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铁骑踏天下_花猫【完结】(585)

  曹操去岁占据司隶,将洛阳城墙再行加筑,虽与数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加固后的城墙,远非一般城池可比。

  此时,燕军集二十五万大军,连营二十多里,围城下寨,将洛阳团团包围。

  数日进攻,燕军损失上万,却也只是摸到了洛阳城头。

  这日,高顺召集诸将商议战事!

  高顺很清楚,眼下洛阳战事进展不利,诸将对他也多是抱之应付的态度。

  以资历而言,他与陈到想仿,以战功而论,他也仅是比黄忠低一些罢了!

  黄忠不再此地,自然不受影响,可陈到在此,虽然陈到几次都表明,他坚决遵从燕王诏!但高顺能明显感觉到,陈到心中还是很不服气。

  这也难怪,陈到这些年镇守幽州有功,地位在各地镇将之上,深得刘鹏信任。

  高顺摸了一把腰间佩剑,这把佩剑是他离开邳城时,燕王所赐——明帝剑,他现在还清楚记得,那日燕王送他出城时所言:“此剑在你手中,洛阳战事也均由你一意决断,本王会在邳城等候捷报。”

  刘鹏这话的意思,是将洛阳一战军机大权交由他来决定;现在各地将领暗中不服,他唯有借此剑加以震慑,否则洛阳未攻下。燕军就该乱起来了。

  这一切总而言之,是他的个人威望还不够,以往每次大战,总是燕王亲自率军出征,各地将领无不遵从,那是因为燕王有了战无不胜的至高威望。

  “将军,陈将军、张将军、颜将军、文将军、鞠义将军已到。”帐外军士进来禀报道。

  高顺站起来。暗皱眉头,片刻间坐了下去。道:“请各位将军进来!”

  “诺!”

  军士返身出去。

  片刻,诸将身着盔甲,踏着坚硬步伐大步而进。

  将军们进到大帐,各自找地方坐下,并没有给主位上的高顺行礼。

  这一点,高顺也无所谓,眼下最紧要的是洛阳之战,其余都是小事。

  “诸位,洛阳城墙高大。我军连攻数日,伤亡不小!而在城中,曹军尚有近六万,我军若不能在五日内击破曹军,那么潼关中的曹操就会回师,那时我军想要再行攻下洛阳,可就难上许多了。”

  高顺站起来。对着下方各镇将军,正色道。

  “那高将军是何意思?”张颌没那么多花花肠子,直接了当问道。

  “依本将之意,我等围三缺一,将东、南、北三门团团围住,独留西门。给城内曹军一条生路,让他们生起逃走之心,以此来瓦解他们的军心”高顺缓缓道出。

  “某不同意,城内曹军只有五万多人,我军却有二十多万,以五倍之兵力,灭敌于洛阳城内。不过是一件小事.!”陈到坐在下方,提出不同意见。

  “高将军,在下同意陈将军之言,我军数倍于曹军,洛阳城朝不保夕,不出五日,我等必能在洛阳城中把酒言欢!”颜良大咧咧站起来吵嚷道。

  高顺眼见至此,缓缓解下佩剑,放到茶几上,道:“诸位,此剑乃殿下佩剑明帝剑!某率军出征之时,殿下曾言,军中诸事由某一力决断!”

  “某深受殿下大恩,用兵不得不谨慎行事,诸位将军见凉!”高顺看着诸将脸色,一字一句道。

  帐中诸将明帝剑都亮出来了,立时不敢再言,谁都清楚,明帝剑是刘鹏佩剑,是汉室天下正统象征,也是唯一一件拥有震慑力的信物。

  刘鹏将此剑交由高顺,就可见刘鹏有多信任高顺!

  明帝剑自刘鹏起兵起,只有当年的贾诩曾执此剑,再无他人有此殊荣,今日高顺亦执此剑,此中个情诸将也能猜个七八分。

  “本将令,围三缺一,鞠义将军部为前锋,明日早时进攻洛阳。”高顺达到震慑诸将目的,遂 马上下令道。

  诸将见此,忙站起来领命:“诺!”

  高顺满意点点头,示意诸将坐下来,商量一些攻城细节!

  与此同时,守卫洛阳城的荀彧召集麾下将领,紧急商议军情,看该如何防守住洛阳。

  “先生,主公密信到!”侍卫拿着密信,走进来道。

  荀彧疑惑神色一闪而逝,他曾与曹操有约,凡是密信,必会做上记号,以防他人冒充。

  打开书信,荀彧看完后,疑惑神色尽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感叹,。

  就在去岁,曹操占据吕布之地,拥有两州之地,势力虽不能与刘鹏相比较,但也是天下屈指可数的诸侯。

  仅仅隔了数月,曹操战胜刘备,进兵潼关,声势何其雄壮,但刘鹏却在此时出兵,将司隶、豫州大部纳入怀中。

  现在,曹操令他率领洛阳之兵,前去潼关!

  他也看出来了,燕军集二十多万大军,是非要攻下洛阳。仅凭他手中的五万多老弱,最多也就能坚持月余,等到士气低糜之时,燕军就会一举破城。

  思虑许久,荀彧决定遵从曹操之令,撤往潼关,将洛阳一带扔给刘鹏。

  洛阳城中囤积的大批粮草,荀彧不能全部带走,则放火焚烧一半,只带够大军所需之粮。

  既然要遁走,那也需要时间来安排,而高顺的围三缺一,却是给荀彧提供了机会。

  二日,燕军一日强攻,荀彧派兵阻挡,鲜血染红了洛阳城墙,也不放一个燕军进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