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不认识刘鹏,但见其身穿金甲,面貌俊俏,说话间带有一股王者之威。伺候过多名主子的小太监,眼力可不是差的,当下以为刘鹏是哪路诸侯,忙回道:“小的知道,宫中干涸的数十口井的小的都知道。”
数十口井?
一听这话,刘鹏有种骂娘的冲动。历史上说孙坚就是在一口干涸的井里面捞到了传国玉玺,可没有说是哪一口井。
“好,你带本将前去,每口干井本将都要看,赏金少不了你的。”
暗自做好了失望准备的刘鹏,还是想一口一口井的查看,便对着小太监说道。
听到有赏金,小太监忙跪下谢恩,这才在头前带路,直往那些个干井之处寻去。
寻到第一口井处,刘鹏满怀希望的派侍卫举着火把下去寻找,但是在井下毛都没有找到,只找到了一些树叶。
第二口井处,刘鹏再次派侍卫下去寻找,依然是什么都没找到。
第三口井……
第六口井……
寻到第九口井之时,刘鹏已经不抱希望了,但还是怀着侥幸的心理,派了侍卫高举火把下去寻找。在侍卫下去之后不久,便听到一声“啊”的大叫,后又没有了声音。
不大一会儿后,听到侍卫高喊:“找到了...找到了!”
在井口之处的刘鹏顿时一阵欣喜,忙让侍卫将其拉了上来。
上来的这名侍卫浑手尘土,在火把照耀下,可见其身上横挂着一只包袱。
“主公,下面是一具女尸,她的手中拿着这个包袱,小人就将其拿了上来。”侍卫忙从身上取下包袱,回禀道。
刘鹏看了眼侍卫,忙接过包袱,慢慢将其打开,当他打开最后一层布时,却见是一方碧绿中带有点白色之物出现,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
看到这八字,刘鹏当即大喜,此玉真的是传国玉玺。
传闻春秋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又称为和氏璧。秦王十九年,秦破赵,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统,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自秦以后,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PS: 求订阅。求各种。
第五十三章 渔翁得利?
在民间以来,就有得玉玺而得天下的典故。有了传国玉玺,百姓就会认为持玉玺之人乃是天命所归。
“主公,这是何物?”
典韦手持双戟,立于刘鹏身边,见其自笑不已,便开口相问。
被典韦这一问,使的正在幻想他手持玉玺,登基为帝的刘鹏惊醒过来,见四周的侍卫们也好奇的看着他,便道:“此物乃是先帝的一块宝物,如今被本将所得,实乃天意。”
“恶来,赏小太监十金,让其下去领赏!”刘鹏将传国玉玺包好,下令道。
典韦身上也没有十金,便让侍卫们带其到陈到那里去领赏,等小太监走后,刘鹏眼中狠色一闪,轻声对典韦用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道:“恶来,此乃传国玉玺!若让人得知被本将所得,那就有无穷的祸患,那名小太监刚才认出了传国玉玺,但却没有说出来,可见此人心机太深,不能留。”
典韦可不是笨蛋,一听此话就明白了,拱手道:“主公放心,俺这就让人杀了那小太监。”
怀抱着传国玉玺,刘鹏乐得眉开眼笑,在典韦带侍卫去结果那小太监之时,刘鹏也将玉玺绑在金甲之内。
不多时,典韦便大步而回,到得刘鹏身前,轻声道:“主公放心,那小太监已被解决!”
“恶来,从今天起,本将怀中此物,对任何人也不能说,而且你要时刻小心保护于它,就像你保护本将一样。”刘鹏一指怀中的玉玺,叮嘱道。
“主公放心。”
典韦一拍胸脯,保证道。
心情大好的刘鹏,便给一众侍卫许诺了一些赏赐,等回到幽州之后,就立即兑现。毕竟现在每日征战、钱财等事也不易处理。不过即使是口头许诺,也很是让一众侍卫狠狠的高兴了一把。
在破落的皇宫中,随便找了个宫殿尚好之地。刘鹏便早早安歇了。
而陈到却忙活了半夜,才将宫中大火扑灭,而那万余将士更是累的精疲力尽,便直接在皇宫好点的地方倒头就睡。
二日一早。
刘鹏便在士卒的吵嚷声而醒,遂穿好盔甲,走出殿外。却见到陈到正站在殿外,一脸不善的教育着士卒。不知缘故的刘鹏见此。问道:“叔至,何事发如此大火?”
“打搅主公清梦。实乃末将之罪!”陈到听音而转身,见是刘鹏后,忙拱手请罪道。
陈到自请罪责后,开口道:“主公,末将领兵无方,麾下士卒昨夜宿营之时,竟偷盗了宫中物品,末将恳请主公降罪!”
偷盗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对于爱惜羽毛的世家来说。那纯粹是有辱家风,死亦不为过!对于军汉来说,出征打仗之时,随时偷点钱财等物,那也是有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