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麒嘿了一声道:“有这么严重么?难道我不来登州便没救了不成?我听二将军讲你可是个不错的人才,怎么连几个饥民也怕?”
赵立道:“对方有十几万人啊!若是正面打仗,那些饥民不足为惧。但问题是他们人多!我们就这点兵马,在一个战场上攻坚野战都可以,却看不了登州这么大的地方!若是给他们流窜过来非祸害地方不可。再说这些人其实都是迫不得已才起事的苦哈哈,这种人杀多了,也不算英雄!”
杨应麒听得暗暗点头,心道:“二哥手底下出来的人,总能合我心意。”说道:“这次的事情,说难不难,说易不易。难的是他们人多,易的是他们起事未久,人心未附,战斗未精。解决这样一支才刚刚起来的农民军,得有两件东西:第一是粮食,第二是可以在仓库面前打败他们的兵马。第一件我能拿出来,第二件……”
赵立拍胸脯道:“若是实打实、面对面地一战,我一千人可以驱散他们五万!”
杨应麒含笑道:“好。不过听说他们有十五万人马啊!”
吕铜、欧阳迁一齐道:“福山(牟东)两寨,愿附赵寨主骥尾。”
杨应麒点头道:“你们三寨联手,能调集多少兵马?”
赵立道:“登州厢军不堪用。我寨中可调出轻骑五百,步弩五百。福山有枪矛兵五百人。牟东亦可调五百人出战。此外我等三人联名通告通告其它民寨,可以再召集两三千人来。”
杨应麒道:“那就有五千人了,中坚亦有两千人,够了。”
赵立道:“但要召集这么多人手,怕得王师中点头才行,要不然事后会有麻烦。”
杨应麒道:“这个自然。我待会就去见他。你们也下去准备准备吧。战场就在即墨附近。”
赵立奇道:“即墨?怎么会是在即墨?”即墨位山东半岛西南方,并不在登州境内,而属于莱州。
杨应麒道:“等农民军打到登州来,对清阳港来说便是家门口作战,变数太多。十几万饥民只要有几千个失去控制事情便难办得紧,所以还是再即墨开战好。”
赵立道:“可我们怎么知道这些饥民一定会往即墨涌去呢?”
杨应麒哈哈大笑道:“这些都是恶坏了的鱼儿,只要我放十万石米粮在那里作饵,你就算把他们的脚都砍断了,他们爬也会爬去的!”
第一七零章 安抚(上)
王师中不是一个太贪的官,也算不上一个清官,不是一个很能干的官,也算不上愚蠢。这几年他很明智地奉行无为而治的信条,任由下面的人搞去。结果清阳港在商会自治下井井有条,而登州其它乡县一方面得到清阳港经济的沾润,一方面风气又向清阳港看齐,没几年下来竟然让登州变成大宋境内少有的安乐乡。而王师中也因此得了个清平的令誉。
登州不是产粮之乡,但这几年不仅境内无饿汉,而且还有余粮来帮助临近州县,这无形中增加了王师中在地方同僚中的威望;登州不是个有宝货的地方,但由于商通海外,每一秋都有一些域外奇珍献上去,自然也让道君皇帝大生好感;而商人们对盘剥得不太利害的王师中也很满意,只盼望他这个地方官能坐得久坐得稳,因此不用王师中示意便主动去帮他疏通汴梁的关节,结果当然是举朝交誉,个个称赞王师中抚夷有方,理政有道,安民有节,奉圣有心!
登州在汴梁诸公眼中又不是什么重要的边关州县,没有大量的驻军,不用担心会导致割据,再加上有前几年宗泽的前科在,宰相们怕换了个人又出乱子,便让既乖巧又懂得孝敬的王师中一年又一年地在这个位置上做下去,让他升官而不调职,升着升着,如今竟以观文殿学士知登州,以一介庸吏身在边鄙而名列朝堂,天下还有比这更加逍遥的事情么?再加上在登州生活得久了,事事顺心,王师中甚至打算以此致仕,也不回原籍,就呆在这里养老算了。
这天他正在后花园护理过年用的水仙,忽然一个幕僚闯进来说有个杨先生求见,王师中是做惯了登州一把手的人,脾气渐渐养得有些大了,挥手道:“让他明天再来。”
那幕僚道:“可是……可是杨先生是津门来的人啊。”
“津门?”王师中哼了一声道:“就是那折彦冲来了我也不见!”
王师中久在登州,他又不是特别愚蠢的人,至少从智力来说比李应古好多了,如何会不知道折彦冲是什么样的地位!但他也知道折彦冲是不可能来的,这次来求见自己的多半又是津门的什么大商人,因此不太放在心上。
那幕僚见他如此也没办法,但过了不久又匆匆跑回来叫道:“大人!不好了!张万仙和张迪的前锋打到登州城了!我们来不及关城门,已有大队人马冲了进来,正朝衙门而来!”
“什么!”王师中吓得手脚发抖,右手葫芦瓢里的水洒了满身。他在大宋文官中算是有几分胆色的,只过了一会身子便能动弹了,勉强定住惊惶叫道:“不是说还在密州吗?怎么会这么快?吴通判不是已调遣人马到边境巡逻守卫了吗?怎么……怎么……怎么会这样!”
那幕僚道:“吴大人,他走到半路就逃了啊!”
“什么!这……这!鼠辈!鼠辈!”北宋末年,兵马临阵脱逃乃是正常事,若是有谁临危奋勇那才叫奇怪呢。所以王师中听了这话毫不怀疑,撩起前摆,急急忙忙向内堂叫道:“夫人!夫人!快收拾东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