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乞丐王_草稿【完结】(734)

  闻听此话,柳青青的脸色为之一暗,螓首微摇道:“青青这辈子都会陪着干爹。”

  “尽说胡话。”刘思汉笑道。

  抬起头见柳青青那哀伤的娇容,心中不禁一揪,顿时想起了什么,拍案道:“青青,你别想太多,你的身份就是我的女儿,那就是北汉的郡主,一个堂堂的郡主难道还会被人看轻?”

  柳青青可以说是刘思汉唯一的亲人,在他的眼里比柳青青比那亲侄子皇帝还重要。

  虽然刘思汉回归北汉后从来不过问朝政,可他毕竟是亲王的身份。太原城的王府门口,前来求见的官员数不胜数,几乎全城的所谓青年才俊,全都向王府提亲。只不过柳青青一概不见,刘思汉也宠着她,将前来的媒婆踢走。即便如此,那些不死心的人依旧是重金聘请媒婆,持之以恒的登门拜访,倒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思。

  刘思汉端起茶杯润了润嗓子,深吸口气,叹道:“青青,这些年来义父让你抛头露面,倒是义父对不起你。”

  “义父,千万别这么说……”柳青青双眼微湿,急忙道:“在女儿的心里,义父就是女儿的亲生爹爹。”

  “呵呵,义父知道。”刘思汉老怀宽慰,认真的说道:“此次不论战事如何,待回到太原城,义父怎么着都会给你个真正的名分,奏请皇上封你为郡主。想必我那侄子这点面子还是会给我这老不死的,呵呵。”

  “女儿不要名分,女儿只要陪着义父。”柳青青再也忍不住,伏在刘思汉的怀中抽泣起来。

  ……

  “王爷……”杨继业走进大帐,见此情形微微一愣,随机就朝外退去。

  “杨副将,止步!”

  刘思汉唤住正欲离开的杨继业,问道:“外面都安排好了吗?”

  柳青青红着脸抹去眼角的泪珠,他知道两人又要事相谈,知趣的退出大帐。

  “坐吧,顺便尝尝青青亲手做的点心。”

  杨继业望着桌上精美的糕点,暗自吞了吞口说,先行汇报道:“王爷,都安排好了,我军吃了些干粮已全部休息。”

  “全部休息?斥候呢?”刘思汉微愣道。

  “辽将耶律斜轸亲自带辽军守夜,所以……”

  一支军队在战败后,能如此迅速的恢复过来,并且将军亲自领兵守夜。此等意志力,执着精神,让刘思汉震惊不已。塞外的辽人,果然是饱经风霜之辈。吃一堑长一智,这场败仗之后,辽将耶律斜轸的统兵能力或许反而更上层楼。

  刘思汉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杨继业虽然对这位亲王接触不多,但他知道刘思汉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从一开始的出兵,到如今这场战阵,北汉军在他的指挥下,所行所做的一切全部都井井有条。虽然到目前为止,北汉军还未达到攻下镇州城的目的,可杨继业冥冥中感觉到刘思汉一开始就从未有过攻下镇州城的打算。倘若不是契丹人催促,或许刘思汉还将继续做做攻城的样子。

  他不明白这位亲王殿下到底在想什么?

  半晌后,刘思汉恢复了过来,伸出两指去拿碟中的糕点,却捏了个空。微愣之下,只见杨继业面红耳赤,尴尬不已。仅仅一会的功夫,一碟桂花糕被杨继业吃了个精光。

  “呵呵,杨副将倒是个实在人。”刘思汉摆手示意无妨,又道:“不过,倘若是那韩旭在此,他不仅为吃完,而且还会脸不红心不跳的让本王给他再来一碟。”

  想起当年韩旭的无赖样子,刘思汉不禁乐上眉梢。

  “王爷,当年赵宋李重进叛乱,末将恰好在扬州,对于韩旭此人,末将也接错过。事实上,他也算是救过末将夫妇一命。”想起韩旭将自己从扬州大牢里捞出来,杨继业颇为感慨,继续道:“但末将没想到当年那个韩统领如今已成为大宋郡王。听说王爷当年在汴梁城和韩旭接触颇多,不知这韩旭为人到底如何?”

  “想不到那小子对你还有这段恩情。”

  刘思汉忍不住的笑出了声,接着道:“要说恩情,或许本王和韩旭之间还是有的。本王当年在汴梁的产业最后几乎都交到了韩旭的手上,也算是本王和他之间的惺惺相惜。不过,细细算来,本王和韩旭之间还是冤多于恩,说句不好听的话,本王是被这家伙赶出汴梁城的。倘若不是韩旭,说不定本王还在汴梁城里做一个帮主,又或许咱们北汉的军队已经占据了汴梁城。”

  刘思汉想起了往事,将当年汴梁城发生的一幕幕娓娓道来。

  从他的话语中,杨继业更加的迷糊了。按理来说,韩旭所在的丐帮将青帮赶出汴梁城,刘思汉应该对韩旭恨之入骨才是,可从刘思汉那说话的语气来看,他不仅没有恨意,反而对韩旭和丐帮赞赏有加。

  于是,杨继业疑惑道:“王爷似乎对韩旭很赏识?”

  刘思汉毫不做作,微笑着点头承认:“不错。当年本王离开汴梁时,心里对韩旭和丐帮确实是有点怨恨,这点本王承认。毕竟本王在汴梁经验多年,对青帮对汴梁都会留下眷恋,人之常情嘛!回到太原后,本王这才有时间静下心来细细的思量……原来,本王输得并不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