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驸马传_短头发【完结】(416)

  延安郡王赵煦不解:“驸马此言何意?”李二沉吟片刻:“郡王熟知史书,自然晓得司马氏禅魏而城晋地典故,那司马懿胸怀天下,自不在意一战之胜负得失。蜀汉战力俱是系在诸葛一人身上,若是擒了卧龙,则蜀汉休矣,天下三分魏得其二,吞吴则指日可待……”

  “正是如此,”延安郡王赵煦故作老成的侃侃而谈:“大功将成,司马何不一竞而成?为何还要中了卧龙之空城计?”

  “哈哈,飞鸟尽而良弓藏,狡兔死必走狗烹,此时司马氏羽翼未曾丰满。若灭蜀汉之脊梁如何可得重用?或许是司马懿早就有了养蜀汉而自重的心思的吧。”

  延安郡王赵煦心中划过一道闪电。

  此个说法真的是闻所未闻,一旦为李二所道破,眼前便是现出新地天地,便觉豁然开朗:如此方为真正的帝王心术,胸中藏戈百万而不露,心怀天下而不显,与无声处听惊雷!

  延安郡王赵煦惊诧诧地望定了李二,胸中百念交集,仿佛刚刚认识李二一般,忍不住的惊叹:“精忠驸马……真个是由好大心思的,我……我实……实在不曾想过三国一文还由如此的奥妙之处的哩……”

  李二呵呵一笑:“延安郡王谬赞的了,若说旁的我也不好大言,若说博大精深,那《三国传》一文为当世之最确是无虚,若是好生体味,足可称……称……”

  想那后世的女真爱新觉罗氏,不过是愚昧懵懂的蛮族,生搬硬套了三国故事,生生的征战天下,终得天下,可间三国一文的厉害。而李二说的顺嘴,险些将“足可称孤道寡”一句说出,猛然醒悟这几个字是万万说不得的,急急的打住。

  高老太后久经风浪,早已经明白李二言下之意。对于这个孙儿,高老太后真个是十分的爱戴。且又早就知晓李二之能,笑眯眯的说道:“精忠驸马端的是有大才大能,其才敢远不止于此,煦儿虽为六皇子,奈何官家前五子夭折,煦儿实为长子,往后便是身系社稷的,便于驸马多多亲近,驸马胸中韬略煦儿能得半数亦为大幸……”

  赵煦早就在追看那《三国传》一文,观三国之错综复杂奇谋妙计,早就对李二佩服的五体投地,闻得太后如是所言,欢喜的拉了李二的手:“驸马如此大才,强胜诸葛卧龙百倍,若用于开疆拓土,成千古基业不过反掌之事,驸马不若成就好大事业,留名于青史……”

  “不及卧龙之处多矣!”纵是李二脸皮厚比城墙,也当不得“强卧龙百倍”的评语。李二最为敬佩之人由二,其一便是精忠报国的岳武穆岳爷爷,其二便是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武乡侯诸葛卧龙!李二自然明白何此二人差的真是天上地下:“实不敢自比卧龙,况那千秋功业谈何容易,郡王莫……”

  小赵煦早已经有了自家的的念想:“若得李二辅佐,何愁天下不定?若是李二如那卧龙一般,何须六出祁山?以李二之智,以李二之神器,一战便可平定天下。为何李二始终不肯为大宋出力?难道李二便是那高卧隆中的诸葛卧龙?难到李二还在等地三顾之恩?”

  显然父皇对于李二是美誉知遇之恩的,难道那慧眼识英雄的千秋人物便是自家?

  年少幼稚的赵煦一念及此,不由得胸中血热,脑海之中满是那沙发天下征战四方的豪迈,暗暗念叨:“有朝一日得继大统,必效仿先主三顾茅庐之情,以请得李二辅佐……”

  李二自然不能知晓小小赵煦心底的念头,呵呵笑道:“三国一文,非是述的武功,更非是说的智谋,天下大势便在人心之中,郡王殿下好生领会必然收获不少……”

  仅次一遭,赵煦便成为便成为坚定的挺李二一派!幼小心灵满是大场面大智谋,遭已暗暗定下心思:“定要成就大宋千古未有的鼎盛局面,竞秦皇汉武之功勋!”

  第263章-蝶之变←

  其实大宋百姓对于两淮水患的关心程度极低,毕竟那淮河水再怎么泛滥也冲不到自己家中,哪个又有心思去理会?

  李二原本以为在把邸报之上刊载了灾情文字,市井坊间必然是群情耸动民心沸腾,殊不知大宋百姓对于灾难极其的漠然,反而是对那精彩的《三国传》更为关心。

  茶坊酒肆之中说道的多是那三国一文,说的口吐白沫的卖话儿先生叙到精彩之处,猛然间醒木一下,以“且听下回分解”结束,紧接着便是满脸带笑的讨要“茶水钱”。

  司马康很是随意的舍几个大钱于那卖话儿的先生,甚是恭敬的对前面就座的司马光说道:“父亲大人,这《三国传》已是传的妇孺皆知。市井坊间知《三国传》者众,晓《魏纪》者寡。世人皆谓李二之能,若任其如此的混淆来说以非言是,百姓还如何分的清楚正史野史?这《三国传》一文虽颇多引人入胜之处,终究是个害人之物……”

  “你这浪荡泼才说的是甚哩?”旁由一粗壮汉字闻得司马康大言《三国传》的不是,极是忿忿然:“你这个泼货空长了张大好的小白脸子,至多也就是做个唱词去讨好堂子里的粉头,自然不晓得《三国传》的奇妙之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