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兴夜寐,勤勉简朴……”崇祯苦笑道,“朕虽然说得上勤勉,但做的错事也不少呀。第一件错事,就是没有听先帝的话。先帝临终的时候,嘱咐我说,不要信东林党的那些人。朕虽然答应了,但心中却不以为然。只以为东林都是君子,却不想……朕如今才知道,哥哥当年重用魏忠贤,不是没有原因的。若是……至少,在哥哥的时候,朝廷还不像现在这样呀。”
长长的叹了口气,崇祯将手中的奏折放到一边,却又看到了在这封奏折下面的另一份奏折。他将这份奏章拿起来看了看,却原来是丁启睿自己上的请罪的奏章。
“他还知道自己有罪!”崇祯冷笑道,顺手就想把这份奏章丢到一边去。不过他却突然叹了口气,将那份奏章重新拿起来,看了起来。
“左良玉突然未战先退,导致大军溃败?”崇祯道,“王伴伴,你说朕应该怎么处置他?”
“这……”王承恩一下子愣住了,过了一会儿,王承恩才跪下向崇祯磕了一个头道:“还请陛下忍一时之气,准其戴罪立功。”
崇祯放下手里的奏章,盯着王承恩,过了好一会儿,才叹息道:“王伴伴,你是忠臣,要是我大明的官员都能像你……你说的不错,朕已经不能把左良玉怎么样了。十余万大军溃败,只有左良玉跑得快,跑出来的人最多。他望敌而逃,使得大军溃败,实在是万死不得赎其辜,但朕要是真的论罪处罚他,只怕他立刻就会带着兵作乱起来,甚至干脆会去当了流寇。朕怎么能依律处罚他?又怎么敢依律处罚他?也只能准其戴罪立功了!呵呵,朕这样子,也配叫皇帝!也配叫天子?”
“万岁!”王承恩低声道。他很想安慰一下崇祯,只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王伴伴,明日让内阁拟旨,将丁启睿下狱,另外……另外就撤了左良玉的官职,许其戴罪立功。”崇祯最后这样说。
第三百九十五章 应变的准备
“大家看看,这是最近大明官军和流寇李自成在枣随大战的相关情报。”在模范军团级指挥官进修培训班上,郑森的秘书刘德,正把刚刚弄到的情报分发给大家。原本决定中原命运的朱仙镇大战没有发生,这场决战倒是提前在枣阳和随州之间爆发了。结果倒是没什么变化,甚至过程变化都不是很大。依旧还是左良玉见李自成势大,便提出要步步为营,缓缓而进。然而和锦州大战时候一样,朝廷的财力并不足以支持这样的作战方式,所以,官军必须急进,以寻求决战。左良玉的意见自然就被否决了。
然后,双方刚一接触,左良玉就顺理成章的转进了,并且将整个战场的右侧全部暴露出来了。靠着对地形熟悉,左良玉倒是跑得比历史上的朱仙镇大战更出色,虽然遭到郝摇旗和李岩的追击,也丢了不少军队,但是他丢掉的大部分是不太值钱的辅兵,他的核心部队基本上都完整的保存下来了。
左良玉一跑,整个明军立刻就发生了连锁反应,闯军还没来得及发起全面的攻击,明军的阵列就乱成了一团。李自成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立刻亲自带队发起了攻击。在李自成、刘宗敏、罗汝才等人的联合攻击之下,明军迅速的就从混乱变成了溃败。然后……四个总兵死了两个,跑掉的那些也基本上只带着自己的一些家丁跑出来。其他的军队全都丢光了。
“这朝廷的军队怎么都这样?就这德行,我们模范军一个能打他们10个。”一边的余新不屑的道。
“打十个?”甘辉也露出不屑一顾的神色,“要是我手下有一个连,轻松能打他们一千人以上;要是我手下有一个团,正面对打,后勤补给都跟得上,我大明这十多万都不够打的。你说大家都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的,有没有谁多了一只手,少了一条腿什么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他们那是什么兵呀,怎么能和我们的比。这人和人就是不一样的。”刘德也开口道,“上次在济州岛,我见着了一个从锦州逃回来后加入我军的士兵,叫做沙子龙还是什么的。这人原本是那谁的家丁来着,因为武艺不错,在济州岛那里当过一阵子的教官,教授刺杀技巧。据他说,以前他在明军中的时候,军队半个月都未必能操练一次。哪像我们,几乎天天都在操练。而我们为啥能天天操练?那是因为我们吃得好呀!那些明军每天吃啥,饭都吃不饱,哪像我们的人,吃肉都不爱吃了。”
“你说啥呢?我们吃的那个能叫肉?”一边的常乐却不爱听了,他是这些团级指挥官中最为老资格的了,是正宗的护厂队出身的,他手下的老兵也最多,平日里也最喜欢以最能打自诩,但从战绩上看,常乐这样说也没错,不过他的部队也有另一个不太好的名声:“娇气”。这主要是因为,他的部队中的人过好日子的时间比其他新建的部队都长,所以,在其他人看来,就是多了点奢侈的毛病了。如今一听刘德说有人吃肉都不爱吃了,他条件反射的就认为这是在说他的兵。
“我听说我们吃的那个肉,应该就是拿了些边角鲸肉鲸鱼下水,还有边角鱼肉,什么鱼头鱼尾巴之类的,在水力磨里面磨成粉,然后和红薯粉、盐巴还有海肠子磨的粉什么的搅和在一起,再煮熟了塞进一个瓷罐子里密封起来的,除了便于运输储备,说味道的话,你们自己说,那东西有肉味吗?你们有哪个愿意吃的?”常乐继续说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