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赤色黎明_绯红之月【完结】(1201)

  至于清党,虽然执行者是蒋光头,但是孙中山的文件里头早就有这个计划,仅仅是他死的早,没有来得及实施而已。在这点上,蒋光头还真的是孙中山的继承人。

  以孙中山在历史上的秉性,人民党能让孙中山记恨的地方可真是不少,陈克也不敢对孙中山完全掉以轻心。

  北一辉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能见到当今中国最大的造反武装,以及最大的革命党的首领。虽然已经多次听说过陈克“年轻”,北一辉还是被陈克的年轻给震惊了。

  其实1911年陈克已经31岁,在这个时代算是真正的成年人,不过现代人特点之一就是脸嫩。自小的良好营养,即便是到了根据地之后,陈克继承的中国吃货精神让他花了大力气在改善群众伙食上,跟着大家一起吃,陈克倒也没有挨过太多饿。因为略显消瘦,反倒看上去更有些年轻人的纤细感。与这年代已经经历过风雨的31岁成年人相比,陈克的容貌看上去只有23、4岁的感觉。

  真的见到这个31岁,靠了一己之力就创建其如此功业的革命者,北一辉觉得心中有一种微微的妒忌。北一辉比陈克的“年纪”比还小了三岁。但是两个人之间的力量的差距已经到了北一辉只怕一生都追赶不上的地步。按捺住这种心情,北一辉上前恭恭敬敬的说道,“你好,陈先生!”

  这种恭敬并不是客气,北一辉在进入根据地之后并没有着急着赶路。他沿途全靠步行,亲自看了看人民党根据地的局面。在陈克眼里,他看到的是那些没有完成改造的部分。但是在北一辉眼中,他看到的则是改造完成之后的部分。

  北一辉头几年倒是一直在上海、武汉、南京之间来回走动。但是随着北洋段祺瑞、人民党与江苏巡抚王有宏,分别掌握了这三个城市的所有权之后,各个其他政党的势力在这些地方迅速衰落,他也只在上海还有停留,很久没有到过武汉与南京。这是行程是北一辉第一次深入中国农村。

  江浙与根据地并没有特别大的差距,都是一样的多水,有丘陵。根据地里头留辫子的人也不是太少。但是这明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首先就是各地初见形态的水利工程。

  人民党有个爱好,就是爱立标志。在各个基本规划里头,必须有界碑。由于水泥的普及,高高的水泥柱子就立在那里,上面有着各种规定。光这种大张旗鼓的表态就说明了人民党的基层工作已经深入到何等程度。这不是简单的革命党才能做到的事情。

  当然如果北一辉知道这些圆形的、方形的,或者其他各种形态的水泥柱子里头包含的其他意思,他估计会更加惊讶吧。

  每一个水泥柱采用的水泥都不相同,它们不仅仅是单纯的水泥柱,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刻了说明的碑,他们还是国家实验室进行的诸多水泥实验中间的一部分。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这些水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人民党的国家实验室可是很在乎的。

  北一辉精通汉语,这些碑上刻的内容都是与民生关系密切的东西。要么是对项目的说明,要么是各种未来规划的内容。例如大型的灌溉与排涝,各种河道疏通与道路安排。没有一个是为了彰显人民党威严的,但是每个项目或者规划背后,都代表着人民党的真正力量。

  至于百姓之间的区别,那就更大了。例如北一辉在根据地走了这么远,硬是没见到谁不是在用铁质工具的。铁锨、铁锹、铁锄头、铁耙,与其他地区尽量采用木质农具的农民一比,根据地的农民实在是令人羡慕。

  占据了武汉之后人民党就有了亚洲最大的钢铁基地,这点北一辉是知道的。但是他万万想不到,这些钢铁居然能够如此深入的成为劳动工具。他也与农民攀谈过,所有农民无一例外的告诉北一辉,这些农具是合作社专门卖给农民的。而农具价格之底,让北一辉都想自己买些。

  每个人都有三亩地,每个农民甚至还有布票,油票,特别是招待北一辉的饭里头竟然从不缺肉。特别是被称为“陈家菜”的炖肉,和“陈家白吉馍”,那里头作为调味料的丰富香料,绝对不是普通日本人能吃得起的。虽然见过大批的饲养场,不过北一辉还是觉得这未免太不可思议了。如果不是同行的接待人员催促,北一辉想弄的更明白些。

  至于拖船,以及其他地区的各种工业品,反倒没什么比日本城市更强的地方。问题在于,这些都是在中国农村能看到的东西。也就是说,人民党不是简单的占据了几个城市,而是实实在在的把自己的势力深入到了整个根据地里头来。仅仅这一点,就说明人民党已经不再是革命党,而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政府。

  对于建立如此功业的陈克,北一辉不能不尊敬。

  宾主落座之后,陈克询问了孙中山的近况。其实北一辉近期与孙中山联络并不是太多。几年前,因为孙中山收受日本政府的钱离日一事,北一辉不惜站在章太炎、宋教仁等人的立场,对于孙中山的作为大加批判。在北一辉看来,孙中山是一个完全西化的中国人,无论行事思考都是西方模式。孙中山并没有站在中国人的立场去进行革命事业,而是要把西方民主理念通过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实行。所以,为了达成目的,往往不惜任何手段也要向外国找寻支持。所以,他把中国革命的希望放在黄兴、宋教仁等人身上。他认为能在中国革命成功之后,能稳定中国局面的人,并非孙中山,而是黄兴和宋教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