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哪里有什么三国演义,李二当然是拿不出的,顺坡下驴的说道:“这个……那啥……《三国传》确实是我要作的,只是有这么个想法,还不曾动手编撰哩,等编撰的好了再找司马大人雅正……”
“修史本是功在千秋万代的大事,最要个严谨。万万马虎不得,”司马光深有感触的问李二:“诚如方才驸马所言,史上种种皆不得亲见,只能参考前人资料,不知驸马那《三国传》准备参考是何部史书?”
“参考……准备参考《三国志》的,”李二这回可不是胡扯,那《三国演义》确实是根据《三国志》编撰而成。据说那陈寿地《三国志》比罗大大的《三国演义》要严谨的多。
“《三国志》?”司马光这回是真的迷糊了:“《三国志》是何人所作?怎有这么多的史书老夫不曾听说?”
李二的谎言越扯越大,最叫李二想不到的是司马光竟然连《三国志》也不知晓,这也未免太过匪夷所思了!三国不知道《三国演义》实在是再正常不过,李二想不到司马光连《三国志》也不知道。仔细想想,那《三国志》是晋朝所作。司马光应该最是清楚明白才对。
“老大人不知《三国志》?”李二提醒他道:“便是那晋人陈寿所作地哩……”
“晋人陈寿老夫自然知晓,可……可他何时作过《三国志》的史书?”司马光问李二。
李二这回是真蒙的不轻,陈寿的《三国志》绝对是真,司马光怎么说不知道:“那陈寿的《三国志》详细描述魏蜀吴三国纷争……”
“哈哈,”司马光忍不住地大笑:“我以为驸马说的是甚么哩。原来是那《魏书》《蜀书》《吴书》的哩,不过将三书统称为《三国志》也是贴切的很呐,哈哈。”
其实陈寿所作三国志是不假。不过当时并不是用的这个名字,陈寿地三国志是分成魏、蜀、吴三本,各自为书的,远没有后来的详细。南北朝时候经人充实才有了现代地模样,到了北宋中后期才被统称合订为《三国志》。
到了这个时候李二才明白那名动天下的《三国志》现在还是零散的,也没有《三国志》这个响当当的名头。
司马光正色说道:“陈寿所修之史书不过是汉末晋初,太过狭了些。而那陈寿本是蜀人,后为晋臣。晋之天下得自曹魏,故书中多尊曹魏而贬吴蜀,未免有失公允,驸马若重修三国史书,当力避此点才是。”
李二知道自己的斤两。若是弄些个风花雪月的诗词还能勉强忽悠几个人,要说修撰史书。功力就差的太多。修撰史书可不是写小说那般的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地满口胡扯,不仅要查阅烟波浩淼的史籍史料,还要穷毕生之功方可有成,实在不是李二这样的人物可以胜任。
不过司马光的话却提醒了李二,正史修撰不来,修个演义性质的史书出来应该不难。
有了罗大大地三国演义珠玉在前,模仿抄袭借鉴之下,揉合进去些玄幻,再添加点儿艳情,搞个大宋版本的三国演义出来。然后免费发放给那些读书人,到了精彩地时候就收费,一定大有搞头,说不准还能名利双收的哩!
写到这里,不得不对诸位看官做个交代:李二准备写宋版三国演义的套路绝对是和《驸马传》相同,想那举世闻名的煌煌巨著《驸马传》,虽然是作者短头发呕心沥血所作,其实就是披了历史的外衣,揉合了玄幻艳情的桥段,先发布免费部分,等读者有了继续阅读的兴致之后才收费的。
可以肯定的是大宋朝绝对没有可供李二发表的平台,不过李二早就有了计较,呵呵笑道:“司马大人所言极是,我欲修的三国史书绝对不会尊曹魏而贬吴蜀,等准备的周详了便是要下笔的,到时候还请老大人多多指正的哩!”
“哈哈,史书的么,自然是百家争鸣才好,也便于相互参考校对,”司马光笑道:“驸马修史乃是大好的事情恁,老夫定尽全力支持驸马!”二人说了会子闲话,天色已是不早,李二这才告辞而去。
且说李二回到驸马府,便见母亲正忙碌的准备:“明日便是破了五的,咱的肉铺就要开张,到了明个你们几个不懂事的要多说些吉利喜庆的话儿,记下没有?”
李二看飞刀刘神色如常的帮助母亲安置锅灶排开案板,又把松香锅子支架妥当,放心不少。和喜儿等人笑着称是:“开张大吉大利,金银滚滚……”
母亲笑道:“便是这般个说法,却是要等明日再说的,你们睡去的吧,我与你刘大叔还要忙一会子的哩……”
想那喜儿妹子已知男女之乐,满脸红晕的低低唤声“哥哥”便不再言语。
李二知道喜儿的意思,进到喜儿房中,好一番情意缠绵,好一番雨意云情。喜儿早就盼了这快活的勾当,更是婉转娇啼的迎合,不一刻便觉得自己似飞起来一般的欲仙欲死,如临仙境十分快活。
事毕,喜儿尤是不知疲倦的央求李二再讲述了一段孙猴子和猪呆子的故事,这才在锦被当中交股而眠。
话说次日巳时不到的光景,李二去到后东厢,见完颜阿骨打正在练习射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