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使者不但晓以利害,向魏军将领言明跟着李密没有前途,在周军和郑军的东西夹击下,李密必败。更许下了重利:承诺如果他们肯投降大周,官职和待遇都不会比在李密手下差。周王会将他们和辽东的嫡系将领一视同仁,依其能力择优录用。
而对于心灰意冷,不愿意继续做官的,也会发给一笔数量不菲的退休费,让他们回家乡养老。
如此一来,不光是那些被翟让之死,弄得意志消沉的瓦岗军将领有了降意。就是那些有野心,企图继续干一番事业的将领也动了心思。
毕竟从地盘和兵力上说,宇文明的大周,才是天下诸候中实力最雄厚的一个。而李密虽然在起义最初,实力雄绝一时,但这么多年了,瓦岗军却一直没有什么进展,依旧被困在河南这处弹丸之地上。而后起的诸候,无论是宇文明还是李渊、杜伏威等人,都发展得很快,上升势头远超李密。
于是,不少翟让的老部下便带着部队投降了周军,宇文明对这些人也是好言宽慰了一番,并让他们继续担任原职,做了留守,所有辖下军官和士兵不变,只不过打的旗号从“魏”变成了“周”。
这一举措让原本心中有些忐忑不安的降将,顿时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他们也以自己的遭遇,劝说原来的朋友和部将、上司随自己一同投降。而由这些人来作工作,比宇文明之前派出的使者效率更高。
一个多月后,整个淮河以北的地区,差不多都成了大周的地盘,只有海州、东海等几处临海偏远的地方,还在李密手中,但在周军的猛烈进攻下,也是支撑不了几天了。
……
周军大举南下,黄淮一带局面的急剧变化,自然早就传到了李密耳中。只不过,他却一直没有办法应对。
李密这时才感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当初不该这么早就杀了翟让。如果此时让翟让留守东部地区。
翟让此人虽然无能,但毕竟会笼络人心。只要他不投降,那些瓦岗军的将领们也不会投降,而是会死战到底。就算他们打不过宇文明,周军想要拿下这一地区,也会费时不少,就算勉强攻克了这些城池,也必然元气大伤。届时自己已经早灭了王世充,主力回师了。
可现在显然说什么都晚了,世上没有后悔药吃。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周军攻下黄淮一带的大片肥沃土地,李密倒也不是不想回师防守,只是他和王世充的战争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谁也不敢松懈。他很清楚,只要自己稍一松劲,王世充便会挥师东进,将他之前打下的城池全部收复。届时魏军陷入西面的郑军和东面的周军夹击之下,只会死得更快。
“一定要在这两天之内打下虎牢关!”李密望着桌上的地图,一脸焦急地自言自语道。
只要他拿下了虎牢关,便打开了通向洛阳的大门。虽然不至于马上就进攻洛阳,但自己的回旋余地便大了许多。虎牢关在手,只需遣一良将把守,他便不用担心郑军会威胁自己的后路。可以将主力移向东面,与宇文明决战,收复失地了。
第396章 虎牢关的血战
虎牢关下,攻城战已经到最关键的时刻。
魏军的投石机密集发射的巨石砸得虎牢关城头破烂不堪,防守的郑军纷纷躲入了后面的藏兵垛内。待投石机停止发射后,才又重新爬上城头。
这时,在郑军的守将张公瑾一声令下后,城头上出现了许多可以移动的幔帐。这是一种类似蚊帐,以木柱为骨,牛皮为表的遮蔽物。
牛皮柔软且极具韧性,城下的箭矢用抛物线的角度射上来,即使射中也不能对幔帐中所藏的士兵产生威胁,而守军士兵藏于其中,却能够用箭矢从缺口处进行还击。
张公瑾此刻正站在城楼上,观察到城外魏军的阵形正在向城墙移动。于是他连忙将守军以最快的速度,部署到正在遭受攻击的城墙。
同时下令发射大量箭矢和滚石擂木、用投石机抛射燃烧罐,对敌军的阵形进行破坏,而指挥进攻的瓦岗军将领徐世绩,则马上下令投石机和井栏还以颜色,针锋相对。
“放弩箭,准备攻城!”徐世绩这时大喝道。
他站在能城墙百余丈远,由魏军堆起的一个小土坡上望楼上,摇旗指挥。一排排大型床子弩对准了城墙,然后进行弹射。木棍般粗细的弩箭带着尖利的巨啸声,扑向城墙。一排排钉入厚厚的城墙中。这样魏军士兵在扑向城墙时,便可借此攀登爬上城头。
一队队的魏军士兵则顶着盾牌,推着装好了木轮的攻城车、填壕板,在箭矢的掩护下迅速向前猛冲而去。
虎牢关外的护城河虽然已经进行了拓宽和掘深,但是水流已经被李密派单雄信去上游截断了,护城壕中的积水只有一尺左右深,这样的水深度自然无法对魏军的进攻构成什么阻碍。
只不过,王世充显然对此有所考虑,他在护城河中还安插了一柄柄顶端削得锋利无比的竹钉,让守军一踏上去就会被刺穿脚底。
“蓬、蓬、蓬……”
虽说车辕和轮轴上已经涂抹了机油,但攻城车转动起来还是发出一阵阵“吱嘎”声。由魏军中的工匠,精心打制的填壕板,冒着城上密集的箭雨,终于铺到了护城河的水面上,然后再转动绞索,将折叠起来的另一半木板向前延伸辅出去。搭在了对面的河岸上,形成了一处通过护城河的通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