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器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事实上,郑家已经开始和一些文官联系了。郑森对于这些文官,主要有这样的要求。第一,背后不能有太大的力量,说的更明白一些,就是不能是东林党的人。这倒不是郑森对东林党有多大的成见,其实,郑森觉得,东林党虽然有很讨厌的地方,但也不是没有优点的。比如,东林党的嘴炮水平,绝对是一流的。而且在郑森看来,东林党虽然嘴巴上喊着“圣人之道”喊得贼响亮,但他们从阶级本质上来说,还是大地主,大商人的代言人。而郑森也不想要搞什么无产阶级革命,他的目标是建立起一个殖民主义的大帝国。在郑森看来,这样的一个帝国,在利益上,和东林党其实相当一致。东林代表着大地主,大地主自然喜欢土地兼并,但郑森也并不打算遏制兼并,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他还很愿意鼓励一下土地兼并。因为历史证明,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对于工业化,对于建立一个殖民帝国是有着非常正面的作用的。英国人就是靠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圈地运动)将大量的人口赶进工厂和殖民地,才使得工业革命得以在英国发生,并且让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但是,东林党野心太大,太喜欢争夺领导权,而他们又缺乏远见。如果现在和他们谈合作,他们的要价恐怕会高得一塌糊涂。所以,至少目前,郑森觉得,还不是和东林党的家伙谈合作的时候。
第二个要求就是这个人的官位和名气都不能太大,而且本人也要灵活懂事。这也是基于一样的理由,那就是避免他们不知天高地厚的来抢夺主导权。我大明养士两百余年,弄得文官们似乎都有了一种蜜.汁自信,总觉得自己只要登高一呼,那些武将之类的土包子就该屁滚尿流的过来跪舔。如果这时候郑森他们找到的合作伙伴还是这样的态度,那自然不行。
综合了这样的几个因素之后,历史上著名的奸臣马士英就成了郑森的目标。
第四百三十五章 监国(5)
“马总督,想来你也知道已经知道福王殿下已经在山海关就了监国之位,而且如今刚刚率领大军击败了闯贼,不日便可收复京师。而且福王殿下与天子血脉最近,如今天子殉国,诸位皇子都不知下落,论理本来就该由福王殿下监国。南京诸人推潞王监国实在是名不正而言不顺。当然,彼时他们立潞王的时候,尚且不知道福王殿下已经就任监国,而且已经亲率大军克敌制胜。因为国一日不可无主而临时立了潞王,也是无可厚非。如今福王已经传谕南京,令彼等遵从号令。彼等若是忠于天子,自然知道该怎么办。如今郑总兵、吴总兵都已经向福王殿下效忠了,只是还没有一个够分量的文官,马总督若是能率先向福王殿下效忠,将来入阁拜相,也不是难事。”孔璋正这样对马士英说道。
“孔小友,这大败贼军的事情是真的吗?”马士英却这样问道。
“马总督您也是知道郑总兵麾下的军队的力量的。对这还有什么疑问吗?”孔璋反问道。
“只是南京那边未必就愿意服从福王。他们都觉得福王不贤。”马士英又道。
听了这话,孔璋却笑了起来:“马总督,福王以前是做藩王的,这藩王,混吃等死才是贤良不是?但今天,福王殿下能身先士卒,以宗室出征,克敌制胜,谁又还能说他不贤呢?况且总督你也知道,北京城中的粮食是有限的,京郊又大多残破,也根本弄不到多少粮食,吃了这个败仗之后,李闯肯定要退出京师,到时候再加上收复京师的大功,谁还能说什么呢?”
马士英却摇了摇头道:“天下的事情却不是都有道理讲的。”
“天下的事情,无外乎两样,一个是利益,一个是力量。有力量,便有道理。”孔璋却笑道,“如今福王殿下麾下已经有了郑吴两位总兵的百战雄师,若是马总督愿意支持我们,便又有了总督麾下的两位总兵,如此形势,南京拿什么不和我们讲道理?而且,马总督,你也应该明白,在这种问题上,首鼠两端是最吃亏的做法。而您若是效忠福王,必定可以入阁拜相;您若是效忠潞王,又能得到什么呢?”
这句话倒真的打动了马士英。入阁拜相,是几乎所有文官的梦想。马士英自然也不例外。虽然他和东林党关系也还算不错,但他知道自己并不是东林党的人,如果跟着东林党,最多也就是继续保着如今的这个位置罢了。但要是跟着郑家,前途显然要光明很多。
“福王与天子血缘最近,这个监国之位,本来就该是他的。而且福王殿下又能亲率大军,击破逆贼,与国家有功。若是有人能到地下,问于天子,天子也一定会属意于福王殿下吧。老夫这官,是从崇祯天子那里得到的,却不是从东林那里来的。老夫自然要忠于崇祯天子。若是能找到崇祯天子的皇子,老夫自然就支持皇子,若是找不到,谁和崇祯天子更亲,老夫就支持谁!只是,这江南,最好还是不要动刀兵的比较好。”马士英点点头道。
“马总督说的是!”孔璋道,“关外的建胬,听说我国之大变,也有些不安分,怕是又想要生事。说不定还想着要趁机入主中原,就像当年的元蒙那样。却也不可不防。所以吴总兵和郑少将军都要先顾着关防,一时间也抽不出多少精力来管江南的事情。但少将军于学生说,自古攘外必先安内,若是他和吴大帅在前面和建胬还有流寇拼命,后面南京的一帮子家伙却在扯后腿,那却是万万不可的。少将军说,如今东南能战之兵,不过黄帅和高帅。这二人也都在马总督的麾下。此外,郑总兵在福建,也还有一支精锐,必要时,也可以相助。马总督要是能尽快说服江南重归正道,则功劳还在收复京师之上。将来青史之上,我朝除了于少保,更有何人能与老先生相提并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