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人则被箭雨压制在墙垛后面,抬不起头来,只能一手用盾牌掩护,一手向城下放箭,攻击力不免大大削弱。
这时,西面的城墙出现了险情,一批武功高强的突厥百夫长,在一名万夫长的率领下,冲上了城头,开始和隋军士兵进行恶战。由于他们武功高出太多。守这一段的隋军士兵渐渐无法抵挡,不停地后退。如此一来,便让越来越多的突厥人冲上了城头,导致西面城墙的情况万分危急。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裴行俨却是突然杀到。他大吼了一声,挥着两把大锤冲进了敌人群中。裴行俨使用的武器是两把各重一百二十斤重的亮银锤,力大无比,打得面前的突厥军士兵血肉横飞,脑浆迸裂。而那名突厥军万夫长见势不妙,冲上前来与之战斗,却也被他一锤击毙。
如此一来,本已站稳脚跟的突厥士兵被他的勇猛震慑,纷纷后退。而这时李世民、裴仁基也率领亲兵杀到,众将奋勇杀敌,终于将这冲上城头的几百名突厥军官全部杀死,失去的城头阵地也终于夺回。
而西城这段城墙的战斗只是整个攻城战的一角,同样的情形在各段城墙上展开,双方打得异常惨烈,四处箭矢横飞,鲜血直流,尸横遍野,双方都忘我地拼尽了全力。
而杨广下塌的临时行宫,就设在原来的雁门郡衙里。这里靠近北段城墙,距离城墙根不足五十丈,从城外射来的密集箭矢不停划过长空,射进城中,不少箭矢便径直射进了郡衙之中。
有好几名太监便在院内行走时被射死,就连那新任的总领太监王公公也腿上中了一箭,让所有的嫔妃宫女,太监卫兵均惊惧不已。他们甚至认为,城破就在当前了。
不过幸运的是,现在天已经黑了下来。而始毕可汗见部下伤亡太大,且数百架云梯也只剩下几十架了。于是便下令鸣金收兵。于是,城外传来了突厥人下令停止攻城的“呜——呜——呜”的号角声。
十万突厥的攻城大军如潮水般退了下去,但城头上的隋军却没有一个人欢呼胜利,今天的攻城战,从早打到晚,守城的隋军已经死伤一万多人,而突厥军也死伤了两万余人,几乎每个隋军的身边都有血淋淋的战友尸体。
想到这些尸体在昨日还和自己谈笑风声,把酒言欢,而今天就已经成了冰冷的尸体倒在自己身旁,一种对死亡的恐惧,立刻便充斥在每个隋军士兵的心中。
杨广带入城内的十万禁军几乎都是权贵世家子弟,他们大部分人的家中,都有人在朝中当官。不是关陇贵族就是山东士族,再不济也是江南士族出身。可以说从小就是养尊处优长大的。
一直以来,加入禁军都是世家子弟们入仕的捷径,他们在宫中值勤时有很大的机会碰到皇帝嫔妃、朝中大臣,当红的太监,对于拉拢关系,混个脸熟大为有利。
一般来说,他们只要在禁军中混个几年,有了一定军中资历,就有机会调去十二卫府当个偏将。
而且,禁军又不用出去打仗,配备的武器装备却是最好的。他们作为护卫皇帝的御林军,骑的是高头大马,穿的是光鲜铠甲,走在路上都是威风凛凛,仰慕者甚众。所以,他们平时几乎不怎么进行军事训练,也从来没想到过自己会冲上第一线参加战争。在东都,他们一直被那些卫府军队戏称为“公子军”。
可如今,杨广一个错误的决定将他们推到了与四十万突厥大军作战的战场上。刚开始作战时,他们只是出于军人的本能,上前去和敌人厮杀,没有想那么多,也顾不得恐惧和死亡。可当敌军退却之后,看着身边鲜血淋漓的战友尸体,回忆起之前几个时辰血淋淋的残酷战争,很多人的精神便一下子崩溃了。
不少人无力地坐在地上,眼中充满了恐惧,为自己未来的命运担忧。
王仁恭视察了一圈战场,发现隋军的士气相当低迷,这令他心中充满了忧虑,他原以为十三万隋军守城,至少可以防御六十万人的进攻。
而且对方还是不擅攻城的突厥人,雁门城应该能守住。但现在看来,他实在高估了禁军的战斗力。他们愧对身上的明光铠甲和优质的兵器,表现让他失望之极。
正常的攻城战,攻守双方死伤比一般是三比一到四比一之间。而今天雁门郡城的攻城战,攻防死伤比却达到了二比一。由此看得出,这支隋军的战斗力要远远弱于突厥军,这样下去,恐怕用不着等到一个月后粮绝,雁门关便会被攻破。
“走!陪我去见陛下!”王仁恭对身边的宋老生说道。
宋老生点了点头,随即两员老将便用力鞭打着跨下马匹,然后向着杨广新的临时行宫奔去。
……
杨广的临时行宫已经从郡衙改到了城内一家大户人家的宅院里,这里位于城池正中央,箭矢射不到这里,在这宅院的大殿内。杨广正和几名大臣及军中将领商议着对策。
王仁恭已经将战况进行了通报,使得在场的每个人心中都非常震惊。突厥仅用最简单的云梯攻城,就几乎攻破了雁门关,而且还造成守军如此大的伤亡。如果等他们从马邑郡里把再别的攻城器械运过来,那雁门关必定会凶多吉少。
杨广叹了口气道:“现在形势危急,白天的战况大家都听王将军说过了。如今我军何去何从,大家各抒己见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