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真与孛儿帖结婚时,三姓蔑儿乞惕部的首领脱黑脱阿,为报其弟赤列都的未婚妻诃额仑当年被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所抢之仇,突袭了铁木真的营帐。在混战中,铁木真逃进了不儿罕山(今肯特山),他的妻子和异母却当了脱黑脱阿的俘虏。等救回时孛儿帖已有身孕,而“术赤”二字是“客人”的意思。因此,从他的出生开始就不断有人怀疑术赤的血统,尤其是二弟察合台和三弟窝阔台常因此与其冲突。
至于三姓蔑儿乞惕部的首领脱黑脱阿,铁木真一直对其进行追杀。在成吉思汗建立起部落联盟之后,始终如此。建立起部落联盟的之后,铁木真以卫拉特人为向导,至也儿的失河。脱黑脱阿中流矢死,部众溃,渡也儿的失河溺死大半。其子忽图、赤老温、赤攸克、呼图罕蔑而根不能得父全尸,函其首去,奔于畏兀儿。畏兀儿不纳,与急图等战于崭河,逐之。忽图等奔钦察。
之后,铁木真继续追杀了八年。太祖命速不台征之,用铁钉密布车轮上以利山行。复命脱忽察儿率二千骑同往。至吹河,尽歼其众,生擒呼图罕蔑而根,槛送于术赤。术赤命之射,首矢中的,次矢劈首矢之簳,而亦中的。术赤大喜,驰使告太祖,请赦之。太祖曰:“蔑而乞,吾深仇。留善射仇人,将为后患。”
虽然术赤很想赦免三姓蔑儿乞惕部,然而铁木真绝不放过这个部落。最后还是将其消灭了。
然而出乎熊裳的意料之外,蒙古大使一脸懵逼的表情,貌似对这件事完全不了解。看着蒙古大使的表情,熊裳觉得挺无奈的。对于情报搜集工作,很明显大宋做的比蒙古自己都好。然而想到赵官家对于‘文明标准’的评价,熊裳倒也释然了。赵官家认为,文明的标准就是是否懂得历史。
大宋能够记载下‘烛光斧影’的故事。虽然对于烛光斧影的解释很多不同,但是至少大宋有这样的记载。譬如赵官家的所作所为,固然有起居注以及各种官方记载。个人记载同样非常多,譬如熊裳自己就在日记里写过很多他个人的看法。如果赵氏出了类似于术赤的事情,士大夫绝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对于蒙古人,明显就不是文明国家。连自己国家的历史都不清楚的话,那只能说文明本身有问题。
当然。熊裳尚书也怀疑蒙古使者的表情是因为装傻。所以熊尚书把话题放回到具体问题上,“前太皇太后谢道清,你们愿不愿意归还是你们的事情。若是归还,我们就收下,若是不还,那也无所谓。”
在礼部尚书熊裳看来,这位前太皇太后已经72岁,活不了太久。把去世之后的谢道清交还给大宋,把活着的谢道清交还给大宋,哪怕谢道清回来之后只活几天,整个意义也完全不同。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得利的都是蒙古,所以熊尚书根本懒得讨论。
“你们汉人真是凉薄!”蒙古大使对熊裳说道。说完之后,蒙古大使就观察着熊裳的表情,看到熊裳一脸无所谓的模样,蒙古大使期气馁地问道:“熊尚书。这仗是一定要打了吧?”
熊裳点点头,“没错。”
之后,两人都不再说话。沉默了好一阵,大家就散了。
第六卷 风云突变际遇多
第001章 河北开战(一)
骑兵大队在校场上奔腾,便是过了正月十五,北方大地依旧冻的结实,数百只马蹄在地面上敲击出隆隆的声响,很气势。
忽必烈大汗坐在教军场台子的马扎上,开心的看着骑兵奔驰。透过骑兵的缝隙,可以看到地面上有几个虫茧一样的东西。那是厚厚的毛毡,每一张毛毡里头都包裹一位蒙古大贵人。他们都是孛儿只斤家的大贵人,也是一直与忽必烈作对的叛贼。
不久前,孛儿只斤·郝仁将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的叛贼送到了大都。便是已经先接到书信,忽必烈依旧极为讶异。在大都的蒙古贵人对孛儿只斤·郝仁的评价是‘很像汉人’。这无疑是在嘲讽郝仁对汉人文化的仰慕,更是在质疑郝仁并不是打仗的好手。
西征一年就能将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的首脑抓获,并且送到大都。无疑证明了这种质疑并没有道理。如果这两个汗国的首领真的没用,他们早就该在之前的数次讨伐中被消灭。
对于贵人,蒙古并不太喜欢乱刀砍死。毕竟是贵人,还是要有点贵人的范儿。直接血溅五步太粗暴了。所以处决贵人一般使用毒药或者包在毛毡里头用马踩死两种。忽必烈赐给这帮孛儿只斤家的叛逆被马踩死的处决方式。亲自看着处决,让忽必烈的心中的怨恨得到了充份的释放。
就在此时,坐在忽必烈身边的太子真金说道:“父皇,不知何时召郝仁万户回来?”
“嗯?”忽必烈扭头看向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真金也曾经带兵前去讨伐进攻和林的孛儿只斤·海都。现在孛儿只斤·海都就包在毛毡里,位于忽必烈面前骑兵的马蹄下。
“父皇。郝仁万户功劳极大,当让其回到大都领赏。”真金继续讲述着看法。
“哼!”忽必烈冷哼一声。这种小心思太容易理解,郝仁带领河北府兵解决了两大汗国之后,若是让郝仁继续留在那边,倒是有可能让其坐大。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将其调回大都。这是汉人的政治手段,真金则被认为是汉人儒生的领袖。
“你这是嫉妒郝仁么?”忽必烈带着不善的表情问真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