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这件事。萧嫔稍微冷静了一些。皱眉问道:“难道沒有他李渊。皇上就不能登基了。”
李诚说道:“虽不尽然。但放眼洛阳城中。还有谁比李渊更适合主持此等大事。”
杨广多疑猜忌。他御驾西征。可不敢把那些重臣留在洛阳。于是二品以上的文武大员尽皆随征。洛阳城中现在最高的也就是三品官而已。李渊是正三品。官阶已是最高。而爵位方面。李渊是唐国公。仅次于杨暕的齐王。洛阳城中的国公只此一位。更重要的是。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三个条件。李渊都是主持登基大典的不二人选。
尽管李诚逐条逐项分析得十分清楚。萧嫔犹自不信。冷笑道:“如今杨暕已死。除了杲儿。还有谁可以做这个皇帝。”
说实话。萧嫔算不得心狠手辣的女人。如果不是因为杨暕是杨杲登基的最大威胁。她还真下不去手。
李诚淡淡一笑。提醒道:“娘娘不要忘了。长安还有杨浩。杨侑、杨侗他们还下落不明。”
萧嫔顿时又慌了神。连声道:“那你有何主意。”
“其实娘娘与李大人并无冲突。”李诚见萧嫔被自己说动。不由笑道。“娘娘所图的是让小殿下顺利登上皇位。而李大人所求的不过是权力罢了。娘娘和李大人完全可以各取所需。何必闹到翻脸呢。”
“那。那这张纸怎么办。”萧嫔低下头來看着膝上的那张黄纸。这是李渊临走时丢下的。正落在她两腿之间。也不知道是碰巧。还是李渊故意所为。
李诚非常随意地伸出手去。从萧嫔膝上取了那张纸过來。在嫔妃们眼中。太监根本不算男人。许多嫔妃沐浴、如厕的时候甚至让太监在一旁伺候。对于李诚的动作。无论是萧嫔还是他自己。都沒有觉得有何不妥。
不过。拿到那张纸。李诚也莫名地紧张起來。纸上写了几行人名。在每个人名的后面都标注着一个官职。显然是李渊要求在新皇登基以后立即封赏的名单。
这些人当中。有李渊的长子李建成。有李渊的侄子李孝恭、李琛。有李渊的好友裴寂。也有李渊的心腹刘文静。李渊要想尽可能地攫取权力。首先使用的当然是和他亲近的人。“举贤不避亲”的做法无可厚非。
除此之外。名单上也有许多人平时与李渊并无什么來往。比如现任秘书郎虞世南。赋闲在家的高士廉。齐郡丞张须陀等人。这些人或文或武。要么颇有贤名。要么才华出众。
李渊很聪明。自己想要控制朝野。直至登上九五之尊。就不能一味地“任人唯亲”。还需要“任人唯贤”。只有二者并重。他才有希望笑到最后。
李贤一行行看下去。拿着黄纸的那只手始终在微微颤抖。直到最后。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仿佛心中一颗大石落了地。无比地轻松。
第41章 空手套白狼
李诚自幼入宫当了太监沒有子嗣但他延续香火的心思一直就沒有断过在古人眼中无论继子还是养子都与亲子无异同样可以延续香火、传宗接代在这张纸的最末李渊提议让一个叫李贲的人担任备身府郎将也就是掌管左右备身府的最高长官而李贲就是李诚的继子这个秘密沒有几个人知道但李渊却知道李诚有一个弟弟倒是生了一大堆儿女李贲便是他弟弟的次子过继侄子是古人常见的做法但他弟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就是不肯答应后來李渊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这件事送了五十亩良田给他弟弟才把这件事谈妥因此这件事不仅李渊知道而且就是李渊一手促成的这件事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单单是那五十亩地起了作用李诚在宫中级别虽然不算太高但买五十亩地的钱还是出得起的隋时太监地位卑微即使如许廷辅之流也是靠扛着杨广这面大旗才得横行街市正因为如此李诚弟弟才不愿意把儿子过继给他真正让他弟弟松口的是李渊唐国公的身份对于李诚弟弟一介庶民來说唐国公高高在上辗死他和辗死一只蚂蚁差不多他又怎敢不答应所以说李诚欠下李渊一个大大的人情这才会冒着杀头的风险來帮助李渊完成这件大事昨天晚上李渊告诉他会再给他一个惊喜他便隐隐猜到是关于李贲的事了起初李诚并沒有太多奢望只想着到时候能给李贲安排个小吏也就不错了可是当那张决定着许多人命运的名单真到了他手上时他又忍不住希望看见李贲的名字结果还真如了他的愿官并不是那么好当的对李贲这种沒有读过多少书又沒有根基和出身的人來说有时候甚至是一种煎熬但李渊考虑非常周全安排李贲担任的是备身府郎将杨杲一旦当了皇帝萧嫔就是当朝太后水涨船高内府总管也就非他李诚莫属了有他照应着还用担心李贲当不好这个备身府郎将吗只是这样一來他又欠下了李渊一个大大的人情在李诚看纸上的名单时萧嫔却一直看着他见他的神情由紧而缓直至满脸笑容也不由放松下心思问道:“你说本宫要不要答应他”
李诚收起笑容正色说道:“李渊无非是想讨几个官职罢了他要权力娘娘给他又有何妨只要江山依然姓杨娘娘有什么好担心的”
“对啊就是再封他几个官也沒什么这江山不还是姓杨吗”萧嫔本來就是个沒主见的听了李诚的话仿佛茅塞顿开只是看到那张纸又有些遗憾“可惜本宫的娘家沒人否则岂不是可以多几个像你这样的忠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