渐渐稀疏,这才彷佛若无其事般的说道:“晋王殿下……皇上年富力强,雄才大略,今日之事只是早晚的事。”

  早晚的事?

  赵光义当然不笨,在赵匡胤对着南唐进奏院使说出那番话的时候,就已经隐隐猜到了赵匡胤的意思。他能有如此一问,当然是想从赵普那里确认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此刻听赵普这么一说,更加确定了其心中所想。

  赵匡胤要对南唐动武了!

  自古以来,凡是自认王朝正统的皇帝,出兵都讲究个名正言顺。

  先前大宋出兵荆楚,那是高继冲、周保权向朝廷求救,朝廷搬王师名正言顺的进入荆楚之地。

  大宋出兵灭后蜀,那又是韩旭借为慕容延钊报仇之事,追杀楚地旧将张从富而进入巴蜀之地。虽然这出兵借口有点牵强,但此时的大宋禁军威震四方,谁又敢说三道四呢?

  至于后来赵匡胤命潘美进军南汉,理由就更简单了,说的是南汉勾结北汉,欲前后夹击中原朝廷。

  如今赵匡胤这般三番五次的命南唐国主李煜来朝,显然是对南唐起了心思。

  赵光义略一沉吟,道:“倘若李煜真的来汴京朝觐呢?”

  赵普摇了摇头,微微一笑道:“他不会。”

  “为何?”赵光义这话一出口就连自己的笑出了声。论文采,南唐国主李煜远远超过赵匡胤,但论胆量,一千个李煜都比不上赵匡胤的一个手指头。再说了,若是李煜要来的话,早就来了,而不是三番五次的派出南唐的齐王李从善作为他的代表来汴京朝贺。

  想是这么想,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若李煜真的就来了呢?

  赵普见赵光义一副眉头微皱的样子,就猜到了其所想,微微一笑道:“倘若李煜真的敢来的话,那南唐将会亡得更快。”

  赵光义疑惑道:“此话怎讲?”

  “当年周世宗定‘平南策’,言道‘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从周世宗算起,到如今的大宋,已过去六年有余。皇上一直秉承周世宗的方略,十年开拓天下,也该动手了。”赵普说到这,似乎想到了什么,忍不住的笑道:“依皇上的个性,若是李煜真的敢来京城的话,皇上说不定真的会立即对南唐下手。群龙无首的南唐,当然会灭亡得更快。”

  “这样做岂不是给天下人留下口舌?”

  “口舌?”赵普笑眯眯的看着赵光义,眼中满是戏谑之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