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他便皱着眉头对陈棱道:“陈大人,按这些帐册的记载,辽东府库内,现在还有骑兵铠甲两百五十套,步兵盔甲四百套,长枪一百八十只,弓弩三百副,箭支两千支,盾牌四百二十面。粮食大约有八万多石,够府衙的官员和士兵们吃一个月左右,财政方面么……库房里可以使用的还有八百贯铜钱……”
就算陈棱是个大老粗,再怎么不通财务,也感觉大有问题了。他自己的俸禄便是每月十五贯,加上一帮幕僚师爷及随行的五百亲兵,他一个月光发自己部下的钱就得一百多贯。如果再加上全辽东的官员和士兵,怎么也得上千贯吧。这库存的钱连发当月的俸禄都不够,还谈何上缴朝廷,以及建城、建府衙呢?
“那一个月收入有多少?”陈棱急切地问道。虽然库存的钱少,但如果每月收入多,还是不用担心的。
李勤一脸苦色道:“陈将军,按这帐册记载,从今年正月辽东正式将重心从战争转入生产以来,到上个月一共四个月的时间,才收入了一万贯钱。”
“什么?才这么点?”陈棱不信道:“辽东不是说有居民百余万人吗?怎么每个月才收入不到三千贯?而且我看辽东城内来往的客商人数亦不少,怎么会税收如此之低?”
一个月两千五百贯的收入,这不要说和别的州比了,甚至还不如江南的一个县收入高。有的做得大的商家,比如说听香水榭,一个月的营业收入都不止这点钱。可要知道辽东虽然贫穷,却是一个州府啊!
第240章 财政危机
魏征见状,面色却是依旧不变,缓缓说道:“陈大人,辽东的人口有百余万人是不假,但其中只有十余万人是从中原过来的大隋移民,算是守法纳税的良民。另外的人不是高丽奴隶,就是未曾教化的草原部落蛮夷。个个性情凶悍好斗,遇上脾气好点的,遵纪守法的,或许还会将自己的东西和汉人平等交换。如果遇上那些脾气暴燥的,心怀不轨的歹徒,就会动手抢劫财物。他们能够不生事就算好的了,这些草原蛮子如何从他们身上收得到税钱呢?”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又继续说道:“而那十多万从中原过来的百姓,也是宇文元帅过去向其承诺了,来辽东耕种经商税收减半,这样他们才肯举家迁移的。不然,人家在家乡过得好好的,凭什么来辽东这样一个危险又寒冷的塞外荒原呢?”
他这时望向陈棱,露出一脸沮丧的模样说道:“陈大人,下官虽然主管财政,但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陈棱听完之后,也是瞠目结舌,魏征说的的确合情合理,如果不税收减半,怎么吸引得到中原移民来辽东?而如果没人来辽东居住,只怕连这每月两千五百贯钱也收不到。他们这些人难道喝西北风去吗?只是如此一来,这点钱只怕发给辽东的官员,以及各郡驻守兵丁的饷钱都有点周转不灵,又何来的钱建辽东新城和新府衙呢?
他可根本没有想到,魏征告诉他的话水分极大。中原来的移民的确只有十余万人,但辽东州中原的居民可远不止这点,光是在战争后留下来的民夫都有五六十万人,如果再加上军队和民夫们接回的家属,只怕已近百万。
而草原各部和高丽、百济、新罗三国的原住民已经被打散,按保甲制度整编,进行统一的劳动和发放食物。他们的人数比隋人还多,如今辽东的总人数已是远远超过两百万,甚至有可能达到三百万人,根本不是之前向他汇报的不足百万人。
这时,陈棱望了望这人多狭小的统帅部府衙,看着有几间房的房顶上还开了天窗。住在这种地方,实在是他无法忍受的。
“魏大人,财政上的问题本官是差不多明白了。不过本官有些疑惑的是,辽东税收这么低,就是发薪饷都得精打细算,怎么宇文大人以前还有钱建新城呢?”陈棱开口问道。这也是他一直疑惑的地方。
魏征一听,却是苦笑道:“陈大人,原本下官想过几天再跟您说这个事的,但既然现在您先提出来了,我就干脆跟您交个底吧:这建新城和新府衙、军营等的开支,全是宇文大人派人回家,说动了家中长辈,从家族的预算中,借了一笔钱给辽东行营周转的!您看,在这本帐簿上,还有当时借款的记录和凭证。一共借了八万七千贯。红袖夫人前几天还找过我,问我什么时候能够还给宇文元帅呢?”
这话让陈棱的脸色阴沉到了极点,他心中恼火之极,不过却又无法发作,毕竟这借条和帐册都摆在那里的,而宇文阀是关陇第一大阀,以他们的实力,借个几万贯钱出来给家族弟子是轻而易举的事。而宇文明是宇文阀现任家主宇文化及的儿子,想必要借钱就更方便了。
从辽东外城的规模看,用了八万七千贯也算是合情合理的,魏征并没有弄虚作假。可问题是,自己怎么还得出这样一大笔钱来?
虽然他来辽东之前,就预料到了各种困难,比如说宇文明原来的部下不配合,处处刁难他,士兵不听指挥等情况。他都想好了各种应对之策,可偏偏来了以后,人家对他是客客气气,从无半点作对之意。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可以将辽东的局面掌控住了。但现在看来,还差得远呢。
陈棱虽是武将出身,不通政事,却也知道人事权、财政权这两样是最关键的,只有掌握住了这两项权力,他才能够树立自己的威信。可现在看来,人事权也还罢了,财政这件事情可就把他难倒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