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没什么不可以的。”方以智回答说,“反正福建也不算远。只是马上就要乡试了,宁人兄不是还要备考吗?”
“备个什么考!”顾绛道,“自家学问、德行一大堆的都没搞明白,还去参加乡试做什么?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自己揣着个糊涂装明白,然后去糊弄,不,是去害天下百姓?我自己的学问德行未有所成之前,是断然不去参加科考了的,省得害人!”
方以智听了,大笑起来,道:“宁人说得好!只不过宁人你要都算学问德行无成,这天下戴着乌纱帽的人里头,有几个是学问德行有成的?他们岂不是都是在害人吗?”
顾绛昂然道:“难道不是吗?若不是这帮子家伙害人,天下能是今天这样子吗?这帮子家伙,要么没学问,不知道天下如何才治理得好,只是因为背古书,然后胡搞一气,最后劳民伤财。要么就是德行差,一味地之为自己着想,专门想着损公肥私,最后自然也是害人,更不提还有又没学问,又没德行的……”
“宁人兄骂得痛快,当浮一大白。”方以智道。
“痛快个啥?我骂他们是骂得痛快,但是密之兄您要是问我一句‘可知道天下如何才能治理好?’我顿时便要哑口无言了。其实骂他们不过是骂自己罢了。回想一下,我当初刚进学的时候,明明什么都不懂,却觉得治理天下易如反掌。幸亏一直没有考上举人进士,要不然就真是要变成害民贼了——密之兄什么时候有空,我们一起去一趟福建。”
“什么时候都有空。”方以智笑道,“只不过你要给我几天时间,安排些杂事,也和一些朋友告个别。另外提前给大木写封信,免得我们跑去了,他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我可没有王子猷的风度。另外大木说过,福建山多,陆路难行,其实坐船最为方便,也最快。他自己来南京回福建,都是先乘江船到松江,然后再改海船去福建的。宁人兄身边也没人帮着处理这些杂事,这买舟(其实是租船的意思)的事情,也就包给我好了。”
顾绛笑了笑道:“如此,有劳密之兄了。”讲起家族背.景,手里的钱财,他的确是远远赶不上方以智的。
不過在那個時代,出一趟远门,确实是一件麻烦事,需要准备的事情很是不少。庄子说:“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方以智家里有钱,自然用不了三月之久,但是乱七八糟的准备起来,也花了差不多一个月。而且等到出发的时候,顾绛一上船,才发现,船上还多了一个人。
第一百五十五章 物种起源(3)
“李姑娘,你怎么也要去福建。”顾绛吃了一惊。
“前些日子,福建的一位姐妹邀请我过去散散心,顺便帮她安排一场庆功的宴席,教一些姐妹们唱些曲子。我听说密之先生正好要买船去福建。我就找到密之先生,求他带我一起过去。”李香君盈盈一礼道。
“有香君姑娘作伴,这一路上倒是少了很多寂寞。”方以智笑道,“自从上次送大木回福建之后,就没听到过香君姑娘唱歌了。不过倒是听到了不少从香君姑娘那边传出来的各种新曲子。如今听说旧馆那边的姑娘们,每天都眼巴巴的等着香君姑娘那里能有新的曲子流出来呢。想要跟香君姑娘学曲子的人,怕是可以把南京城都围一圈了。不知道福建那边有谁居然有这么大的面子,竟然能劳动我们香君姑娘的大驾去教她们唱曲。”
李香君微微的低下头道:“只是过去相识的一位姐姐罢了。”
方以智听了,只是笑笑,并没有再多说什么。这段时间以来,李香君那里时不时的会有新曲子冒出来,很多还只有曲子并没有配上歌词。而这些曲子的曲调也普遍很独特,明显不太像是大明的风味。李香君也从来没说过这曲子是她作的,若是有人问起是谁,她也总是不说。对于这曲子的作者,方以智当然也有猜测。不过他并不是一个喜欢八卦的人,所以也没有多问。至于顾绛,对这些就更不在意。
他们如今的船却只是一般的江船,出不得海的,所以到了松江,便要换海船了。不过对于坐了好些天船的几个人来说,这倒是一个现成的,可以让大家上岸去轻松轻松的机会。
“李姑娘,联系海船还要几日的时间,借这个机会,我们倒也正好去探访几位朋友,不知道李姑娘有兴趣和我们一起去不。”到下船的时候,方以智对李香君说。
“联系海船可方便?”李香君问道,“小女子听人说,郑大木公子他们家就做着海上的生意,每日里都有船往来于福建和松江。他们家专门有人住在松江,负责协调这些买卖。而且小女子还听人说,郑大木公子研究格物,深得风水之性,便造了些快船,船速是普通海船的数倍。从松江出海,最多不过两三日,便可到达福建。竟是比驿马都快。因为做买卖消息来得越快越容易赚钱,郑公子家里便造了好几条这样的船,往来于各个大的海港,听说,在松江,就常年有一条船在此候命,二位公子既然和大木公子是朋友,何不干脆直接去找他们,不管是转门派那个快船送二位公子,还是安排二位公子跟随商船而行,岂不都比自己去找船方便?”
方以智听了,忍不住笑道:“我和宁人也算是大木的朋友了,每月里和大木都有书信往来。却也不知道这些。却不知道李姑娘是从谁那里听说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