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赵嘉仁痛苦的下了决定。“命令炮手进入炮击舱。这次用三斤炮对付蒙古人!”
这个命令让赵嘉仁的心都在颤抖。一方面,双方船队的差距让赵嘉仁担心蒙古军船里面有大量近战部队。另一方面,赵嘉仁为自己将对敌人船只造成的巨大破坏感到遗憾。这些大船看着很新,赵嘉仁相信这些船不久之后就会归自己所有。
船队越开越近,蒙古船还是并排前进的模式。就在赵嘉仁觉得这些蒙古军船或许是想玩冲撞战术的时候,终于看到他们调转船头,把船舷方向转向迎面而来的赵嘉仁的船队。
周围好些人都长长的松了口气,指挥的位置上仿佛略过了一阵风。属下们这么紧张,赵嘉仁干脆把要吁出那口气给憋住。等这口气喘匀,赵嘉仁命道:“侧舷接敌!”
如果不是太穷,如果不是俘获才能带给赵嘉仁大船,他方才早早的就采取T字战术,让蒙古船在火炮的狂轰下化成碎片。“人穷志短!”赵嘉仁在心里给了自己一个嘲笑。
两支各由四艘战船组成的舰队本来相向而来,现在他们都划了一个弧线,开始变成并排行进。这是最适合船上的远程武器进行射击的位置,不管是蒙古水军或者是赵家水军,都带着必胜的信心的进入了双方默契之下的对战战场。
双方船逐渐靠近,当两边相距大概60步,一直粗大的铁头弩箭从蒙古水军船上的床弩上射出。弩箭没有射中,只是落入海里,溅起一朵浪花。
宝佑六年四月辛丑日,赵嘉仁指挥的第一场正式海战终于开始。
第003章 船贵还是人贵
几发弩炮从蒙古军船上射出,都没击中60步外的赵家船只。此时风却小了,这让赵嘉仁心中一惊。海上的风就是如此,有时候不过几里之外就会有完全不同的风力。最糟糕的局面莫过于赵嘉仁这里没有风,远处的蒙古船乘风而来。
正在想,突然宣传部长高喊道:“敌人射箭啦!躲避!”
那些经受过两年左右训练的水手以极快的速度躲到了防弓箭的护盾后面,训练时间不长的水手们反映明显慢半拍。
“啊!”有名水手中了一箭,捂着左臂就痛苦的叫出声。旁边的小队长不管别的,先把那家伙一把给拉进护盾后面。咚咚咚的声音接连不断,从对面蒙古军船上射来的弓箭接连钉在甲板上。箭尾的白羽让赵嘉仁觉得眼前的甲板有点像是棉花田。
对面的蒙古船有五六百吨之巨,船身宽大,中央部分是有点类似金字塔的两层船楼。只见每层船楼的平台上都站着弓箭手,趁着风变小的时机开始组织齐射。虽然弓箭越过60步,也就是90米的距离之后并没有办法造成特别的杀伤,然而不断落到船上的羽箭还是给赵家船队的士气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李鸿钧、丁羽、刘猛,他们的脸色都很不好看。在船上继续执行作战命令的水手们也开始更注意自己的隐蔽。
“蒙古船正在向我们靠近!”瞭望哨禀报。指挥位置设在船只后船楼上的船舵处。也有护盾防护,却也因此遮挡了一点视野。此时瞭望哨的观察就极为重要。
“等到30步以内,命令三斤炮射击!”赵嘉仁下令了。能够组织齐射的弓箭手都得经过三到五年的训练,从敌人能够保持箭雨的水平,赵嘉仁明白自己遇到的是非常有实力的正规军。蒙古水军不堪一击的梦想在赵嘉仁心中破灭了,他终于明白为何大宋水军面对蒙古水军的时候会一败涂地。
看得出,蒙古水军对于自己箭雨压制了敌船非常兴奋。随着双方船只的靠近,聒噪声从对面的船上直接传来。蒙古船上的蒙古兵讲的是北方汉话。
赵嘉仁觉得心中一痛,这就他面对的现实。此时根本不存在‘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的局面。自从靖康之耻后,这些山东汉人已经一百多年没有生活在汉人政权之下。他们曾祖辈也许对汉人政权充满了感情。四代之后,这些人已经不认为自己和南方的大宋有什么关系。抬眼看了看自己船上的人,赵嘉仁心中不得不承认了另一个事实。根据他之前的调查,南宋的普通百姓也不认为山东人和大宋有什么关系。
“到30步以内了。”瞭望哨报告了消息。
“命令三斤炮开火!”赵嘉仁收回念头,下达了命令。
呯!呯!……甲板下传来了密集的炮声。
咔嚓!对面的蒙古军船上传来木料断裂的声音。一发三斤炮的炮弹直接将蒙古船的船舷上砸出一个大洞。架在这个位置上的弩炮没有被直接击中,在冲击力之下还是被震得往下滑落。蒙古水军原本用绳索固定住弩炮,这些绳索现在把弩炮给挂在船外。有个倒霉的家伙脚被绳索缠住,一起带出船外。就见那人头上脚下的倒挂在船外,脑袋距离水面不到两尺。他一面挣扎一面尖叫,片刻后,尖叫声又被炮声淹没了。
没过多久,蒙古水军的船舷被三斤炮的猛烈轰击打得一片狼藉。不仅设在船舷上的弩炮被纷纷摧毁,原本立在船边的拍杆也有好几根被打倒。长长的木杆歪歪斜斜的砸在蒙古水军船上,看起来像是坟头旁倒地的大号招魂幡。
“啊!”在炮击造成的烟雾中,一名赵家船队的水手突然腿上中箭。他一声惨叫,咕咚倒地。水手强忍疼痛把身体缩回到一斤炮的炮盾之后。嗖嗖几支羽箭射过来,咚咚的钉在了甲板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