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尔科夫不知道中国有“咬人的狗不叫”的俗话,也不知道“哑巴蚊子咬死人”的俗话,不过能够避开谈及所有关于民族问题话题的一个人,绝非不可能是一个没有民族主义情绪的人。这样的谈话让别尔科夫生出一种极大的危机感。
在沿途的观察中,别尔科夫看到的中国是一个长江上机动船只往来不断的中国,看到的是遍地是楼房与宽阔街道的中国。也是一个长江边到处有高大烟囱踪迹的中国。俄国在欧洲也不是什么工业强国,农村的局面与中国相比并没有强到哪里去。看到一个与欧洲广为流传的愚昧落后的中国完全不同的“工业化的中国”,别尔科夫感到联共布尔什维克对中国的基本认知大错特错。一个工业化的中国,一个拥有四亿多人口的中国,绝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对付的对手。更不用说这个对手的领军人物是陈克这样的人物。
在武汉还有“俄国领事馆”,不过那是沙皇俄国的领事馆,并不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领事馆,别尔科夫跟不想与那些人有什么交道。到底是现在赶回俄国,还是继续留在中国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别尔科夫心中做着艰难的判断。最后别尔科夫决定,在人民党现在的首府武汉多待几天,仔细观察一下人民党的实力。他认为即便是可能性极其微笑,还是要向人民党申请参观一下人民党的工厂,看看人民党到底拥有什么样的工业实力。
如别尔科夫所料,他第二天提出申请,第三天就得到了同意的回复。看来人民党的确想向联共布尔什维克的代表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呢。
原本双方商量的第一站就是武汉的港口,不过人民党却临时改变了主意。这让别尔科夫大感兴趣,他派其他同志去武汉的港口去看看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人民党不想让人看到他们的港口。当天晚上,参观了人民党武汉铁路系统回来之后,别尔科夫的同志告诉他,“三艘满是军人的军舰正在向西边的长江上游开去。”
第二百一十六章 解放战争(一)
在1918年,机器轰鸣可不是一种描写,而是一种阐述。工厂生产需要动力,俄国采用的是蒸汽动力,作为动力来源的大型锅炉高高竖起,发出隆隆的轰鸣声驱动着各种传动装置。蒸汽动力集中供应已经算是非常先进的技术,技术落后的企业,几乎是每一个大中型设备都需要独立的蒸汽驱动装置。
惊天动地的轰鸣声中,到处是炙热蒸汽的潮湿环境中,还有随处可见的各种炉火,这样的环境下别说专心工作,能维持心理与生理的正常就已经是极为困难的事情。产业工人面对着极为恶劣的劳动环境,还有资本家的疯狂压榨,若不是实在没有别的谋生办法,谁肯去当工人啊。
所以进入人民党的工厂之后,别尔科夫明显感受到人民党的工厂里面机器也在轰鸣,然而与俄国工厂一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别尔科夫同志惊讶的发现,人民党的工厂中竟然大部分采用电力作为动力来源。即便是武汉钢铁厂这样的重工业企业,从江边往工厂拉矿石的火车是蒸汽驱动的,一些大型设备也在使用蒸汽动力,但是中小型设备已经改用了电机驱动。
与沉重的蒸汽动力设备相比,电力驱动的设备在体积、重量上都明显小了很多。自重降低的直接结果就是设备的运转速度大大提高。例如钢厂的吊车,若是以蒸汽为动力,根本不可能那么轻巧,却拥有着足够的强大功率。吊起一捆捆的钢筋、好几块叠在一起的钢板,还有那一卷卷 的轧钢薄片,吊车都能够轻易的吊起,然后利用自身吊臂的转动来移动。别尔科夫在俄国钢厂看到的这些移动基本都是靠有轨车辆来完成运输的。
原本别尔科夫认为人民党展示出的实力应该是绵延出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的大型企业群落,即便是这样的企业群落,俄国也不是完全没有。莫斯科,圣彼得堡存在这种企业群落。看到人民党的企业生产之后,尽管别尔科夫对其内在的技术还没有理解,他仍旧直觉的明白了这是超出俄国现有工业水平的强大力量。
不仅仅是钢铁厂这种企业,生产枪炮和子弹的军工厂,生产各种民用设备的企业。人民党几乎全面实行了电气化。当然,电气化的结果是各种故障频发,几天里面光别尔科夫亲眼见到的动力故障导致的大型生产中断就发生了十几次。小问题更是多如牛毛,别尔科夫甚至都不想再费精神去统计。
联共布尔什维克的情报中记载着中国有四亿人口,若是有上百个武汉这样的城市,中国就拥有几乎能够彻底压倒俄国的工业实力。得到这样的结论只需要简单的算术能力,甚至都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政治水平。
参观完人民党的武汉工业区,别尔科夫又参观了四层楼为主的武汉新城居住区。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有民用快速铁路,有公交车,还有大量中国工人骑着自行车上班。居住区里面则是幼儿园、学校、医院、邮局、花园和绿地、广场、娱乐设施。大白天的社区居民楼里面冷冷清清,学校幼儿园里面每隔一段时间后就会十分热闹。特别是幼儿园老师们经常带着孩子到绿地嬉戏,大群的小不点你挨我我靠你的跟在男女老师身后,有些在尖叫,有些则是欢喜的笑着,有些则是莫名其妙的哭起来。
别尔科夫还没有结婚,更没有孩子。看到这样大群的小娃娃,他只是忍不住脸上露出了微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