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隋末之雄霸天下_幻星辰【完结】(644)

  只不过,这些年来,大隋也举行过几次科举考试,可这些通过科举考上来的学子,大多重视诗词文采,让他们吟诗作画,出口成章,那是拿手好戏。但要他们治理地方,发展经济、为一方谋福,却可以肯定,大多数皆不堪用。

  宇文明听闻之后,却是正色道:“魏大人,本王也以为,眼下官员缺乏,举行科举考试以选拔官员,是一项必要措施。只是若要按以往前隋的科举考试那样,以诗赋、经义定名次,本王却是不敢苟同!如此选拔上来的官员,恐怕多数难堪大用!”

  魏征一听,当即便有些生气,因为他就是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所在郡的状元,再得当地官员的赏识,才平步青云的。听宇文明这意思,莫非自己还成了不堪大用之人了?

  他也顾不得宇文明的身份,立刻便反对道:“周王,这科举制度乃是从前隋沿用至今的,已经试行了五年了。隋朝也从科举之中,选拔出了不少人才,怎么会多数难堪大用呢?”

  他这话一出口,另外几人皆是吓了一大跳,心想当着宇文明的面这样说,岂不把周王给得罪惨了?虽然周王一向为人谦和,但也不代表可以任由属下批评啊!

  宇文明虽然有些不快,但却知道魏征一直就是个心直口快的谏臣。在历史上,李世民这小子都能有容人之量,在魏征多次批评他时,依然称他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容留他继续提意见。自己总不可能还没有李世民的度量大吧。

  于是,宇文明微微一笑,毫不在意道:“魏大人有此想法也属正常。毕竟科举制度推行了这么久,其影响已经深入人心,要突然否定它的一些作法。很多已经习惯的人都会觉得难受的。但其实,它的弊端亦是明显之极。本王请问魏大人一句:在你当年参加科举之时,考试的是什么科目?”

  第394章 新科举考试

  魏征愣了一下,随即便脱口而出道:“当然考贴经、诗赋、墨义这些内容了。魏某出身贫寒,也是熟读《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等五部大经,以及《论语》和《孟子》两部兼经,并经县试、郡试和殿试之后,才入朝为官的!如果不是参加科举,魏某现在只怕还在家务农呢!”

  宇文明摇了摇头道:“魏大人你误解我的意思了。我并不是将科举制度全盘否决。象科举规定,任何人皆可参加科举考试,这就是相当好的制度。让魏大人这样为代表的贫苦书生也有机会为官。可是本王却以为,这科举考试的内容,却未免太不合适宜了一些。其他暂且不说,就以魏大人当年所考的内容来说。您在实际为官过程中,又有多少时间,多少事务会用到考试中的那些内容?”

  魏征顿时一下子被问住了。他是从最底层的官员做起,又经历了在军中的文职工作。自然对官场中的大小官职,平时所从事的工作十分清楚。

  可要说这当中有几次能用到诗赋、经义的,那还真没几次。要展现他吟诗作画,舞风弄月的才华时,多半都是在青楼勾栏等场所,与一东突厥打情骂俏。用这些诗词来打动那些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

  而官场中的事务,大多都是统计、报告、计算、审判,以及处理一些突发的如救灾、抢险、济民、收税、安置等工作。《诗经》、《周礼》、《论语》之中虽然也有一些处事原则的内容,但都是大而空的理论知识,想要用这些经书来治理地方,所谓的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那完全是无稽之谈。

  魏征一张老脸顿时涨得通红,思索了半天才强辩道:“诗赋考验的是文采,经义考验的是为人的道德准则,有了这些,才谈得上治国安邦,人若连这些基本礼义廉耻都不知道,一篇文章和诗词都写不出来,又如何为官呢?”

  他虽然仍在据理礼争,但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都听得出来他的已经理屈词穷。

  宇文明这时也蓦然醒觉,知道要完全推行新科举制度的改革,阻力甚大,这魏征算是自己的嫡系官员,是自己将他从宇文家行将放弃的幕僚中选拔出来的。他对自己应该算是比较感激涕零的了。可连他都反对,可想而知其他官员会如何对待新科举考试了。

  想了一会后,宇文明方说道:“既是如此,那便可将科举考试多设一些科目。不光是考诗词经义,同时也要考算术、外语、武功、武器制造等内容。以为朝廷选拔出不同的人才……”

  “比如军队的参军和军师,就要懂战争策划、排兵布阵的人员才能担任,否则如何制定对敌作战计划?而军队的将领,则需要武功高强、善于临场指挥作战的勇士;接待外国使节的官员,便需要选拔懂外语的人才。而工部,因主要从事武器制造,以及建桥造房方面的工作,自然就得选拔在建筑、制作有杰出天赋的人员。这些考试完全可以列入科举之中,成为其中一科目,让考生自己选择报名!”

  宇文明这一番话,犹如石破天惊一般。武将倒还好说,在杨广当皇帝时期,他也搞了武举的,有人还为此中过武状元。但在以往,工匠都是被划为“匠户”一类,是上不得大雅之堂的。可听宇文明的意思,这些工匠、通译竟然也可以堂堂正正地参加科举,并担任正式官职。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了。

  杜如晦和房玄龄对视了一眼,也不禁大为惊奇,感觉这样一来,科举就搞成了一锅大杂烩了,什么人都能来考。懂算术的,以那些商人掌柜为最多,武功嘛,不用说了,那些军中勇士、江湖好汉都是武功高强之人……然后匠户、通译都来参加了……堂堂文人竟然和这些斗升小民,粗鲁武夫一起参加科举考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