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小胡子感到非常不能理解的是,中国打到了缅甸与印度边境之后并没有继续进军印度,只是继续在印度洋打击英国的海上力量。整个亚洲战局仿佛稳定下来了。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德国对法国的战争终于在1940年4月10正式展开。
装备了更好的坦克与飞机后,德国的进攻比历史上还要犀利的多。和历史上一样的是,德国B集团军对面的荷兰与比利时的英法联军,得知德国人冲过阿登山脉,杀过马斯河,经过法国腹地冲向海岸之后,这帮联军跳上汽车卡车撒丫子就往英吉利海峡跑。
德国B集团军没有什么坦克卡车,而且B集团军也没想到英法联军的决断如此果敢。B集团军的司令官和前线指挥官还在怀疑英法联军是不是布下了某种陷阱,准备趁德军追击的时候杀个回马枪。就这一迟疑之间,英法联军已经跑的无影无踪。等到B集团军得到命令,要他们抓紧追击英法联军的时候,B集团军司令还犯了愁。
理论上与实践上,追击一方的追击兵力都不会比逃跑的一方更强大。可现在的问题是,B集团军下面总共不到十个师的兵力,要占领比利时与荷兰,还要追击英法联军。
英法联军加上一起败退的荷兰军队,总共有三十几万。这三十几万人的部队带着数百辆坦克,上万辆卡车,数千门大炮。司令官只要能够稍微恢复一下惊魂落魄的状态,就能随时组织起强大的步兵炮兵以及坦克部队的反击。英法联军撤到的敦刻尔克地区,这地方是个运河区,易守难攻,极不适于装甲部队作战。
德国B集团军的步兵数量本来就少,两条腿怎么都跑不过四个轮子。让一群行军后累的要死要活的步兵们扛着步枪,进攻几十万人,数千门大炮防御的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地区……有比这更扯淡的事情么?
即便如此,B集团军也撒开脚丫追了上去。勇敢的德国步兵们不惜彻夜行军,力求能更早一天与英法联军作战。
德国装甲部队此时60%以上的坦克以及装甲车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损伤,彻底失去了战斗力。小胡子与德国参谋本部都认为不能让装甲部队拿脑袋去撞墙。德国装甲部队也做了进攻的尝试,五万法国人部下的防御阵地让德国装甲部队在很传统的阵地战上损伤不小。
德国坦克的装甲无法抗衡敦刻尔克上那些75以上口径的火炮密集射击。德国坦克上不到50口径的火炮对敦刻尔克的防御阵地也毫无办法。想吃掉英法联军,只能等着德军的步兵拖着大炮赶来参与围攻。
这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到底是德国的大口径攻城炮先赶到呢?还是英国能从海上把这些人员撤出敦刻尔克呢?此时的命运很明显没有倾向于任何一方。
空军司令戈林指挥着德国空军猛烈袭击敦刻尔克的海滩,可德国没有战略轰炸机,炸弹落到沙滩上炸起一蓬沙子之后,杀伤力大大降低。英法联军还能用各种火炮组成密集的防空火力网,德国空军的俯冲轰炸机冲进去就是个死。戈林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此时制定军事计划的曼施坦因正因为他越级上报的事情遭到惩罚,蹲在波兰当个步兵军长。其实参谋本部并非没有认真研究过曼施坦因提交的作战计划,参谋本部前后三次进行了详细研究。但是那时候大家都不相信德国装甲部队能够穿越阿登山脉打到英吉利海峡去。这个计划太冒险了,任何一个失误都会导致德国装甲部队全军覆没。
在惩罚曼施坦因这件事上,参谋本部已经很厚道了。他们只是把曼施坦因撵去波兰当了个步兵军长,可没有把曼施坦因打入另册。如果让曼施坦因参加了法国战役,如果这个计划成功之后,曼施坦因肯定功成名就。但下面的年轻将校们有样学样,以后谁有了自己的计划都越级上报,这军纪还要不要遵守?如果作战计划失败了,曼施坦因除了自杀还有别的出路么?
曼施坦因的是冯﹒李文斯基是炮兵上将的第十个孩子。冯﹒李文斯基是炮兵上将连襟冯﹒曼施坦因步兵上将没有孩子,就把曼施坦因过继给他亲姨夫了。曼施坦因的两位爷爷都是德国将军,曼施坦因的另外一位亲姨夫则是兴登堡元帅。不管曼施坦因干出什么事情来,德国参谋本部对非常有能力有前途的自家人还是很爱护的。
得知了敦刻尔克的情况,曼施坦因心急如焚。他就干了另外一件事情,私自命人联络中国的驻德大使馆的武官,这位武官和曼施坦因在中国装甲部队进修的时候是同学。曼施坦因已经知道中国在南下战役中使用了一种强大威力的炸弹,如果能够得到这种炸弹的话,很轻松就能扫平敦刻尔克的守军。曼施坦因做这种努力也算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尽尽自己的能力。他在制定这个计划的时候,也曾经希望能够从中国弄来这种可怕的武器,可中国方面对此根本没有任何回应。
曼施坦因在中国的同学很快就给了曼施坦因回应,中国武官不谈及云爆弹的事情,而是建议德国白天的时候以空军为引导,利用在法国缴获的大口径火炮对敦刻尔克的航道上的船只进行射击。晚上则实施值班火力射击。
这法子立刻被曼施坦因上报给参谋本部,参谋本部哪怕再恼火曼施坦因直接向希特勒呈递军事计划,却不会对这样的有效意见置之不理。这次没有任何迟疑,参谋本部就把这个建议发给了围困敦刻尔克的德国陆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