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虽然也有少量耕地,但主要的生活来源还是牧马放羊。要想让西海百姓过上好日子,只靠这些难以实现,利用西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发展商贸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杨广没死,中原局势稳固,他完全可以自己组织商队。现在的情形纷乱复杂,他派出去的四百人商队就如泥牛入海,言信全无,这条路显然行不通了。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如果杨广不死,他还只是一名小小的旅帅,西海还轮不到他来作主。
这些商队却不同,他们的背后都有世家大族的影子。无论是宇文化及、杨玄感还是李渊,都离不开这些世家大族明里暗里的支持,因此这些商队在中原的通行就要自由得多。只要能把这些商队留下来,不仅可以获取许多中原出产的物资,还可以探听到来自中原的消息,可谓一举两得。
众掌柜还在犹豫的时候,谢家商队的掌柜谢老四已经抢先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既然刘大人如此厚爱,谢某明天便使人在城中租赁房屋,开设商铺!”
谢家退居于江南日久,已经渐渐游离于各世家之外。但能够屹立数百年不倒的大家族自有他过人之处,这个谢老四就是个人物。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当然不知道谢家和刘子秋之间的交易,但他却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只要运用得当,谢家就会在这条联系东西方的商路中占据重要地位,为谢家将来重返中原奠定基础。
有了谢老四开头,又有几位掌柜出言附和,表示愿意在威定城开设店铺。
刘子秋大喜,举杯道:“多谢诸位对刘某的信任,就请诸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自古以来,酒宴就是拉近彼此关系的最好工具。三杯两盏下肚,掌柜们的话也多了起来,早没有了当初的矜持,说着带些荤味的笑话,谈论着各种趣闻逸事,气氛也就渐渐热闹起来。只是这些掌柜离乡日久,并不清楚各地的情形,因而也就没有多少有价值的内容。但刘子秋考虑的不是现在,而是将来。如果这些商队下次再到这里,谈话中显然就可以透露出一些不一样的信息了。刘子秋也不端架子,亲自挨个敬酒,让这些掌柜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不一会,刘子秋便转到了谢老四面前。
谢老四慌忙起身,说道:“请刘大人放心,谢某一定等威定城中的店铺开起来再离开。”
“那倒不必。”刘子秋摆了摆手,说道,“刘某还希望谢掌柜早些回去,代刘某向谢翁山老先生问个好。”
谢老四一愣,问道:“刘大人认识我家家主?”
刘子秋笑道:“刘某与谢老先生有过一面之缘,与二位谢公子也颇为相善。刘某还有几件礼物,到时候还要劳烦谢掌柜带给谢老先生一家。”
谢老四没想到刘子秋和谢家这般熟悉,对于在威定城开设店铺的事更是信心倍增,连声道:“此份内之事,谢某自当尽力。”
这时,达愣走了进来,附在刘子秋耳边小声说道:“主公,出事了。”
这段时间以来,赵凌表现得尽心尽力,刘子秋已经对他逐渐放心,也就不再让达愣跟在他身边。现在,达愣又回到了府衙,和吉仁泰一起,轮流担任起刘子秋的护卫任务。这两个人都十分机灵,如果不是万分要紧的事,达愣是不会贸然闯进大厅的。进来以后,达愣的声音也压得很低,只有刘子秋一人听到。
刘子秋脸上神色不变,朝着众掌柜作了个罗圈揖,笑道:“诸位请慢用,刘某有件事需要处理一下,去去便来。”
出了大厅,刘子秋的脸色便阴沉下来,问道:“究竟什么事?”
达愣脸现愤怒之色,咬牙切齿道:“主公,咱们派往中原的商队回来了!”
刘子秋一直在苦等这支商队的消息,如今商队回来应该是好事,可是看达愣的表情,显然不是这样。刘子秋也没有继续多问,只是一挥手,道:“带我去看看。”
……
当初刘子秋一共挑选了四百人组成了这支商队,一晃三个多月过去了,四百人只回来了十八人。在府衙隔壁的一处小院中,十八名士兵伤痕累累地躺在矮榻上。刘子秋不禁捏紧了拳头,胸中似有一团怒火在熊熊燃烧。
在这支商队离开威定城的时候,刘子秋特意强调,他们的任务是收集情报、探听消息,而不是赚钱。如果遇到匪帮抢劫或者官府勒索,宁可花钱消灾也要保全性命。一路过去都是大隋的土地,无论当地官府效忠于哪一方,都不至于对商队痛下杀手。而这四百人都是经历从死人堆中爬出来的,寻常的盗贼或者小的匪帮根本就不放在他们眼里。如果碰上大规模的盗众,他们也可以假意投降入伙,这是事先就说好的。在这种情况下还有谁会重创这支商队,不免令人生疑。
但刘子秋并没有立刻询问当时的情形,而是耐心地察看士兵的伤势。这十八人个个带伤,伤势有轻有重。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重伤往往意味着死亡。
“张阿牛,你的胳膊怎么样了?”刘子秋居然直接喊出了一个臂上缠满白布的伤兵的名字。
当时这四百人出发前,刘子秋亲自为他们饯行。这些人都跟刘子秋一起参加过威定城保卫战,其中有些人还和他一起在泥岭上战斗过。刘子秋记性颇佳,几乎记得所有人的相貌,并且能够叫出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名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