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互相握手相见之时,林教头看到这帮穿飞鱼服的家伙内里穿的都是铠甲配套的柞蚕丝里衬。双层丝绸缝制成衣服,对于子弹没什么防御力,挨上一发炮弹立刻就变肉酱。却能很好防御远程武器。
大宋的代表秦明轩请大家去总部面谈,不要在外面受冻。进了一间屋顶铺设茅草的木板屋,大家在一张床上围着一个火堆坐下。因为地方不大,众人还围坐成两圈。穿着单薄棉布衣服的侍女进来奉茶,林退林教头发现侍女的棉布衣服只到了膝盖以下,大半截小腿露在外面。
端起陶制杯子,总算是感觉到了手中有暖意。这帮人开始了自我介绍。
“我乃一番队队长XX。”
“我乃二番队队长OO。”
“我乃三番队队长XO。”
……
“我乃十五番队队长OX。”
……
林教头只觉得昏昏欲睡,但是他看得出,这帮倭国人对于自己的身份十分重视。那种认真的态度发自内心。
好不容易讲完,林教头以为要开始会议。结果这帮人就‘散……会……了’,外圈那帮人一个个行礼之后就‘散……会……了’。只留下内圈几个人。
原本林教头还觉得倭国人矫情,现在他开始觉得自己的看法也许是不正确的。要是有人自己做事的时候不觉得矫情,事情就变成了完全不同的方向。那就不叫做矫情,那叫做较真。
和较真的人打交道虽然不容易,却也不是不能交流,林教头立刻问道:“仗打得怎么样了。”
赵鸣人用流利的汉语答道:“四国本地的守护和地头暂时被打退了。”
“他们会不会在雪天偷袭?”林教头继续问。就他所见,伊予水军的倭国人穿着透风的麻布衣服,这些人没办法布下紧密的防御体系,很容易被突袭打垮。
“林教头。你是不是觉得我们伊予水军的人穿的单薄?”赵鸣人问。
被戳穿了心思,林教头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这样的心思的确在看不起对方。
“我以前为赵官家效力。”赵鸣人可没有觉得不好意思,他淡定地说道:“为赵官家效力快二十年,我当然知道大宋的富裕。不过请林教头放心,你看到的是我们伊予水军只穿了露出小腿的麻布衣服。但是在倭国人看来,我们伊予水军上下都穿着麻布衣服。而且这麻布衣服还很厚实呢。”
林退是个武人,从来不以口舌之利谋生,所以思维全部是直线条。听了赵鸣人的说法之后,他完全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直到他看见与会的秦明轩露出苦笑,这才有点恍然大悟。再看其他几个与会的倭国首领,他们则是一脸坚毅。貌似是非常赞同赵鸣人的说法。
被一群穿着全身衣服的人看不起的人会是什么样子。大概就是没有全身衣服的人。林退只能这么设想。至于一群没穿着全身衣服的人啥样子,林教头想起方才那些穿着露出小腿的侍女……
光是想,林教头就觉得有些发冷。
看来自己是到了一个很不得了的地方来了呢。若是在大宋,穿成这样的人一定是心中打打不满。然而在倭国,貌似倭国人是在用一种刚毅忍耐的态度面对这一切。真的不得了。
第136章 为何而战(二)
大宋327年10月末,西历的12月,杭州已经飘飘洒洒的降下雪花。虽然没有明末小冰河时期那么冷,广州到冬天也会下雪。在杭州收到的消息中,除了蒙古大汗的直属领地之外,大部分蒙古帝国的领土也已经银装素裹。
赵嘉仁从来不觉得人类活动能真正决定地球气候。地球几十亿的历史中,曾经几亿年都覆盖在厚厚的冰雪之下,也曾经平均气温比21世纪高十度。当人类成为地面最强物种之后,黄河流域也曾经奔驰着大象,所以河南被称为‘豫’。当然,赵嘉仁始终坚持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因为此时杭州因为没有集中供暖,空气因为大量锅炉的存在变得有些糟糕。
来自欧洲的马可·波罗教士对杭州的空气没有任何批评,也许意大利的天空比杭州更蓝些,但是杭州的空气品质比牲口遍地走,污秽满大街的意大利强太多。另外,波罗教士对于杭州的冬天非常好奇。
“……下雪之后,就有人在街道上铲雪。大宋首都的街道有些是石头路面,积雪会让路面变得非常光滑,很容易摔倒。那些新建设的街道则是碎石路面,非常坚实。积雪也会影响交通。在过去的三天里面,已经发生了好多次马车碰撞事故……”
“……在这样的雪天,威尼斯城或者其他意大利城市肯定行人寥寥,大家都会躲在家里熬过寒冬。在杭州,人们依旧按照以往的时间出门,不管是工厂或者市场都在继续营业。积雪对于杭州城的影响非常大……”
“……学校也在继续上课,前来游学的几十位蒙古少年和大宋的孩子一样冒着风雪踩着泥泞每天上学。在大宋,每个人都很努力……”
熊尚书对寒冷没了抱怨。马车里面的温度很暖和,家里和礼部的温度都很舒适。冬天到了,大宋城市之外的社会活动都大大降低,大宋之外的国家运营基本都陷入停顿。蒙古帝国在天竺的军事行动没有新消息,倭国对于伊予水军的进攻同样终止。礼部可以面对一个非常安定的环境。
经过各个办公室的时候,就听到礼部人员在闲聊。尚书本来没有在意,直到他听见一位侍郎说道:“听说最近收税的模式要大变。再也不是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