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这次人大会议,周树人觉得自己成长了不少。坐在书房里面指摘天下事很容易,真的把天下事往面前一方,这些人大代表们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
到了1918年1月,人大会议结束后,果然如同周树人所想,文人对各阶层成为“小星”是极为反对的。各地都有无聊人提出了各种嘲讽。
倒是人大代表冯煦与沈曾植倒是发文试图驳斥这种污蔑诗经的问题。
“嚖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宦命不同。”是《诗经·召南·小星》中的一章。这两位学者认为这是指一位小吏的感受。
后来在诸多人胡乱解释,认为此诗之意为颂扬后妃之德。汉代郑玄便认为,“小星”即众多无名的星,用以比喻周王的众妾。南宋朱熹的看法近似:“南国夫人承后妃之化,能不妒忌以惠其下,故其众妾关之如此。盖众妾进御于君,不敢当夕,见星而往,见星而还……遂言所以如此者,由其所赋之分不同于贵者,是以深以得御于君为夫人之惠,而不敢致怨于往来之勤也”深奥之极。故小星在古代又借指“妾”。
冯煦公开认为这种辩驳纯粹是三纲五常的思路导致的曲解。
尽管反对冯煦的文人远比支持冯煦的人多得多,但是冯煦好歹通过这件事开始试图确立自己的立场。
对于这些争辩,人民党根本一点兴趣都没有。对人民党来说,真正的大事在于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推翻了临时政府,获得了莫斯科等大城市,以及俄国相当国土的领导权。
布尔什维克建立的苏维埃正式向人民党发电报,电文中请求中国政府与俄国一起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电文中说苏维埃正式派遣使者到中国来与人民党做正式谈判。
第二百零六章 构架(八)
陈克没有学会上网之前,一度相信过列宁说要归还所有沙俄侵吞中国领土,后来斯大林就不认账了。后来等到学会上网,特别是网络上开始出现各种比较专业的讨论之后,陈克才知道这话就是谎言。
当年苏俄想退出战争,就和德国人签署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这份合约充分显示出伟大的列宁同志到底有多么老奸巨猾。
布尔什维克一直是少数派,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获得成功,真的是因为列宁同志卓越的个人能力。当时参加一战的俄国局面恶化到民众无衣无食的地步,民众最大的渴望就是停战,希望国家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国家建设上,至少让民众有饭吃。
列宁同志看穿了当时的局面,如果布尔什维克不能在极短时间内把力量集合起来,一旦欧洲战争结束,苏俄就必然灭亡。所以列宁同志就和德国签署了《布列斯特合约》。签署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德国人在合约中要价极高。布尔什维克中央不乐意,所以第一次、第二次投票都否决了列宁的意见。其中布哈林跳的很欢,几次反对他都带头。这只怕也是后来在《列宁在十月》中出现“布哈林是叛徒”这句台词的原因之一。
列宁最终以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员会为要挟,布哈林对此毫不在乎,斯大林也未发生动摇。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宁的意见,但为了防止列宁辞职和党的分裂,他的态度发生变化。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4票弃权。结果列宁的主张以7票赞成、4票弃权、4票反对获得通过。
2月24日,苏俄政府重新派出了谈判代表团与德国进行谈判。
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苏俄割让323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员的职务。
德国战败后,于1918年11月11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
率先退出一战的苏俄,抓住宝贵的时间完成了力量的集结,所以布尔什维克在铲除敌人时候手段之毒辣果决,也是与当时的局面有着极大关系。研读过这段历史的陈克当然不会相信列宁同志真的想把沙俄侵占中国的领土都给吐出来的屁话。
人民党一直不关注俄国,就是因为陈克并不清楚十月革命到底会不会爆发,现在既然十月革命爆发了,陈克当然也不会傻到会去相信列宁同志的话。
“布尔什维克也是信仰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吧?”人民党的同志里面对布尔什维克很是不了解,实际上人民党根本就没有空搭理北方的邻居。
“是的。”陈克答道,“这个政党里面有些不世出的人杰。”
被称为人杰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人杰之上又被定义为“不世出”,那就更加可畏。特别是这是人民党领袖说出的评价,人民党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的同志们立刻打起了精神。
“陈主席你还去过俄国?”游缑忍不住问道。
“我看列宁同志的文章,这个人厉害的很。”陈克轻描淡写的答道。人民党与第二国际有联系,虽然关系也不咋样,好歹第二国际向人民党提供了很多能够公开的文献。
“那咱们怎么对付俄国这档子事情?”游缑继续问道。
“我想和俄国达成睦邻友好的关系,前提是中俄两国能够恢复尼布楚条约。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希望咱们的伟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能够回到中国版图内。”陈克依旧轻描淡写的答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