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远沉吟良久,说道:“你的这个策略很冒险。因为我们这样一来我们不但需要防范已经崛起的女真,还要防范暗中潜伏的英雄!应麒,在混乱中杀出来的英雄是很厉害的啊!沿海的州县比如登州、沧州,我们可以直接控制,但在远离海岸的地方就不行了。而在我们鞭长莫及的地方,也许就藏有连我们也不是对手的猛虎!”
杨应麒道:“你是怕出现项羽、刘邦这样的草泽英雄?”
杨开远道:“不错。曹操崛起之前,天下谁不瞩目于董卓、袁绍?孙策横扫江东之前,天下谁知道这个默默无闻的男人会割据一方?我们现在虽然做得还不错,可要是放任天下大乱,说不定一个不慎杀出一个横扫天下的人物,那时我们汉部在后人眼里也许就会变得像袁绍、刘璋一样可笑。”
“这确实是很可怕的问题,”杨应麒道:“所以对于我们无法直接控制的势力,在扶植他们的同时,我们也要利用另外一种东西来钳制他们。”
杨开远道:“什么东西?”
“忠。”杨应麒道:“对大宋的忠。”
杨开远问:“对宋室的忠诚——这东西到时还有钳制英雄的力量么?”
“有的。”杨应麒道:“忠是一种寻求归属的渴望,除了个别狂妄到认为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的人外,大部分人都需要它。所以它只能被代替,而不能被消灭。特别是对于我华族来说,几次大一统时代的辉煌已经让我们产生一种对大一统近乎本能的习性: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统一天下的政权来作为我们团结的对象!至于这个这个政权是谁家天下反而有些无所谓。正是有这个原因在,所以现在大宋虽然疲弱,朝廷又昏庸无能却仍然有很强的号召力!也正是因为宋室还有这等号召力,所以我才不敢轻易动它。”
杨开远道:“但万一赵氏继续疲弱下去,疲弱到无法维系天下人对它的期望呢?”
杨应麒道:“万一?我们不怕这个万一,我天天期盼着这个万一呢!”
杨开远道:“你是说,到时候你就会出兵大宋?”
“不错!”杨应麒斩钉截铁道:“到时我绝不会犹豫的!”
杨开远道:“但我还担心另外一个万一……”
杨应麒问道:“什么万一?”
杨开远道:“我担心大金早一步比我们得到宋人的这种忠诚……”
杨应麒叹道:“三哥你的担心也有道理,人心毕竟是厌死恶生的,如果没有选择,大概他们会逐渐麻木于胡马的铁蹄下而不知振作。可是……可是现在我们汉部可以给了他们一个选择,一个更好的选择!”
“只是可能更好而已。”杨开远道:“没错,我们汉部是和宋人更亲近些,但如今在大部分宋人眼中,女真还是比我们汉部来得强大!所以他们会选择亲者还是选择强者,这恐怕很难说吧?”
杨应麒听到这里有些黯然道:“不错。但两国兵力强弱对比的改变,并不是其中一方想改变就能改变的!因为那不但需要努力,而且需要机会!”
杨开远道:“你在等这个机会?”
“不是!”杨应麒道:“我想创造这个机会!虽然我不知道我能否成功,但是……”
“不用但是了。”不等杨应麒说完,杨开远便拍了拍杨应麒的肩膀,微笑道:“其实我从一开始就相信,你会成功的——不!是我们!我们会成功的!”
杨开远的这句话让杨应麒心中一阵安定,折彦冲失陷以后,能够给他这种支持的,或许就只有三哥了。
第二一八章 悼忠臣(上)
华元一六七七年九月,被金兵围困了两百五十天之久的太原,终于在外援失败、内无粮草的情况下被金军攻陷,城中守将或战死,或自杀,城中居民死难者十之八九。
太原失陷之后宗翰再无后顾之忧,分兵占领汾州、晋州、寿阳。而宗望也在井陉击败种师闵、种彦崧的联军,然后回师攻陷真定。
十月上旬,金国东西两路统帅在平定碰头,商议进一步南侵的战略。会议上完颜部的老将兀室提出先平两河、再取汴梁的策略。这个策略比较稳妥,但宗翰却觉得太过保守,他认为若不能攻下汴梁,两河的州县虽得不能守,若是攻下了汴梁,两河失去了可以拥立的中央,便可以不取自下。宗望对宗翰的策略也欣然称善。
几乎在同时,欧阳适东渡津门、辽口,先后与杨应麒、杨开远议事,杨应麒认为宗翰、宗望用兵好急险,这番南侵,必然先破汴梁,然后再缓出手来经营两河,如果是这样的话,汉部的势力应该可以找到趁机进入的空隙。
杨应麒的策略是反其道而行之:不再管大宋政权的存亡,先布下暗子经营两河。“金人治国之才本来就不足,尤其文官泰半出自燕云,这些人归附未久,又都是汉人,我们尽量放开手收买。至于大宋在两河的士绅,塘沽也尽可大开中门,有多少收多少!只要宗翰、宗望得不到两河的治权,他们在这里就站不稳脚跟。如果大宋的正规军挡得住金军的攻势,就由大宋去吸引金军的主力。如果大宋的正规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我们就组织附属军力在正面对金军进行一次大阻击。”
在具体执行上,则由杨开远、阿鲁蛮应付北面吴乞买的压力,欧阳适分管河北,曹广弼负责河南、河东,杨应麒在统筹全局之余分管山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