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只有再次的打朝廷的主意了。
可是整个两淮已拿不出这么些个数量的粮米,就算是有过境的朝廷粮草,定然也是对泗州这个灾民“忠心”避而远之,灾民根本就得不到准确的消息。
灾民终究不是军队,根本就没有侦探百里的探马斥候,更没有情报的搜集分析系统,完全的就是两眼一抹黑,对于周遭的事情可以说是根本就毫不知情,更不要说何处才有粮米这样的大事情了。(毫不夸张,到后来的蒙古人时期,蒙古人的探马斥候的侦查半径曾经到过千二百里,几乎达到了近代战争的侦查范围,即便是大宋,起斥候的活动半径也是百里左右。)
李二知道只有再次把万石左右的粮米弄到手里,才有可能帮助灾民真正的度过这个饥寒交迫的寒冬,否则就是半途而废,前番抢夺的军粮也就失去了意义,只能算是暂时延缓灾难,而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灾民灭亡的最终结局。
就算是为了以前所哄抢的那一万石军粮不会前功尽弃,也要再把抢劫朝廷之事再重新演绎一遍。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李二根本就不知道哪里才有粮食,更加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下手的目标是什么地方。
就是在这个一筹莫展的时候,那个曾经提议抢劫军粮人,那个曾经指出涟水军和淮阳军的交接日期,曾经指出宋军运粮队伍详细的行军路线和日期的人物----无孔不入。
这个无孔不入还真的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在这一次又一次表现出了他的不简单:“驸马爷爷,想是又在为灾民忧心的吧,嘿嘿,几十万的灾民呐,几十万的性命几十万的生灵呐。”
“几十万生灵”,一句话还真的说到了李二心底的柔软之处:“可不是怎的,正是想了这事情的呐,几十万生灵的呐……”
“嘿嘿……”无孔不入笑的很是有几分旁的意思:“爷爷也不必心焦,笑的却也是晓得个消息,准自然是准的,就是怕爷爷没有天一般大的胆子,不敢去动手……”
“左右也是到了如今的这步田地,还有不敢的哩。”便是军粮也哄抢了,官军也是血战过的,自然不能半途而废,但要能够搞到救命的粮秣,就是从大宋官家口里也敢掏出些出来。
那无孔不入将手一拍,叫声大善:“好的很,好的很呐,爷爷果然是好胆量好魄力。如今朝廷里和契丹人还在河北路僵持不下,整个北方已经是被掏空的,官家命吕嘉问从福建路并两浙路征调了来年的赋税,估计是明日起运……”
“福建?两浙?”
福建路距此何止千里之遥,就算是有了粮秣业务是望粮兴叹,突呼奈何。
“嘿嘿,那些个粮秣数量极其之大,已经是集结在杭州(钱塘),明日便可以起运。只因数量过大才走的水路,顺了(京杭)大运河经苏州过扬州,旬日之间便是能够到了高邮,再就到了宝应,然后直接的运到前方。若是爷爷早做准备,在粮船到宝应之前劫了下来,灾民便是可以安然过冬,再无饥寒之虞……”
能够如此清楚的知晓远在千里之外的官军动向,甚至知道的如此清楚明白,显然非是等闲之人,李二本就是早就开始怀疑这个无孔不入的来历。如今他再一次的如此,李二陡然起身,厉声而问:“你……你怎知晓的如此详细?你……你到底是何来路?”
第312章-先生的手段←
那无孔不入见李二起了疑心,丝毫也不为所畏,百分坦然的呵呵一笑:“驸马爷爷问的好,“莫说旁的,你究竟是何来路,朝廷的粮草未动,你怎么就已经知晓?若不说出个子丑寅卯,须怪不得我恼了脸面。”
这个无孔不入真的是值得推敲,朝廷里准备运往北方的粮秣还不曾动弹,他竟然已是知晓,如此的快速的情报,即便是那擅长打情报站的西夏细作也不一定能够做到。何况若真的是西夏细作得知了大宋朝廷里的消息,大可以通过罗芊芊来告知,看来这无孔不入真的不是西夏一方的探子,莫非……是契丹人的细作?
若是此人为契丹辽国卖命,大宋可就真的是十分危险了。
能够将大宋的动向知道的如此清楚快速,宋辽之战大宋是半分胜算也没有的!
很快李二就推翻了自己的想法,这无孔不入若真的是辽人细作,那耶律洪基也不必在河北路损兵折将徒劳无功的和宋军对持,完全可以掌握宋军详细的情报而一举击败大宋,然后迅速的转身去剿灭女真之乱。
既然耶律洪基依旧率了辽国大军在前线苦战,显然契丹人也不曾得到大宋的详细情报。
李二还真的迷糊,此人对大宋的动作了如指掌,定然是有极大的来头。
“驸马爷爷也勿须见疑,小人提供的消息可是虚假?”那无孔不入笑眯眯的看了李二。
“不假!”
自然是不假的。
若不是这无孔不入提供情报,李二也不可能抢劫了大宋的军粮,万万千千的灾民早就成为路旁之枯骨,哪里还会坚持到今日?
不假是不假,李二总是感觉此人身上所透露出的不同反响,甚至还有那么几分的诡异,所以对他真个是留了心地。
“呵呵。既然不假也就是了,说句为爷爷所不喜的话儿,即便是小的对爷爷起了不轨之心,爷爷就能对小人的情报无动于衷的么?不能吧?”无孔不入圆圆的面孔笑意更甚,手捻了胡须微微一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