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驸马传_短头发【完结】(11)

  李二的名声在阳谷传播开来,母亲的生意也是大好,每日里还没开门,那些熟客就已在门口等着买肉了。便是原来那些刘家肉铺的老客,也“临阵倒戈”跑过来买李家的猪肉。

  这让母亲十分的得意,说话的嗓门愈发的大了三分,走动起来更是虎虎生风。

  反观刘家肉铺,生意却是越发的清淡,任凭“飞刀刘”把大刀耍的如何花俏,把女儿“豆腐西施”打扮的如何妖娆,经常照顾生意的那些熟客还是纷纷跑到了李家。

  儿子的身子逐渐的壮实,还成了县里头的名人,且把老对头“飞刀刘”的生意也抢了过来。母亲干活越发的有劲,两百多斤的大肥猪很轻易的就扳倒屠杀,然后上锅褪毛,做的是干净利索,毫不见拖泥带水。

  午间的时候,天色竟然阴沉的厉害,彤云密布,寒风如刀。渐渐的如棉扯絮、乱舞梨花一般的落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初时恍如柳絮,渐渐连成鹅毛,纷纷如乱琼堆茫宇,惶惶似玉龙翻甲绕。不一刻的功夫,便衣沾六出、拂满蜂鬓。

  母亲把堂屋里的石炭(煤)烧的旺了,还是有几分寒意:“母亲,怎的这般个冷法?是不是再添些炭?”

  “那是我儿身子虚弱,寒冬腊月的天气自是冷的,便是王公大臣家里也不是多么的暖和。”

  其实大宋的王公大臣自然不会感觉到一丝的寒冷,此时的大宋重臣们正在朝会。

  “今岁亏空已多达一千五百多万贯,赠于辽国西夏的岁币也没有着落,若是历兴王侍讲的新法,,当可除历世之弊,振非常之功……”王安石的新法是很得大宋皇帝的器重的,在即位之前就和王安石谈论过新法,而那时候的王安石还不过是是个小小的侍讲。

  但是王安石的新法遭到了朝廷里绝大多数人老臣的反对,迫于压力,皇帝才罢黜了王安石的相位,暂时委屈他做个翰林学士。

  一见皇帝又开始思念新法,前宰相韩琦急忙大讲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是以富国强兵之术,欲求近功,忘其旧学”王安石的新法并不是十分的完美,新法的急功近利性质成为政敌攻击的靶子,而且新法太过于言利。这和那些儒生所奉行的“孔孟”之道也是大相径庭。

  司马光虽然和王安石是好友,对于他的新法也是反对:“我朝元老重臣富弼富丞曾说,以安石之才为翰林学士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及……”

  现在的王安石之保留了翰林学士的职衔,若不是皇帝器重,在御前行走也是难能,刚要上前辩解,却见皇帝露出不耐烦的神色。

  大宋神宗皇帝最见不得这些臣子争吵,偏偏又绕不开这些老家伙,不由得头也大了三圈,使劲的揉搓额头。

  神宗皇帝长一张标准的猪腰子脸,脑袋又尖又长,偏偏头上的皇冠沉重非常,压的脑袋难受。宋时的皇冠和唐时不同,是内衬木头骨架,外罩漆纱的硬襥头,长久的戴着这么沉重的皇冠脑袋好受了那才奇怪。

  戴皇冠总是要很辛苦的。

  辛苦的神宗皇帝不愿意再谈论烦人的新法旧法,于是岔开话题:“此次开科取士的少年才俊很少呐,那陈世宗本是第四名,我看他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的才学,这才点了他的状元。”

  众臣都知道皇帝要说什么,默然不语:“你们去查查,新科的状元郎可曾婚配。”

  每次开榜之后,皇帝都要仔细的问这个问题,这次也不例外。

  王安石小心上前:“那陈世宗已有了妻室的……”

  神宗皇帝也是一声叹息:“这些人呐,总是着急的娶妻,哎……”

  原来神宗皇帝有个妹妹,唤作长平长公主,年龄早就大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作为夫婿,而大宋王朝又很是重视文人,所以皇帝老是想着在新进的人才当中挑选驸马。

  古人早婚,经过一路的考试,大多已经成婚,所以神宗皇帝总是不能如愿。

  并非大宋无有少年才俊,而是没有人愿意当这个大宋的驸马。

  皇帝的女婿当然不好当,驸马尽管身份高贵,但公主却是皇帝的女儿,这样一来,驸马不可以三妻四妾,不可以要求老婆三从四德,就是要和公主老婆同房,也要好好的请示一番。而公主自持身份骄横跋扈,不敬夫君不说,连公公婆婆也是一样的打骂,自然没有人敢于去娶公主。

  去年辽国的刘三嘏曾考取进士,一篇《一矢毙双鹿赋》辞彩华丽,辽帝极其赞赏,并将大辽国的四公主许配给他。哪里想到没有过了几天刘驸马突然留下“与公主不谐”的字条,从辽国逃到宋地避难。辽国使节拿着国书到宋朝,要宋朝交出辽国驸马。当时北宋对辽国年年纳贡唯恐有所得罪,怎敢怠慢?即满世界的寻找,想那刘大驸马也知道会有此结果,在民间藏了起来,一年多了还没有找到。

  由此可见,娶公主做驸马绝对不是好事!

  [第八章-你就娶了公主吧←

  “长平公主每到朕的耳边催促找寻驸马的事宜,也不能再拖延了,朕决定从诸位卿家的子嗣中择一人选,来匹配公主。”神宗皇帝象保媒拉纤儿的媒婆一样,歪着脑袋冲着王安石笑:“王侍讲,朕听闻你家公子王雱才思敏捷,有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