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鲁道:“好!”
折彦冲又道:“东京道新定,民习州县制,且勿改其政,只选亲女真的渤海人为知州县令,以渤海人治渤海人,以汉人治汉人,待数年后万民归心,那时再欲行猛安谋克制也不迟。我军只需占据要害地点便不怕契丹、渤海人造反。万一有变,从东京发兵破之易如反掌。”
斡鲁道:“此事你来之前已经向都勃极烈请命,他已允奏,何必再说一次。只是钱粮等物,却不能让让那些渤海人自专。”
折彦冲道:“我已经命人遍查各州历年所收赋税。我们定下一个数字来,令这些知州县令每年按时交割,只能多,不能少,所有收上来的钱粮都运往东京储存。”
斡鲁喜道:“没错!这样最是简便,也不怕那些渤海人藏奸!就这么办吧!”
不久南方捷报频频传来,杨开远检索新得各州府库户口,想起杨应麒的嘱托,来对折彦冲道:“辽人衰败之余,政治尽坏,民不聊生,十室九空。辽南各地,有千余户、甚至几百户为一州者,一州之户口物产不如汉部一村,说出来当真贻笑大方!”
折彦冲道:“这事情我们在会宁时应麒已经谈过,就按我们当时商量好的办吧。”
当下杨开远拟了条陈,将辽阳府以南各州重新划定,请以辽东半岛下半部为复州(约今天大连市一带),辽东半岛中部起、东北至于辽河入海口为辰州。辽东半岛西北角至于鸭绿江为开州。辽阳府东南、开州西北为曷苏馆部居地。
又荐卢克忠知复州、张浩知辰州,王政知开州,张玄素、张玄征等助理东京事务。又建议在辽河入海口和鸭绿江入海口增筑坚城以防契丹、威高丽。
这条陈折彦冲拿去给斡鲁说过以后,便以他们两人的名义发往会宁。
不久会宁方面回复下来,赞斡鲁与折彦冲所虑甚周,所荐士人,一概准奏。又命斡鲁为南路都统,折彦冲为副都统。
折彦冲理会完东京道的政事,便引数千工兵前往鞍坡筑城。斡鲁见了对左右笑道:“驸马真是劳碌命!好好一座东京不享用,却跑去城外筑新城!”
阇母道:“等筑了新城,莫要像会宁汉村那样,子城胜过母城!”
斡鲁道:“你是说将来这新城比东京还要繁华。那打什么紧!再怎么繁华,到最后享用的还不是我们!”想起杨应麒允诺的那数百井良田,嘴角又露出一丝笑容。
东京平定后不久,杨应麒便收到了前线传来的捷报。再过两日,折彦冲书信寄来,几段不打紧的问候末端,轻描淡写地写着:“一切部署,如弟所言”。
杨应麒看毕一笑,将信折好收起,跨步出门,望着南方的星空发呆。忽然一声婴啼打破沉寂,一个稳婆大声报喜:“大喜大喜!公主生下了一个千金!母女平安!”
※※※
《裂土之谋》完,敬请关注第四卷《基业初成》
基业初成
第四十五章 东海新霸主(上)
当辽阳城破之时,高永昌弃妻子儿女逃走,几千渤海兵怕被女真俘虏残杀,也都一起跟着逃命。
这是萧铁奴第一次不争着进城——因为辽阳已经被内应控制,自己进去也不算功劳。他的眼睛盯着一个更有价值的目标——向东南逃去的高永昌!
萧铁奴所部只有五百人,但高永昌风声鹤唳,哪里敢停下和追来的萧铁奴决战?何况部伍杂乱,人心涣散,他就算想战只怕也没人跟他。
此时卢克忠也在萧铁奴军中,对萧铁奴道:“六将军,得一高永昌不足为全功。”
萧铁奴道:“依你说当如何?”
卢克忠道:“若能既得高永昌又尽下辽南,可算全功!”
萧铁奴问道:“怎么个全功法?”
卢克忠道:“高永昌这几个月间已收得东京道各州依附,但他所部军无斗志,无能再战!我如饿虎,彼如病狼,病狼受伤,遇到个能休息的地方定要躺下舔伤口,因此我料他逢有城寨必然避入,但辽南无坚城,听我们一来,他必弃城逃走!城内百姓见他们如此必然害怕,我们趁他出城一半时突入,占据城寨,当此人心惶惶之时,一榜贴出足以安民,辽南反掌可定。我们一路追赶,莫要追得太贴身,也不要离得太远!他弃一城,我们就收一城;他弃一寨,我们就收一寨。借他的惧怕,来显我军的威风!”
萧铁奴笑道:“妙极!只是怕追得太慢,让他逃走了可怎么办?”
卢克忠道:“东是契丹,南是大海,高永昌能逃到哪里去?”
萧铁奴道:“好!就这么办!”传令下去,要五百铁骑咬住高永昌的尾巴不放,却不要逼得他太急。
一路上高永昌果然逢城便入,遇寨休息,但一听萧铁奴铁蹄响近,便立即弃城逃走。萧铁奴轻而易举得连得海州、辰州、宁州、复州,都是小城小县。
诸城诸寨见高永昌都怕成这样,果然不敢抵挡,萧铁奴入城之后,卢克忠召来当地士绅,好言宽慰,让他们互相转告,安定人心。又选正直有威望的人暂理其土,而后便又出发,连一兵一卒也不留下。
他们离开后不半日,曹广弼便也到了。曹广弼走得比萧铁奴还慢,高永昌一路南下逃兵不断,萧铁奴都来不及接收,便都便宜了曹广弼。
他军中又带着张浩等渤海士人,个个都十分熟悉辽南地理民情。因此曹广弼过一县便命留下一人知县,过一寨便留下一人知寨。同时让域内各士绅每家择子弟一二人从军“作参谋、资补给”,又留下少量军士帮地方长官守城安寨,然后便又南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