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陈克在公开大会上做了报告。在制度上,陈克宣布了党中央的决议,以后党校和干校定期培训必须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
在思想上,则是确定了以反剥削、建立与开始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认识、清除党内封建权力分封思想的工作。
具体任务则是加强地方土改、加快农村建设以及生丝出口任务,各地方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全力推行农村水利建设与良种基地建设的工作。
6月2日,各地干部们开始分批返回工作岗位。陈克和中央办公厅暂时留在武汉工作。
人民党的这次大集结,一度让与人民党接壤的各个势力颇为紧张,这么多人的长期准备,被很地方势力认为是战前的动员。各省都积极调集军队,或者屯兵于边境地区,或者在各地做好了战争准备。就连与人民党有秘密协议的北洋袁世凯也非常紧张。
何汝明带回北京的消息里头,陈克虽然再次保证不会和北洋开战,但是袁世凯也不会真的傻乎乎相信。基于强大的武装力量,人民党随时可以撕毁与北洋的约定。陈克表示过,会接受推翻满清后的新政府,却也明确表示坚决不会听从满清政府的支配。袁世凯掌握了满清的政权,可头上飘扬的依旧是满清的旗帜。只要这面旗帜还在,陈克就有理由随时与“满清政权”开战。
但是北洋政权现在却陷入了内乱,掌握全局那是袁世凯的工作。北洋下头的各个势力无法插手。可是联省自治却是袁世凯承诺给他们的利益,大家是一定要争夺到的。
在人民党进行党建的时候,北洋也在进行内部利益争夺。袁世凯最终确定了北洋的利益构架局面,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直隶北洋。北洋六镇将扩编为北洋八镇,分别驻扎在直隶四省以及北京地区。而东北四省、浙江将在北洋建立的讲武堂体系下,各建属于自己的地方军队。
袁世凯也不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提防人民党的进攻之上,作为中央,袁世凯必须承担起很多工作来。例如在中俄边界恢复巡逻工作。在中朝边界防备日本的进攻。满清的赔款也暂时得由北洋承担起来,这都是要花钱的。如果与人民党进行战争,或者进行军事对峙,北洋的财力也无法承担。
所以袁世凯干脆对人民党不闻不问,他接连约见各国使馆团,一面探听各方对袁世凯的态度,一面开始商谈北洋控制全国后的新局面下,各国会提出什么条件。
第六十五章 大工业的恐怖(七)
“王大人,书带回来了。”亲兵神色忐忑的禀报道。
“哦!”王有宏立刻来了精神,“快点拿来。”
“大人,那反贼这次要价很高。”亲兵说道。
“要多少?”王有宏对这点并不太在意。
“他要一千两……”亲兵喏喏的说了结果。
王有宏的眉毛皱了起来,一千两不是个小数目,不过对王有宏也不是太大的数目。令王有宏意外的是那边怎么会有胆量开出这么一个价码。难道那边就不怕要价太高,被王有宏拒绝么?
“那反贼说,他这次是从什么党校培训回来。书太多,若是不要这么个价钱,对不起他自己。”亲兵有点气愤的答道。
“到底有多少?”
“那反贼说,还是老价钱,千字二两。一个字两文钱,这批书全部下来得一千两。大人,以前可没有这么多,我是觉得那厮是在骗大人。”
“你买了多少?”王有宏不在乎钱的问题,而是看看到底买回来多少书。
“那反贼说,手里的书只能先卖一百两。”
“拿进来。”王有宏催促道。
把书安置好,王有宏自己舒舒坦坦的坐在了书房里头。自打开了立宪会议之后,王有宏再也不怕有人说他藏着反贼的书。若说反贼,袁世凯才是大清最大的反贼。别人信不信且不说,王有宏完全确定袁世凯与人民党达成了协议。1911年满清彻底完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少士绅自己都开始以“革命党”自居了,王有宏看几本“反贼”的书算个屁啊。
抚摸着厚厚的手抄本的书脊,王有宏对书里面的内容很有期待。几年前,王有宏是为了对付安徽乱党,这才开始收集乱党的情报。完全抱着批判的态度看了《中国各阶级分析》《劳动与社会发展》《农村各阶级分析》《城市劳动者与流氓无产者》等几篇高价买来的人民党“情报”,王有宏看到的并非革命党的胡说八道,而是将中国现状用极为明晰的条例讲述出来的精妙阐述。
从那时候开始,王有宏就开始逐渐从一个反对者变成了学习者。想做官就得明白这个世道。王有宏行伍出身,对于社会的了解远没有那些读书人深刻。而且读书人心眼太多,即便王有宏雇佣了师爷,师爷也没有每次都以王有宏的根本利益为基础。
读了人民党的书,王有宏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了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曾经的种种迷雾在他眼前逐渐被拨开。看到了隐藏在各种利益纠葛表面下的根本矛盾,王有宏明白了到底该怎么办才能能保障自己最大利益。
这些书的唯一问题在于,里头牵扯革命的东西太多,非常影响阅读。王有宏自己把这些文章进行了修改,选择对自己有用的部分。这些改写过程是一个艰苦的思辨与学习过程,等王有宏能够理出属于自己的思路,周围人的所作所就能看得清楚透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