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公主甚的时候念的起了,便与我说道说道的呐。”
夫妻二人说话之间,便有那天使来宣旨。也不晓得官家是有甚的事情,想来是为了那邸报之事的吧。若是如前番一般的朝廷要自己停止刊载淮南的灾情,拼地再用那单书铁券一回也要抗旨的。
打定了主意之后李二命人开中门设香案,香烛贡品摆个齐齐整整,稍稍整理衣冠来听那圣旨。
想来宫里的人事有了变动,这一遭前来宣旨的却不是那白白胖胖的天使。而是个年轻的太监,模样甚是伶俐,也不似那老天使那般拉长了尾音的来“唱”圣旨。
这新上任地宣旨天使煞是干净利落的展开明黄绫子:奉天承运,大宋天子诏:朕躬以凉德,虽临渊履薄,亦为上天见责,故有两淮之患。闻之甚切。民不安业则社稷无泰,思黎庶之倒悬,故念精忠公恤民之善,委以两淮巡风之职,以代为赈……念社稷之多艰。体黎民之苦寒,万勿却之……勉之,励之!”
李二想不到朝廷会让自己去两淮赈灾,还安排了个两淮巡风使的职位。虽说圣旨里头还有“万勿却之”这样商量的口吻,李二却不想如以往那般的不奉宣调。毫不犹豫地接了圣旨,说了几句“叫朝廷放心”“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不辜负圣人教诲”等等十分冠冕百分堂皇的“豪言壮语”,算是接受了这个“艰巨而又神圣的使命”!那些个宣旨的天使也不等精忠驸马送上几角“买鞋”地银钱。简单的行个浅礼便是离去缴旨。
“驸马真个是要到两淮的么?”李二素来便是不奉朝廷地宣调,如今却是十分痛快的接旨,长平公主颇有些意外。
“两淮灾情刻不容缓,我便是早就有了亲去的心思。”两淮的天灾已经转变成为人祸,甚至酿成滔天巨浪,朝廷依旧这般的不加在意。至于两淮能不能演变成“变天”的导火索,李二本不十分的再意,管他是江山易主还是改朝换代。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的局面基本是没有可能改变。李二想地不过是百姓少遭些罪过罢了。
在李二心目之中,不论如何重大的国事都没有民生来的紧要。
在国家与人民两者之间,李二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虽是千古不易的圣训,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古往今来。为人臣民者无不以君王为重;自以为圣贤者便是以社稷江山为重;哪个曾经把“民”这个字放在最重地地位?
在李二看来,甚么也不如百姓的安危福祉重要。在他地潜意识里头,还真是隐隐有个心思,便是要开个以民为重的先河说,起码是有了这个心思的。
“收拾行装,即可南下!”
“驸马这便要去往两淮?”
“灾情如火,如何容得片刻拖延……”
长平公主急急的拉住了李二:“驸马且慢来……”
“怎?”
“我也是晓得驸马心里头牵挂了两淮灾民,那个……那个还是有些事情叫驸马晓得才好哩!”长平公主有些扭捏的说着。
李二以为长平公主要再次的说起那“假孕”的事情,笑呵呵的听了长平公主的言语。不想长平公主根本就不是要说那事情,却是道出了叫李二意想不到的事情。
“驸马为两淮巡风使不错,这般急吼吼的便要启程终究是不妥当。”
“公主何意?”
“驸马便是要去赈灾,官家旨意之中可曾提及赈灾所需之粮秣银钱何出?是朝廷府库调拨?亦或是地方筹集?”
这么一说,李二还真的是上了心思的。仔细想想也是这般的道理,朝廷只是说要自己去两淮,根本就没有提到要如何的赈灾!
既然是要去赈济灾民,起码是需要粮秣银钱的吧,为何圣旨之中只字不提?李二登时便是怒火上行:没有米粮银钱,还赈个鸟的灾荒!!
“驸马何往?”看李二面色极其难看的抬脚就走,长平公主急急的拽住他询问。
“去找官家要些米粮,吧然如何的赈济?”
“驸马莫去的了吧,”赈济灾民需要米粮便是三岁顽童也明白的道理,大宋神宗皇帝难道连孩童也是不如?“其实……其实朝廷里也是无奈,如今北方大战,府库早就空虚,定然是财政赋税捉襟见肘。实实的是拿不出银钱米粮的。为了此事,官家亦是愁眉不展……”
朝廷确实是困难,但是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朝廷自然是有其他地想法罢了。
“两淮百姓……哎……”一念及百姓的水深火热李二心头真是苦闷,旋即想起一位敢于和天斗和地斗,并且能够于天地斗争之中得到乐趣的伟人,哈哈大笑的做了豪迈的慷慨之态。引申了那位伟人的言语:“有了条件要赈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赈灾。”既然朝廷不给调拨物资,便是要自己想法子解决的,想我李二还能位这小小困难牵绊住了不成?
“也罢,不论朝廷是怎么个想法。既是许了我两淮巡风地职位,便是要好好作为一番,纵不为留名青史,也为了万千黎民。”李二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多么伟大的人物,这一刻便是真的为自己的伟大崇高所感动:“虽千万人。吾往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