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驸马传_短头发【完结】(164)

  其实李二心里很清楚,身后那十几万西夏大军很快就会尾随而至,这三万的宋军绝对不是对手的。所以绝对不能在一个地方久留,必须不停地移动,把运动战的精髓完全地发挥出来,这才是生存的根本,若是把西夏帝派的力量捆绑在身上,自然是多了几分希望,若能把逃难中的西夏皇帝控制住,便是大赞。

  “兄弟你去看着那李清,那些个俘虏要是肯归顺便罢,若是不肯也说不得了,该动刀子的就动刀子。咱们身在敌境,仁慈不得。”

  “得令。”刘十三愈发的感觉自己这个驸马兄弟威严日甚,还真的有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架势,欢喜的飞跑下去。

  以霹雳雷霆手段砍了十几个脑袋,西夏俘虏尽皆“愿为勤王出力,愿为皇帝陛下效死忠”。李二顺势命宋军中的校尉统领这些人马,兵发宥州。

  宥州距离夏州不近,未到宥州之时便听得西夏后派那十几万的人马追赶到了夏州。这些人马好生的奇怪,明明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却不攻打,而是驻扎在夏州城外也不退去。

  用李清的话说,格杀梁王给他们震慑不小,这些人是在“观望”,亦或是“各拥兵自固”,准备在看好了风向之后再有所行动。

  虽然前线大多是后党,亦有忠于皇帝的“忠义之士”,大家都不敢冒冒失失的先表态做那出头的椽子。

  后面的追兵忽然不再追赶,着实的叫李二放心不少。

  一路无话。

  宥州的城防和兵力比夏州要差的太多,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竟然能够成为嘉定军司的军镇之地。更为惊奇的是李清能够调动的宥州军马不过六七千,就这么点人马竟然敢于“大兴勤王之师”,李二不得不佩服他的胆识。

  李二哪里知道,那李清本是西夏皇帝的亲党,受太后党排挤才是个小小的镇军使,要不然封个王爷也是不在话下的。

  “叫你们那个逃难的皇帝来见我,再商议商议诸般的事宜。”李二大剌剌的坐下,,舒展酸累的筋骨。

  “我皇金贵之躯,这个……还是大将军亲自前去拜见的好呐。”

  李二嘿嘿一笑:“他是夏皇,我为宋将,互不统属,说什么拜见不拜见的。眼下是你们的皇帝有求于我,自然是他来见我的,你说是也不是?”

  越是李清这般心机深沉之人,越是能够隐忍,一言不发的去叫西夏皇帝。

  “这便是西夏……夏国皇帝?”

  来者一袭斜襟的蓝边筒子袍,头上扎块子方巾,还不是特别寒冷的天气便披了外翻毛的银狐大氅。眉毛弯弯,眼角细细,若不是脸面上满是愁苦之色,分明就是个眉清目秀的俊俏少年。李二看这少年和自己差不多的年纪,从这少年身上看不出丝毫的天皇贵胄的威严,反而有几分书卷之气。

  “朕便是大夏国君的,大宋将军远道而来,以为朕之奥援朕心甚慰。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那少年开始子曰诗云的掉书包。

  “好了好了,咱们现说正事紧要。”要不是李二及时把这书呆子皇帝的话头打断,只怕他真的便要把通篇的论语诵将出来。

  李清也是满头大汗:“圣上勤修儒礼是不错的,眼下还是先说说如何的推翻梁党恢复宗庙社稷吧。”

  西夏皇帝神色黯然:“母子相煎,人间惨剧,自太后持政以来,国政不修,朝纲不理,荒降声色犬马之事。宗庙社稷所关,治乱天下所系,非同小可,朕岂得坐视?屡屡劝慰太后……”

  一听这少年皇帝又来掉书包,李二立即头大,干系到皇权的大问题,你权几句有个屁用:“你怎不发动宫廷政变?将太后囚禁起来再……”

  “社稷虽重,母亦是亲,我怎能行此不孝之事……”

  李二真的是无语了,这样的皇帝也太迂腐的过了头。

  李清想了半天才说:“太后终是女流,自当整饰宫闱,侍奉巾栉,却是大肆屠戮忠良,任用梁姓,分明就是要毁我李氏宗庙,是可忍孰不可忍……”

  “行了,行了,”李二可没有心思听他们君臣在这里慷慨激昂,直奔主题的说道:“你们还是先说说条件吧,我大宋若是助你恢复朝纲,夺回皇权,那个酬劳……”

  不等李清说话,西夏少年皇帝便道:“朕方才听李大人说过的,将军是当世无双的大儒,又是勇猛无匹的猛士,圣人云: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圣人又云君子言义,小人言利;圣人还

  “罢了,罢了,你就不要什么圣人云了,你想说甚么话儿就直接说吧,老是这么云来云去我便真的要晕了。”

  第126章-皇帝不是那么好当滴←

  “圣上自幼熟读经史,遍阅子集,对于圣人教诲极为仰慕,一言一行俱是引用圣人之语……”李清很是尴尬的说道。

  西夏皇帝实在忍不住的又一句“圣人有云”:“君子言义,小人言利,大宋将军出自圣人故里,自然是深受圣人教化,朕自然是要于大将军晓以大义的,若是和将军谈甚么条件岂不成了见利忘义的小人?”

  李二和孔二俱是出自山东不假,可一个是阳谷一个是曲阜,一个是杀猪的一个是教书的,差的也太远了些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