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1630_奶瓶战斗机【完结】(392)

  “怎么会这样呢?难道他们不依赖于和欧洲的贸易吗?”弗朗哥问道。

  “整个的大明帝国,对于贸易的依赖性很小。不过具体到我们的对手,他们对于贸易的依存度倒是很高。只是……在他们和欧洲之间的贸易线上,跑着的不是我们的商船,就是荷兰人或者是葡萄牙人的商船。所以如果我们要切断这条贸易线路,那就意味着我们要同时和中国人、荷兰人开战。我们的力量很难做到这一点。你知道巴达维亚的防御做得不错,即使有两条战列舰,我们也很难迅速的拿下它。而英国的内乱,让荷兰人能调到远东的力量也比我们更多。当然,他们还有一条和日本的贸易线路,这条贸易线路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而且在这条线路上跑的都是他们的船。但是日本在北方,在这条航线上,我们没有任何基地,要切断这条线路,我们要航行上千海里,中途除了某些无人岛上的淡水之外,我们得不到任何其他的补给,也没有任何可以停靠的码头。该死的,那些中国人却能在荷兰人那里得到补给,而且我知道,他们最近在南方一些的某个地方建设了一个新的港口。另外,你也知道,马尼拉的码头并没有维修战列舰的能力。这实际上也意味着,在远东,战列舰几乎成了一次性的军舰,一旦受损,就很难恢复战斗力。而敌人的舰艇在航速上都优于我们的战列舰。我们很难在海战中击沉对手。也许第一次海战中,我们还占有上风,我们的战列舰以轻伤为代价,重创了他们,但是最多一个月,那些被重创的中国军舰就会再次出现在海上,而我们的战列舰的轻伤却都还没好呢。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几次战斗,海上的优势就会不可避免的落到他们的手中。而要切断他们和日本的航线,就自然更不可能了。”

  “我的兄弟,如今马尼拉的局面让我非常担忧。”阿奎拉喝了口酒润了润喉咙接着说,“如今马尼拉城外的那些中国人占据了大片的肥沃的土地,而且不断地建起堡垒。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每个人的手中都有枪支。这使得我们几乎很难把他们怎么样了。而已他们为依托,那些中国人也就有了长时间围攻马尼拉的可能。在这段时间里,我尽可能的加强了马尼拉的防御,而且努力的支持土著和中国人对抗,不过,那些土著毕竟是土著……而且他们也不可靠。我的兄弟,如果说,我还有什么建议的话,我想也许有这么几条……”

  “阿奎拉先生,您说吧。”弗朗哥说道。

  阿奎拉点点头说:“首先,我们的士兵的装备必须要加以更换。你知道,我们的士兵还在用着老式的火绳枪。是的,即使在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军队也还是在用火绳枪。但是在远东,情况已经不同了。在如今,虽然大多数的远东国家还都在用纯粹的冷兵器,但是我们的对手,中国郑家那边却早已是全部使用燧发枪了,甚至于就连马尼拉城外的那些华人,他们手中也都是清一色的燧发枪!真见鬼,这些华人平民,手中的武器甚至比我们的军队手中的都好。燧发枪对于火绳枪的优势你也是知道的,所以,如果国内还想保住马尼拉,就必须尽快给马尼拉装备燧发枪。此外,战争一旦爆发,马尼拉的防御工事倒是足够坚固,但是马尼拉的驻军人数却不太够。尤其是在面对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对手的时候。此外,在远东,高航速的袭击舰也许比强大的战列舰更重要,而一个能制造这样的军舰,并对战列舰进行修理包养的船厂也非常重要。这都需要国内的大力支持。你可以把这写要求写在信件里,我很乐意帮您带过去。”

  “可是这需要很多钱,国内未必愿意拿出这么多钱来。”弗朗哥说。

  “如果他们不愿意拿出这些钱,那就意味着可能损失更多的钱。”阿奎拉回答道。

  第二百四十三章 谋划(2)

  “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在远东的人太少!”阿奎拉最后用这样的一句话结束了和弗朗哥的交谈。毕竟如今马尼拉的事情已经不是他需要继续考虑的了。

  一天之后,阿奎拉搭乘了一条巡航舰前往墨西哥,他将取道墨西哥回欧洲去。相比向西绕过整个的非洲大陆,包括风浪汹涌和好望角的航线,从这条路走,倒更方便一些。

  ……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1641年的三月。乘着信风,又有几条西班牙船只来到了马尼拉,紧接着在马尼拉的郑家探子很快就发现西班牙人开始在马尼拉炮台附近挖掘新的船坞。

  只不过这个时候,郑森却没有空闲去管这件事情,因为他接到了郑芝龙要求他立刻回安平议事的命令。

  “黄台吉这不过是大凌河之战围点打援的故技。贸然出兵,不但保不住锦州,我估计就是洪督师的十余万大军也未必能有个什么好结果。”坐在飞燕号的船舱里,郑森看孔璋已经看完了手里的书信,便对他这样说。

  “大木,若果你来指挥,这一仗你打算怎么打?”孔璋问道。

  郑森听了笑道:“我也不是谦虚,你说我区区一个廪生,如何能统帅九位总兵麾下的十余万骄兵悍将?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又不是真的让你上,只说如果你是洪督师,你如何打?”孔璋睁大了眼睛,对郑森的推脱之辞显然不太满意。

  “半圭兄,我要真是洪督师,这会儿估计真要愁死了。难呀!”郑森长长的叹了口气道,“你看,洪督师手中如今虽然有九位总兵,十五万大军,但其中真能打的却并没有多少。就是这能打的里面,洪督师真正能指挥得动的,怕也只有他的那几个旧部。其余多是挟持私虑,拈轻怕重之徒。正所谓‘军合力不齐’,如何打得过鞑子。单单就军事上来讲,当下之计,首先是拖延,最好能先拖到四五月份之后,沿海海冰都化了,同时粮食也准备好了,然后将这十余万大军集中成一团,沿着海岸缓缓推进。如今我大明在陆地上虽然不太打得过鞑子,但在海上,还是占优势的。家叔这次也在九总兵之列。家叔虽然善战,但在陆战中,对上鞑子,却还是吃了亏的。若是大军沿海行进,与海上相互掩护,至少粮草什么的有保障得多。这样缓缓推进到锦州,然后再选一处海岛或是半岛,以为屯粮之所,派兵守好。又建起码头,以为退路,然后再缓图进取。鞑子人少,慢慢的对着死人,他们耗不起。说不得就能解围。只是,这计划说起来是一回事,真的干起来,却又是一回事,多半还是没有什么卵的用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