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党就是一群强盗!他们要抢走所有的土地!”禧完全能够想象出,士绅们认清人民党的真面目之后,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惊慌失措。而此时,士绅们只有团结在朝廷旗下,才能避免被人民党夺去土地的命运。对人民党的恐惧,还能轻易的把所有的革命党都给牵扯进去。
这番谋划已经在慈禧心中成型好几天了,慈禧感到麻烦的是,到底让谁挑头来宣传此事。慈禧中意的人有三个,第一个就是“养病”的岑春煊。岑传宣虽然坏了事,被迫“养病”,但是这个伪君子很有欺人之能,信他的人很多。
第二个人选就是袁世凯,袁世凯的号召力在曾春煊之上。虽然清流对袁世凯不满意。
第三个人选则是张之洞。张之洞在洋务维新派里头颇有号召力。而且也是曾国藩湘军南洋一系的元老。各地的革命党造反,首当其冲的就是江南地区。张之洞如果出面,说服力自然是极强。
一旦能让士绅们恐慌起来,无论是让士绅出钱来组建新军,或者让士绅们自发组建团练。或者干脆只是简单的恐吓一下士绅,让他们再次聚集在朝廷这边。朝廷就可以有各种手段可用。
但是,这必须建立在朝廷能够扑灭安徽陈克叛乱的基础上。想到这里,慈禧的脸色再次难看起来,就现在看,朝廷并没有这样的人。难道和太平天国时候一样,请洋人出兵相助么?
就在慈禧盘算着下一步该怎么安排的时候,却见李莲英满脸喜色的进来。李莲英这次也不怕惊扰了慈禧,一进殿,他就跪倒在地,“老佛爷。陆军部铁良求见。”
“有什么事?”慈禧知道铁良肯定给李莲英说了什么,不让李莲英也不会露出这样的神色。
“江宁守军击退了光复会的乱党。江南提督张勋已经开始追击乱党。”李莲英知道这是少有的好消息,他的欣喜是发自内心的。
“宣铁良进来。”如李莲英所想,慈禧果然有了喜色。这么久了,这是一次真正的喜讯。
不管铁良是如何兴冲冲的向慈禧禀报喜讯。满清保持了一贯夸大事实的作风,光复会主动的撤退变成了江宁主动击退了光复会。倒是追击这件事总算是说了实话。王有宏这些日子一直在前线。他很聪明的没有干涉新军第九镇的战斗指挥,只是以类似监军的身份来参与军事行动。
王有宏真正行驶了监军的职能,在战事激烈的南京城南山谷战斗中,他时候没有躲到后方。对于战斗中战功的观察是合理与到位的。战斗之后,他向张勋建议各种赏赐,都基本能够公正公平。新军第九镇原本的担心赏罚不公的现象居然没有发生,这还真的鼓起了新军第九镇的战斗意志。
在山谷之战后的第三天,新军第九镇主动出击,向光复会发动了进攻。战斗从开始到进入激战,并没有持续太久。
第二十一章 革命党受挫(二)
“兄弟们,向前者重赏。打退了乱党,一人五银元。战死的,抚恤加倍。”军官们的吼叫声在新军第九镇的队伍中回荡着。
黑压压的清军中爆出一阵回应的吼叫声,王有宏已经确立了自己的信用。第一次山谷之战,敢战者与伤者都得到了赏赐。而死者同样得到了加倍的抚恤。活下来的新军们首先担心的自然自己的赏赐到不到位。
王有宏精通官场里头的那套弯弯绕,赏钱是列队之后,王有宏带着亲兵亲自发放的。若是在旧式军队里头,这么做未免就“欺人太甚”。王有宏虽然暂时是新军第九镇的指挥者,可是王有宏却不是新军士兵的上司。他只是新军士兵“上司的上司”。发钱的事情轮不到王有宏出面。必须是王有宏把钱给新军士兵的上司,然后由新军士兵的上司把钱发给新军士兵。这横插一杠子属于“坏了规矩”。
对王有宏来说,他既然准备控制新军,就算是坏了规矩也得硬着头皮上。若是发了钱给新军军官,就算是新军军官一点不截留的全部发给士兵,新军士兵也不认为王有宏有什么功劳。袁世凯之所以能够牢牢掌握北洋新军,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对“发饷”的控制。凡是在发饷的时候不能引导士兵的忠诚心向袁世凯倾斜的军官,都被袁世凯干掉了。对这种举动,袁世凯自己有一个精辟的评价,“一手拿着官和钱,一手拿着刀,服从就有官有钱,不服从就吃刀。”王有宏现在没空也没有机会做到这点,他只能从渗透开始做起。
在生者的赏赐到位之后,大家又接着考虑万一自己死了之后家里人怎么办。对此,王有宏对着新军名册确定了战死者身份。他把这笔钱抚恤金在队列前交给了新军军官,要新军军官当众保证将把这些抚恤金送到战死者家属手中。
这种合情合理的安排彻底打消了新军的顾虑,不管谁发的钱,新军第九镇的士兵得到了完全没有克扣,发放及时的赏金之后,自然是士气百倍。在军官们发出了号召之后,新军士兵们排着训练时学会的整齐队列,向着光复会阵地行进。
上次山谷激战,光复军虽然取得了场面上的优势,战斗结束时又占据了战场。可以说是正面作战中少有的胜利。但是代价同样巨大,英国人的炮击加上上次激战,近万人的部队伤亡接近10%,这上千人都是敢战之士,说是核心也不算过分。没有这些人,光复会的军阵立刻就显得松散了不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