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宗望发动夜袭未果,反而折损了三百多人,第二日战事又起,宗望看着前线不断倒下的伤兵心中发急,知道再这么打下去,他的主力军马如果损折超过三分之一,那二房在大金朝廷的地位势必动摇。
宗干在会宁知道情况后更是急得跳脚,连发秘信要宗望驱赶其它部族、派系的兵马在前开路,不要让二房的力量受损过重,但其它部族、派系的首领又不是傻子,如果二房不出力,他们哪肯奋勇攻城?这些天宗望其实已把女真主力藏在汉民步兵后面,但在军中影响甚大的宗翰和挞懒他毕竟指挥不动!宗干无法,又催促吴乞买赶紧征发黄龙府、上京道兵马以为增援。吴乞买对这件事情早有准备,他原来也知道要打下辽口城不容易,却没想到这个城池硬成这个样子!但在黄龙府预备好了的大军他却迟迟不肯发动,其中原因耐人深思。
金国方面内外交困,汉部这边也不好过。杨应麒在津门拿着一叠叠的帐单难受得要命。汉部历年的储蓄颇为丰厚,眼前这个战局他还能支撑下去,但能支撑多久呢?为了应付这次战争杨应麒已经把半岛北部的大片领土划为战区,以大面积的地表破坏来延缓宗弼的前进。这次战争打完之后,光是这片土地的重建工作和这片土地原住民的安置费用就足以掏走汉部三成的财政积蓄。
杨应麒算了算这笔大帐,觉得就算汉部能在这次战争中侥幸获胜,甚至把大金给打垮了,只怕津门政府也没余力来对东北平原进行有效管制了——除非他愿意把汉部的行政系统退化为州县羁縻制度,让经济模式退化到效率极低的农牧散放模式,但这样的话汉部在津门花了近十年的制度建设就有可能会受到重大冲击——因为低效率的官僚系统和经济模式一旦形成就不是十年、二十年内所能改变,更何况这场战争汉部还不一定能赢呢!
“唉……”宗望和杨应麒几乎是同时叹了一口气,不过他们都还不能罢手——宗望心里不甘,而杨应麒则是欲罢不能。
“辽南果然难打啊。”宗翰没有透露出内心的窃笑,在这场战争中他受到的伤害并不大,他在大同的主力兵马仍然完好无损。
宗望哼了一声道:“粘罕你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宗翰道:“彦冲说辽口有备,果然不假。今日之势,用武力平定汉部已经极难。”
宗望道:“都打到这里了,还能回头不成?谙班的七千兵马后日便到,皇上也已调黄龙府万骑来援,届时你们留在这里看住辽口,我领平州军马直下津门!”斜也此刻所统兵马,有两千人是他从会宁带过来的,两千人是宗翰留下看守折彦冲的,剩下三千人则是萧字旗。
宗翰道:“萧铁奴虽然献上了折彦冲,但岂可信赖。若不是怕契丹、渤海起异心,我便想先坑了他,免留后患!”
宗望沉吟道:“不如等他到来后,驱他为前锋攻打汉部——那时候他便回不了头了。如何?”
宗翰嘿了一声道:“对一个叛徒,原也不用客气。不过他也不是省油的灯!我们要借刀杀人,他会看不出来?”
宗望冷笑道:“他要敢不从,那我们就先把他坑了!”
宗翰摇头道:“只怕不妥。这人滑得紧。这些天看着折彦冲,半点也不放松,如果我们逼得他急了,万一他劫了折彦冲另寻去路,反而不好。”折彦冲被软禁后,按照之前卢彦伦和韩昉、刘彦宗的协议,由萧铁奴、宗望、宗翰和挞懒分别派三百精兵“护卫”,折彦冲在帐内由蒲鲁虎、安塔海陪着,营帐外面则分布四座大营共一千二百人,这一千二百人外围又分别有三拨人马——一拨属于宗翰、一拨属于斜也、一拨属于萧铁奴。这三部人马各有二千余人,互相牵制,互相监视,所以走得极慢,到现在还没来会师。
宗望皱眉道:“汉部的情况,不大对啊。”
宗翰问道:“怎么?”
宗望道:“他们如今这般打法,就不怕我们真把折彦冲杀了?”
宗翰冷笑道:“你会杀他么?”
这句话击中了宗望等人的要害,如今汉部显然已在没有折彦冲的情况下完成了内部整合,在这种情况下折彦冲活着才有价值,死了便意义不大了。
“你说……”宗望道:“折彦冲这次不会是故意跑来给我们做人质的吧?”
宗翰听宗望这么一说大感荒谬,摇头道:“那怎么可能!故意让我们软禁,那就是把命交在我们手里!我不信他会这么冒险!再说,他怎么就知道他被我们软禁以后汉部不会乱?万一汉部大乱,或者掌控汉部的人根本不把他的死活当回事,那他岂不是白死了?”
宗望点头道:“也是。”他也不相信世上会有人把自己的性命完全交付到别人手上。
宗翰道:“无论如何,我还是觉得折彦冲这颗棋子要尽量用。”
宗望道:“你是说……分化汉部?”
“不错!”宗翰笑道:“按现在的情况看,杨应麒显然已经控制了汉部,一个人掌权得久了,慢慢的总会舍不得的。”
宗望道:“你是说过一段时间以后放折彦冲回去和杨应麒内讧?”
宗翰道:“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不过也不用放折彦冲回去。”
宗望道:“那是……”
宗翰道:“别忘了我们一开始的主意!其实我们大可以再划一块地盘来,让不满杨应麒的人在那里拥立折彦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