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县,您看,如今这份捷报,可真要斟酌一下了。”郭怀一皱着眉头说,“这打不过建胬本来也是常事,何况还是水营的官军。只是二将军那里败了,我这里却报了捷,这样一来,二将军那里就不好看了。所以这捷报一定要改。毕竟,末将是二将军的部署……”
王知县听了点了点头又说:“郭将军你这个顾虑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这捷报绝对是要上的。至于二将军那里,你可以在捷报里这样说……嗯,就说郑二将军将手中的精锐都投入到了我们这一战中,这一战虽然胜了,但是我军主力还是损失惨重,所以……另外荷兰人的协助也可以勉强提一提。”
……
郑芝虎那边的失败本来就是依照剧本设定好了的。然而不久之后,郑森就接到自己老爹的来信,在这封信中,郑芝龙告诉郑森,郑芝虎的那场惨败其实不全是做戏。郑芝虎本来对满清什么的一不太服气,也打算借这个机会称量一下满清的分量,结果,他手下的兵,还包括他的家丁队伍,都被满清一个冲锋就打垮了。结果三千多人一眨眼工夫就被干掉了一半多,如果不是因为离海岸近,海上的那些船拼命用火炮掩护,搞得不好,郑芝虎自己都回不来了。这一战之后,郑芝虎,以及整个的郑家算是对号称天下无敌的八旗兵的战斗力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其实在原来的历史上,郑芝龙之所以投降满清,和郑宏奎(郑芝凤)在守长江的时候,他所带领的郑军被偷渡过来的清兵一鼓击溃有不少关系。)同时也意识到了如今自己手里的兵放到海上还不错,要是放到岸上,根本就不行。
也正以为对满清和自己的军队的战斗力有了了解,郑芝龙才对护厂队依托工事击退了满清的进攻感到非常的惊喜,郑芝龙一方面在信件里高度称赞了护厂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还提出,此后郑家的步兵就要按护厂队的标准来训练。而既然护厂队已经成为了一个范本,他就还给护厂队取了个新的名字,叫做“模范军”。
“模范军?”望着这个名字,郑森差点笑出声来了,“克伦威尔的那个新模范军大概还要些年才会出现吧?嗯,到时候他的那个‘新模范军’看起来倒像是在山寨我们一样了。”
第一百四十章 赴死
虽然从京畿直到山东,各个地方都被满清军队搅得一塌糊涂,但是地方上的消息倒还是勉强可以传递,所以到了十月底的时候,济南失陷,登莱失陷,以及郭怀一的捷报先后送到了京师。当然跟着这些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其他更多的坏消息。
如何将这些消息上报给皇帝,其实是很有讲究的。不同的排列顺序,往往能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说如果要让皇帝的心情好一点,在坏消息一大堆的时候,那就应该把好消息放在最后面,因为人总是对自己最后看到的东西影响更深。如果要让皇帝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那就要把好消息放在前面,让后面全是坏消息。这和后世的“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的故事完全是一个道理。
在如何安排消息的顺序的问题上,司礼监中的几位太监发生了矛盾,王承恩觉得应该把好消息放在最后,这样至少崇祯上床睡觉的时候,多少能睡得稍微好一点。
“近日都是各种坏消息,皇上已经非常的忧虑了,每日里吃得也少了,睡也睡不好了。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王承恩这样说。
但是曹化淳却觉得,如今局势危急,但是皇帝却还抱着侥幸的想法,还想要先完成剿匪然后再调兵回援。甚至直到这个时候,还在和杨嗣昌盘算着如何用“讲和”的手段,将满清骗回去。其实到这个时候,稍微有点脑子,而且对朝局有所了解的人也都知道,崇祯皇帝和杨嗣昌都上了黄台吉的当了,如今黄台吉已经占尽了优势,正是要大捞一把的时候,又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和崇祯讲和?
“王公公,”曹化淳道,“咱家也知道皇上如今是太需要好心情了。只是咱家也是为了皇上考虑呀。王公公你看这份奏折,说是建胬携巨炮攻城,济南的城墙不过挨了数发炮弹(这绝对是夸张,24磅炮没有这样的威力。不过我大明官员的文学素养一向很高,最喜欢使用诸如夸张什么的修辞手法。),就坍塌了。北京的城墙当然比济南坚固,可是要是挨上几十炮,几百炮又会如何?这北京城里有多少军队,这军队中有多少其实是真的能打的,王公公你还不知道吗?到时候敌军扫荡了四方,京师就会越来越孤立,到那时候,京师再次受兵也不是没有可能。到时候皇上岂不是要越发的难过?”
“京师里不是有三门一样的大炮吗?我看这奏章上说建胬只带着两门这样的大炮。我们还多一门呢。”王承恩说。
“哎呀王公公呀。”曹化淳跺着脚说,“若是三个打两个就打得过建胬,哪里还有今天的事情?况且……高公公,这炮是你管的,你说说,靠着这三门炮,你能对付建胬的两门炮不?”
高起潜和杨嗣昌关系不错,本来不太愿意拆杨嗣昌的台,所以此前他一直没说话。但是如今曹化淳问上门来了,他也不太好吹牛说假话,因为这可是要负责的。所以他想了一下,就说了这么一句:
“要是定胜负是看谁的炮打中了谁的炮,那还真说不准。只是建胬的炮要打的是城墙,我们的炮要打的是建胬的炮。隔着上千步,那门炮才多点大,看都看不清楚。用一个这么大的铁球去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