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颔首道:“世忠亦有此虑,不知秦大人有何良策?”
秦桧叹道:“我虽然不愿,但为今之计,只有议和一途了。”
韩世忠脸色微变,这些南渡将领对于议和一事素来敏感,因为他们觉得中原之所以沦丧、金人之所以猖獗,就是靖康年间宰执大臣不断议和给“议”出来的。
秦桧亦颇知这些武将的心思,说道:“若非议和,韩将军可有什么万全之策么?”
韩世忠沉吟半晌道:“议和亦可,却得选刚劲之人去。欧阳适来势虽然凶猛,但如今已被我限制在江心上不得岸,我料他必不敢再轻进,更不敢上岸!便用议和拖他个一月半月,待他粮绝,我们也不需答应什么,他们自然退去。”
秦桧道:“但愿如此。”
将相二人正自商议,忽而急报传来:欧阳适竟然率领舰队直扑石头城了!
秦桧大惊,回顾韩世忠厉声道:“韩将军,你不是说汉军不敢轻进么?”
韩世忠听到消息也感震惊,心道:“难道我之前的揣度都错了?难道汉军水师比我预料的还要强大?”
这时建康城内军民文武听到消息又都慌了,秦桧传令守将全城戒备、巡防码头,谁知过了不久从官来报:建康守将竟然以随驾为名逃跑了!秦桧无奈之下,只好让韩世忠暂时接管建康城防,准备迎击欧阳适。
韩世忠接管了建康城防以后才发现这个行在的守军被赵构带走了一大半,之后又逃跑了一小半,留下来的人手既少且弱,别说守城,连维持治安也有问题。
秦桧外表着急,内心实际上却不怎么害怕,反正无论事情怎么发展他都有退路,这次让韩世忠去治城防实是出个难题给他,让他少在自己跟前聒噪,谁知韩世忠去了半日便回来复命:四门都已整肃,街道已无喧哗,守军已经上城待命。秦桧吃了一惊,心道:“他竟有这般霹雳雷霆手段!怪不得在军中有如此大名!”
其实韩世忠虽然能在短期内将建康城内城外的疲兵弱卒统合起来,但他毕竟不是神仙,没法在一二日之内便将这支疲兵练成精兵,只是将这座摇摇欲坠的石头城变成一只看起来张牙舞爪的纸老虎而已。
第二日,沿长江南岸监视欧阳适舰队的一部军队来到建康,这是韩世忠之前布置下的兵马,韩世忠得了这支真正能打仗的部队以后才稍感安心,但这支部队的人数毕竟还是太少,用以防范寻常据点还可以,用来防备建康这样一座大城就显得有点不足。
不久欧阳适舟师抵达,南岸船坞守军望见舰队竟不战而溃,欧阳适不费吹灰之力便进入船坞,派人入城招降。
群臣大恐,有许多便要干名为随驾、实为逃跑的好事,韩世忠道:“我料那欧阳适善于水战,未必善于陆战!他若敢上岸那正好,我们便用这建康城和他打一遭!”
大臣杜充怒道:“你料你料,万一料错了却如何是好?”
秦桧喝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里吵!”镇住这对文武以后才道:“我等背负君父重托,誓保此城,焉能畏首畏尾,临阵退缩!”
杜充等被秦桧这么凛然一喝,无不羞愧,秦桧又对韩世忠道:“建康防卫薄弱,要以此城与汉军相抗,怕非完全之策。一旦接战不利,我等殉国成仁虽是平生所愿,但恐怕江左州县闻说建康沦陷都失去了继续为社稷守备的决心,那时我们可就成罪人了!”
韩世忠默然,良久方道:“以大人所见却当如何?”
“且备战,且议和。”秦桧道:“陛下南巡之前,已有旨意在我处,我们便按照这旨意行事吧。如今危急存亡之秋,正需我等同心协力。备战之事,将军主之,议和之事,秦桧主之。”
韩世忠拱手道:“大人所言正是谋国之议,敢不从命!”
秦桧正要派使者去见欧阳适,那边欧阳适却先派使者来了。
第二六三章 威逼利诱和解(上)
果如韩世忠所料,欧阳适被韩世忠在长江两岸的布置所逼,不敢轻易上岸扰掠,只是一直在江心游弋示威,到的扬州段以后,眼见宋军的布置越来越严密,欧阳适心中发虚,其主力舰队便停滞不前。
但不久消息传来:宋帝赵构竟然弃城逃跑了,而留在建康主持大局的竟是秦桧!欧阳适闻讯大喜,有秦桧在啊,他哪里还有什么犹豫!也不管后勤跟不上,领了船队,大模大样地朝建康而来,轻轻松松夺了石头城下的船坞,又派人去叫秦桧来谈判。
欧阳适的使者进城以后,秦桧便要在群臣中择选使者,韩世忠虽有胆魄,但作为军队首脑不能轻出,其它文武一听要到敌营出使个个缩头,秦桧正要说自己愿意去冒险,便见赵鼎站出来道:“我去吧。”
秦桧怔了怔,随即点头道:“有赵元镇去,何愁大事不成!”他虽然也有意去见见欧阳适,但他毕竟是留守文臣之首,如果硬是要抢赵鼎的风头恐怕会惹嫌疑,所以没有坚持。
最近建康内外都哄传欧阳适之野蛮不在金人之下,所以赵鼎此去实抱为国死难之心,群臣与他交好的纷纷以泪送行。在赵鼎准备出发的这段时间里,秦桧又找了个机会秘密接见欧阳适的使者,那使者对秦桧说汉部水师粮草颇缺,希望秦桧想想办法。秦桧透露了石头城船坞东南十五里一个屯粮点,告诉使者那里没有多少驻军,让欧阳适想办法去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