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郡王说的也是实去情,大宋的皇子并没有多大的实权,根本就调不动军队,何况现在的河东情况复杂,就算是他为了保命而应承下李二的条件,太原军中的指挥使们也不会同意。李二不会不知这种情况,看来他必然是还有旁的安排。延安郡王一面周旋一面试探,看看李二究竟是怎么个打算。
“我何尝不知殿下是没有军权的?”雨点子愈发的密集了,松明火把已是稀疏熄灭,好在天色微明。李二抹一把面上淋漓的雨水:“我等只是要替换太原守军的,如今辽军主力正猛烈攻打平定军司,只要平定一破,契丹人即可联成一片,太原的那些宋军抵挡耶律玉容的少量军马尚且是捉襟见肘险象环生,如何能够防御得了契丹数十万大军?”
耶律玉容强攻时候,宋军虽是成功守御,折损也是不小,昨夜又是大战一场,还剩余多少兵力谁也不敢保证。若是契丹国主耶律洪基真的破了平定军,太原就孤城一座,完全隔断了与大宋个地方的联络。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困守危城乃是军中大忌,延安郡王自然是明白这其中关节。
延安郡王其实早就在想自己的脱身之计:“力战不屈之下,即便是失了太原,朝廷也怪罪不到。若是把太原交在驸马手上……只怕朝廷……”
“嘿嘿,或许我来防御太原还是比官军要强上许多的,”李二意味深长的一笑:“无论太原能够守住,真的是郡王殿下所关心的么?天下至大无垠,想来郡王殿下是有更大的心思吧?”
李二率领这些灾民曾经力克起点无敌铁骑是不争的事实,何况这李二还是掌握了天雷地火的神器?
因为对于李二这个兵家圣人的盲目信赖,延安郡王有理由相信李二能在契丹换侍之下守住太原。更主要的是延安郡王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太原,现在汴梁的形式是瞬息万变,若是回去的晚了只怕皇位已经确定,到那时候,就是有十个太原也不能挽回。
人,总是贪婪的,尤其是延安郡王这的天家人物。
李二知道延安郡王早就是动摇的,更是明白他的心思,嘿嘿冷笑了说道:“也不瞒殿下,我之全部心思都是寻个安身之所在。若是殿下不允我之言语,便是要将殿下带在身边,甚么时候有了安身之所甚么时候再把殿下送回汴梁,或许是要等个一年半载,或许要十年八年,殿下难道真的是要和我等这么耗下去么?殿下心思聪慧,想来也明白时机之宝贵……”
不要说叫延安郡王等十年八年,就是叫他等十天半月也是等不得的,因为他所图谋的机会不是每时每刻都有的,只要失去眼前官家驾崩的这个机会……
延安郡王明白李二是吃准了自己急于回去的心思,更是明白主动权在李二手中,也不再迟疑:“驸马意欲我如何作为?”
“不难,只要殿下助我诈开太原城,好教我等进入城中即可。”
延安郡王当然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呵呵,以驸马的手段诈开城池本不算是难事,只是我如何能够保证我……我城中军民的安全?”
延安郡王本是要说保证自己安全的,临时改口而已。
“嘿嘿,城中尚有军兵不少,我也不想和官军开战。”李二郑重说道:“若是城中乱战,你我都没有好处,只是便宜了契丹人而已,何况我看平定军也不一定能够抵挡耶律洪基多少时候,殿下还需军兵保护南下,以防再有人打郡王的主意。若是郡王一再拖延,到时候契丹将河东于河北连成一片,就算是有万千军兵保护,只怕郡王殿下也难再回汴梁了吧?”
延安郡王想的就是赶紧回去,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细细权衡之下有了自己的计较:“也罢,便依了驸马的安排!”
李二一笑!大事将成!
延安郡王亦笑,好厉害的李二,今日也叫你知道我的厉害!
个人有个人的打算,至于究竟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第366章-智取←
李二命人扒下官军的衣衫换上,以准备诈开城门,对于口口声声以江山社稷为重而又因为怕被李二诛杀而帮忙的延安郡王,刘十三极是瞧不起,不时的出言讽刺:“我的郡王殿下呐,契丹人攻城,你便是应当死战的,临阵脱逃而走,不怕为天下人耻笑的么?若我是你,必然是死战社稷力保江山,嘿嘿,看来天家人物也不比我这样的高明多少,反而是比我还要怕死的哩!”
“死社稷者,诸候之道也,非天子之道也。诸候弃其国而无国,天子弃都城而固有天下”,如今的延安郡王虽然还不是什么天子,但是他内心却一直是以帝王之术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在他看来,为了一城一地而死战完全就是小肚鸡肠的表现,作为胸怀天下的人物自然是要灵活应对,能打固然是打的,眼看着打不过了还打未免迂腐冥顽,如大汉高祖皇帝,大唐时候玄宗皇帝等千古帝王可以跑的比兔子还快,自己更没有死守一地的必要,何况自己还急着回去汴梁图谋天下,只要执掌天下,再杀回来也就是了。
只要“人知君尚在,则不无奋死之心”,“嘿嘿,等我执掌了大宋的江山再来算这笔账的!”延安郡王早就打定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主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