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后,李默确定英国不可能和德国和谈。而希特勒的愿望就是一厢情愿。在英国失去大量精锐军队的情况下,李默可以肯定的是,英国的战争潜力将减少很大一截,英国人口到是有几千万。组织起几百万新军到也是可以办到的。但是没有老兵带领的新兵。会有多少战斗力,真的是一个未知数。
后世的人也在夸大说辞,说英国在失去了敦刻尔克的三十万军队后。就将无力抵抗德国的进攻,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也是不全面的,英国作为头号殖民主义国家,也有4700万的人口规模,加上殖民地的人口是4亿,大量的殖民地,美国的援助等等,李默可以肯定的是,英国就算失去敦刻尔克的三十万精锐,同样会选择抵抗,同样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武装起大量的军队,英国在有美国的支持下,完全有这个实力,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现在已经是6月23日,根据气象部门的通报,从本月28好开始,英吉利海峡就将出现恶劣的天气,到时候所有的飞机都将因为恶劣的天气而没有办法起飞,如果此时不攻击,五天之后英国的所有船只都会大摇大摆地出现在敦刻尔克港口。
时间也只有五天,现在英国的飞机实力也是不弱,先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让英法联军的空军发挥多大的作用,现在所有的英法联军的飞机都会集中在敦刻尔克地区,这样英法联军的空中实力将大大加强,不在是先前的分散使用,而英法联军的空军在美国的大力支援下,可比苏联强大的多,就是此时英法两国拥有的各种飞机就达到了三千多架,而德国飞机因为战争的一些损失,也就2800多架去了。
当然德国的bf109是要比这两个国家的飞机先进点,但是美国的喷气式飞机p38和英国的喷火也很不错,而德国的飞机补充速度连这三个国家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如此情况下,李默也是明白希特勒的苦心的,如果要打敦刻尔克包围圈的英法联军,就意味着德国必须把自己的全部空军2800多架一次性投入到敦刻尔克地区和英法联军的空军进行战略决战,同时所有坦克,装甲车,步兵同时对敦刻尔克地区发动全面的猛攻,一举歼灭敦刻尔克地区的所有英法联军。
就是损失到底会有多大,这个才是关键,因为希特勒命令李默不打敦刻尔克。
而李默作为前敌指挥官,下决心要打,就是直接抗拒希特勒的命令,反正李默又不是第一抗命了,如果李默打赢了,并且付出的代价极少,哪么李默屁事没有,另外就是李默损失惨重,不管是赢或者是输,李默的日子都不会好过,落井下石就是统帅部那帮龟孙子的强项。
李默的性格不可能不打,6月23日早上,一夜未睡的李默就给希特勒发了一份电报:“伟大而神圣的元首,西线前敌总指挥李默禀报,职部决定于1940年6月23日对敦刻尔克地区的英法联军发动最后的毁灭性的的一战,如不胜或者是损失重大,职部愿意引咎辞职。
德国万岁,元首万岁。”
希特勒看到李默的电报也是怒火攻心,这小子就不能体谅下自己,这小子好像不抗命就不能体现他的赫赫战功一样,李默的电报希特勒没有回复,那意思很明显,你小子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吧,出了事我也保不住你。
……
6月23日早上八点,德国西线部队,除去用于警戒其他方向的部队外,共有五十万部队,两千四百多辆坦克,一千多架飞机对着敦刻尔克发动了全面进攻。
空军,和步兵基本上是同时开展的进攻,凯瑟琳把自己的机群分成三批,持续不断地对着敦刻尔克地区进攻轰击,另外两组休息同时担负警戒任务,等第一波攻击完毕,第二波就开始。
英法联军也不甘示弱,集合起两国的所有能参战的战斗机,轰炸机对德国的空中和地面展开反击,由此爆发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空战,双方五千多架飞机在围绕着敦刻尔克方面几百公里的区域内,进行了惨烈的空中对决。
……(未完待续…)
ps: 裸¥奔中,无月票,无打赏。
第301章 决战敦刻尔克(下)
德国的飞机数量略少于英法联军,但是德国的飞机在性能上优于英法联军,战斗经验上更是英法联军无法比拟的。所以英法联军的飞机损失是德国的两到三倍。
天空中随时都有冒着浓烟的飞机从空中坠落下来,飞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飞机射出的子弹,炮弹在空中穿梭,画出一道道橘红的弹道。
空中打的如火如荼,而地面的战斗更是打的惊天动地,李默的战略意图很明白,你英法联军的空军和我差不多了,但是你被包围的三十多万部队,绝对不会是我士气高昂,装备先进的陆军的对手,这些英法的飞机来敦刻尔克地区参战,就是为了拯救这些英法陆军。
那我就是一鼓作气吃掉你在敦刻尔克地区被包围的军队,哪么你的作战动机也就消失了。
弗兰德的第5装甲师的进攻任务就是顺着英吉利海岸线进攻敦刻尔克港口,弗兰德的进攻区域,沙地很多,土地松软,而弗兰德的豹式坦克因为重量太大,反而前进的十分艰难,结果弗兰德的四号坦克本来是辅助攻击的,现在反而变成了主攻。
而敦刻尔克地区的英法联军,看到空中的飞机绞杀的哪么火爆,其实这也变相地提升了英法联军频临崩溃的士气,这些英法联军反而生出了困兽犹斗的心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