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败给了人民党之后,北洋第三镇得知自己能保条性命的时候,大家觉得很是庆幸。但是被释放之后,官兵都知道自己再也不会有前途了。朝廷绝对不会对败军有什么好脸色的。幸好徐州是王士珍大人的地盘,总算是没挨饿。可这等生活与北洋第三镇以前的生活相比,那可是天壤之别。所以段祺瑞要带大家奇袭浙江的时候,不少人心里头担忧所以没有选择参与。可是过半的官兵最后还是选择了跟随段祺瑞出征浙江。
进入浙江之后,第三镇并没有遇到人民党那种武装,大家提着的心也慢慢落回肚子里头。而今天追逐光复会那些探子的时候,大家还是悠着跑,生怕中了埋伏。没想到即便如此,仍然差点全歼光复会的探子。这个事实极大的鼓舞了新军的勇气。
现在听到了段祺瑞的明示,官兵齐声吼道:“愿意!”“我们愿意!”
江南的富裕远超北洋军官兵想象,且不说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路上北洋军奋力行军,道路两边的片片良田,还有路边人的穿戴,明显北京城周边是比不了的。一旦拿下杭州城,城里头有多少好东西那自然是不用再说。而且杭州城在乱匪手中,大家战后根本不用顾及那么多。加上段祺瑞的保证,所以北洋军真的是士气百倍。
“好!既然大家心甘情愿,我就不再说什么了。开始攻城!”段祺瑞背对着杭州城,发布了命令。
第三十八章 错综(三)
在杭州北城城头,往下观望的秋瑾眉毛忍不住颤动着,城下新军的吼声在城头听的清清楚楚。他们全部都是北方人,在北京城待过的秋瑾清楚的判断出这个事实。再联系新军的装束,他们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
“北洋新军!”秋瑾紧咬的牙关中低低挤出这么几个字。
在秋瑾身边的光复军敢死队没有听到“北洋新军”这几个字,这些人的注意力都被北洋新军吸引住了。每个人的神色都不相同,越是经历过激烈战斗的敢死队战士神色就越凝重。就因为曾经经历过生死考验,他们才能感觉到城下这些新军身上散发出来的浓重杀气。城下的这些新军不仅仅杀过人,更可怕的是他们懂得怎么杀人,而且有着强烈的战斗欲望。
以上海新军根本无法比拟的流畅,杭州城下的新军官兵开始检查武器,整理队列。那些骑着马的军官们只是稍微撤退了一下。他们不是要离开战场躲到更安全的后方,骑马的军官们只是让开空地,方便第一排的新军进攻。光复会敢死队的战士们就见其中一个军官唰的抽出马刀,在空中高高举起。随着这个动作,满清新军的阵列中,旗手们抬头挺胸,同时高高举起军旗。
“呯!”姬晔的锄头敲在了土层下的一块石头上,由于姬晔挥动锄头的时候用了太大的力气,反动作用力将她的双手震的发麻。任由锄头歪斜的砍在土层中,姬晔这个十七岁的小姑娘突然抬起手遮住眼睛哭了起来。
广德县李家集工作队的工作终于有了进展,在几个月前砍完了一万颗竹子的工作后,山上被清除出好大一片空地。工作队一面安排乡亲们学习养殖蚯蚓饲养鸡鸭和猪的技巧,一面开始在这大片的空地上种植桑树。
毛竹这种植物生命力极为顽强,不是光把地面上的竹子砍倒就能阻止毛竹生长。深深扎入地下的庞大根系错综复杂连成一片,得靠深挖狠挖把这些根系除掉才行。否则桑树根系很难竞争过毛竹。饲养鸡鸭见效快,群众们自然更青睐这种科学技术。种植桑树这等需要花费巨大劳动力的事情,只有不到十五家人愿意参与。即便是这十五家人,还有五家是弱劳动力家庭。他们也没有把家族的主要精力放到毛竹上,只是派了一些人前来帮忙。即便如此,排出的人里头还有不少是些半大的小子。孩子们倒不懒,不过注意力太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看到土里刨出的东西来,孩子们就会一窝蜂的围上去观看。或者地里头出现蛇和其他动物,孩子们立刻尖叫着抡起手中的农具上去一通乱打。
李家集工作队不管百姓的态度是否积极,工作队每天除了教书,传授农业知识,帮助群众解决突发问题之外,剩下的时间就是劳动。姬晔哪里有过这等沉重劳动的经验,她一个小姑娘手上磨起了血泡,血泡破了磨起了茧子,因为有了茧子之后不太痛了,所以挥动劳动工具的时候太用力,结果茧子下头又磨起了新的血泡。姬晔突然悲从中来,放声大哭。
来帮忙的孩子们现在不在山上,工作队的同志只是抬头看看姬晔有没有受伤。看到姬晔没受伤,大家随即埋头继续工作。半个多月前工作队里头来了两个根据地农业学校的学生,他们带了些根据地农业学校编写的关于竹子与桑树的资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干掉竹子根系的速度明天提高了不少。眼见着山上十几亩地终于清理的差不多了。一些从根据地运来的桑树苗都已经种下。工作队的口号就是“加把劲,尽快完成第一期工程。”
哭泣了几声,姬晔放下遮住眼睛的手,抽泣着继续开始挥动锄头。很快,抽泣也没有了,姬晔胸中的委屈化成了一种悲愤,悲愤又变成了力量。这位十七岁的小姑娘玩命的挥动锄头,在地上乱刨起来。
高高举起锄头的手臂被人拽住了,姬晔扭头一看,工作队队长李寿显站在身边。李寿显叹了口气,“姬晔同志,你休息一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