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法律即便放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都不能算是很右倾保守,甚至可以说在很多地方相当有人情味。不过这也让赵嘉仁感到为难。譬如保护在大宋的外国人的正当权益,赵嘉仁自己虽然有些不以为然,却并不反对这些法律。而这些法律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国家无论如何都不能直接使用矿奴。
看着有些迷惑的齐荣,赵嘉仁笑道:“这个世界总得有人去做很多事情。齐掌柜,我信得过你。”
这话是赵嘉仁的真心话,所以得知有黑心资本家想搞奴隶矿场,赵嘉仁登时就觉得非常靠谱。21世纪,山西的砖奴事件。20世纪,上海的包身工。19世纪,在欧美各国的奴工。18世纪,工业国的血肉工厂。
资本家们本人生下来的时候并非是各种丧尽天良的残酷变态,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就必须逼着干各种丧尽天良的事情。就方才齐荣的介绍来看,他很明显找到了正确方向。
第091章 学社成员眼中的农民起义(上)
文天祥等学社总社成员赶回临安,关于江西问题的会议终于正式召开。
和自己家乡的事情相比,文天祥很明显对自己会议开始时候的最新大事通报更感兴趣,他听了负责今天读报的司马考念了一条消息后,讶异地问道:“蒙古真的改称呼为元了?”
赵嘉仁上一世的时候,忽必烈在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然而上一世的情况与这次完全不同。上次忽必烈面对大宋的几乎是顺风顺水,鄂州之战即便没有大获全胜,也是进退从容。
这一世的忽必烈日子就不那么好过,鄂州之战损失过万。之后赵嘉仁虽然没有给蒙古致命性打击,却也曾经攻下直沽寨,距离大都三百里。
赵嘉仁并没有把这些事情讲出来,他只是确认道:“蒙古在临安的蒙古大使带着蒙古使者到了礼部,正式将此事告知。想来忽必烈也不至于无聊到在这等事情上撒谎。”
“蒙古使者有没有说为何要改国号为元?”文天祥对此非常意外。
“不是元。是大元。”司马考有些不屑地说道。
“大元?”文天祥有些懵,“国号就是大元?”
“对。”司马考点点头,“我刚才念的很清楚了。”
学社成员中有一半是干部,他们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理解。然而另一半的官员们都露出了讶异乃至嘲讽的表情。大汉、大唐、大宋,这里面的‘大’字是尊称,这些朝代的国号是‘汉、唐、宋’。
在一片鄙夷的气氛中,徐远志说道:“原本我以为蒙古听着就已经够蛮夷,没想到与大元一比,蒙古还显得雅致呢。”
这番话在进士中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就在众人猛点头之际,就听徐远志继续说道:“大元,大元。沐猴而冠!”
噗!正在喝茶润喉咙的司马考一口茶直喷出来小半口。好在他反应够快,抬手就捂住口鼻,憋住气,总算是没有呛到自己。即便如此,司马考也觉得非常难受,只觉得茶水在沸腾的笑意逼迫下,即将从耳朵里面喷出来。
其他没有喝水的进士们则是被逗得放声大笑。他们最初也被‘元’这个国号给唬的不轻,好好的国号加个‘大’,就如徐远志所讲,呈现出沐猴而冠的效果来。
赵嘉仁跟着笑了几声,他觉得徐远志这话实在是够应景。然而赵嘉仁却没能开怀大笑,他也许把大宋从历史上的悲惨结局下给救了出来,但是这并不等于现状就能让赵嘉仁满意。
大元派人来并非只是告知蒙古改了国号。宋军西征的时候干掉了两万多蒙古军,虽然杀了上万人,还是俘虏了一万多。大元希望与大宋交换俘虏。
学社成员对这个消息的反应就颇为迟钝,至少没人敢出来说话。干部们来自南方,他们的亲朋故旧们都在新军里面。新军面对蒙古是每战必胜,还都是最终占领全部战场的胜利。即便有死伤,也都活能见人死能见尸。
然而对于进士出身的家伙们,哪怕是福建出身的进士,在蒙古南侵的风暴中也难免有些亲朋故旧失陷或者失踪。不过进士们并没有说话,他们此时只是继续听。在这片沉默中,会议直奔主题。赵嘉仁让人简单介绍了一下最新的江西情况。介绍完情况,赵嘉仁问道:“却不知道大家的想法。”
虽然赵嘉仁想看看大家的态度,学社的这帮人精们却不给赵嘉仁机会,司马考率直地问道:“太尉是准备剿还是抚?”
赵嘉仁看着学社众人的目光,也只能表露态度,“对于百姓,我自然是想招抚。对于封建会道门,我可没有什么好感。”
“太尉。明教在江南等地颇为兴旺。方腊是明教的,钟相杨幺是明教的。现在这个杜可用还是明教的。”熟知历史的文天祥说道。
赵嘉仁在这方面也做了些功课。结合对后世的一些了解,赵嘉仁也有自己的看法。明教传入中华之后很快就完成了本土化,虽然后来明教这个称呼在明朝很快消失,可继承了明教许多理念的‘白莲教’却直到新中国建立前还一直存在。白莲教里面的某位女观音与佛教里头的观世音可大大不同,白莲教的女观音是要领导教众‘扫荡黑暗,建立光明乐土’。
文天祥所讲的并没有超出赵嘉仁的认识,而文天祥最后给出了看法,“我觉得朝廷虽然不愿意多杀伤,可明教众人既然已经起兵,只怕还是得大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