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元首的愤怒_落爷孤独【完结】(37)

  在布伦堡登上他权力顶峰的同时,他在军事问题上的谨小慎微和巨大的权力也开始渐渐引起希特勒的不满,早在1936年3月希特勒下令国防军开进莱因兰非军事区的时候,他就对希特勒的这种冒险举动提出了警告。1937年8月5日,希特勒招集战争部长布伦堡,陆军总司令弗利希,海军总司令雷德尔,空军总司令戈林和外交部长纽赖特在总理府开会,向他们宣布了他的远期战争计划并要在近期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采取侵略行动的企图。在会议中,布伦堡在弗利希的支持下提出了战争将会遭到西方列强联手干涉的警告,因此他和弗利希都对希特勒的侵略战争企图持保留或反对的态度。这令希特勒极为震怒,他认识到必须及早把布伦堡和弗利希轰下台,重新换一个顺从的军队首脑。否则,他们两人迟早将会成为他发动侵略战争的绊脚石。不久,布伦堡的婚姻丑闻给了希特勒这个机会。

  自从1932年布伦堡的妻子赫尔米希去世后,他一直过着鳏夫的生活。但5年后,他很快就和他的秘书格鲁恩小姐坠入爱河并准备结婚。然而,布伦堡也清楚,他和出身平民的格鲁恩结婚肯定会遭到思想保守的军官团的反对。为此,他想办法找来希特勒和戈林来做他的证婚人,以此来封住军官团的嘴。1937年8月12日,他与爱娃。格鲁恩在战争部大厅内举行了平民婚礼。随后,布伦堡就带着新婚的妻子去意大利度蜜月去了。婚礼的证婚人希特勒和戈林或许当时没想到,这桩布伦堡的喜事给了他们除掉他的天赐良机。

  在布伦堡度蜜月期间,柏林警察局长赫尔道夫发现了一份记载着元帅新夫人爱娃。格鲁恩曾经做过**的档案,他立即将这份档案交给了国防军局局长,布伦堡的亲家——凯特尔炮兵上将,希望他能够妥善处理,凯特尔在得到这份关乎他上司命运的档案后,因为害怕包庇布伦堡而开罪纳粹党和党卫军,影响自己的前程,所以把档案交给了戈林。觊觎布伦堡帅位已久的戈林很快就向希特勒告了密,希特勒勃然大怒,他的元帅欺骗了他,还让他去做证婚人,把他当作傻子。这个消息也使军官团彻底抛弃了布伦堡,陆军参谋长贝克曾对凯特尔说:“不能容忍一个陆军元帅和一个**结婚。”

  很快,8月25日,布伦堡便被希特勒就职并被迫退役。这位显赫一时的陆军元帅就这样在陆军名录中被永远划去了,突然消失在公众的视线之中。布伦堡退休后,希特勒再也没有任命继任者,而是由他自己亲自兼任国防军总司令,同时,他还对布伦堡的战争部进行了重新改组,成立了新的国防军最高统帅部(okw)。改组的结果使得原来权倾一时的战争部被削权降格,退化成了仅对希特勒负责的一个参谋部。

  退役后的布伦堡只能携妻黯然隐居到巴伐利亚的维西小村,眼看着他亲手扩充起来的国防军一步步走向毁灭(这其中包括他的两个儿子)。

  第二十九章 希特勒是天才还是庸才(中)

  布伦堡元帅比历史上稍微提前了几个月的时间出局,也许是李默的到来而引起的蝴蝶效应。

  希特勒如愿以偿地兼任了国防军总司令一职,现在的希特勒完全是集党政军三权于一身,到此希特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裁者,德国高层的集权被希特勒全部收拢在自己的手中。

  其实从希特勒从政开始,就可以看出,希特勒这人在政治斗争中极有天赋,可以说希特勒就是一个政治权术天才,包括后世人对希特勒的评价也是如此。

  布伦堡事件只是从侧面印证希特勒的政治才能而已。哪么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希特勒是政治天才,毋容置疑。

  那希特勒在治理国家和经济方面的才能呢?

  希特勒作为德国元首,把一战之后的德国,从萧条崩溃的边缘拯救回来,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把被人鱼肉的德国武装起来,经济也是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当历史的车轮滚滚行驶到1937年的时候,德国的繁荣和强大,民众对希特勒的狂热崇拜,已经证明了希特勒在这方面的才能。

  一次大战后,大量的美国公司在德国做各种投机生意,当然这些投机公司主要是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控股,英法美诸国要求德国支付数额巨大的战争赔款,但是刚刚从战争中走出来的德国,显然无法筹集这批款项,于是只好全力开动印钞机,就这样,历史上最疯狂的金融灾难在德国发生了,超级通货膨胀席卷整个国家。当在德国人被超级通货膨胀洗劫得一贫如洗时,华尔街和英国的金融家们却在热火朝天地发着大财。如此可怕的通货膨胀犹如“巨大的财富收割机”,在德国货币剧烈的贬值过程中发生了大规模的财富转移。与以往任何武力驱动的**裸的掠夺相比,这种转移更文明也更残酷。“任何一个手上有一些美元或英镑的外国人,在德国都可以生活得像国王。几个美元可以使人过得如同百万富翁一般。外国人蜂拥而至,四处以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抢购德国人的家庭财富,不动产,珠宝和艺术品。巨大的社会财富遭到疯狂的无形洗劫,无数德国人倾家荡产,美元或英镑的购买力被成无数倍的放大,巨大的财富在这美元英镑与马克间的狂跌和暴涨过程中,悄然易手。

  用这种办法(超级通货膨胀)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这个过程潜在地积聚了各种经济规律中的破坏因素,一百万人中也不会有一个人看得出问题的根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