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这个情况能说得仔细点不?比如说敌军是用多大的石头,怎样沉的,沉了多少,不知道探明了没有?”一个军官开口问道。
“黄队长,就我们所了解,李自成是用竹筐装着大大小小的碎石或是砖头沉下去的,用的砖头什么的都是在汉口汉阳拆房子拆出来的。闯军这些天据说已经把汉口的砖头房子拆了一大半了。他们用竹索将这些竹筐连在一起,然后再一起沉下去,所以虽然是一筐筐的碎石,但是效果只怕和大石头差别也不大。要弄开他们,只怕很不容易。至于位置,我们的内线画了几张图传过来,不过未必全面,而且,他不比各位,接受过绘图训练,所以他画的图也未必画的准,只能看个大概。不过据他说,只要小心点,不在晚上行船,白天里,细细地看波浪,是看得出哪里有石头的。”
那位黄队长点了点头,不再问什么,而是拿着炭笔在自己的小记录本子上写写画画的。萧拱辰便继续介绍他所了解的情况。
“李自成最近沿着汉江建造了不少的小堡垒。这里有一张地图,其中标着红色三角的是我们的人查实了的,还有些标着红色圆圈的,是我们的内线提供,但是我们还没有查实的。这些堡垒都不大,大多都是依托当地的一些被抛弃的荒村修建的,修建它们的材料也都是从那些荒村中就地取材的,驻扎的守军也不多,基本上每一处都只有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
“等等,这听起来好像和烽火台差不多呀?”甘辉道。
“是挺像的,而且还是那种粗制滥造的烽火台。”萧拱辰回答道,“不过依照我们的内线的说法,这些堡垒并不是烽火台,而是敌军骑兵的支撑点。敌军估计我军会沿着汉江北上,所以就用人造暗礁的办法,阻止我军利用河道运输补给。这样一来,我军就只能通过陆路,沿着官道运输补给。从汉口到襄阳有两条路,近的一条走京山,大概有六七百里,中间有一段山路,不太好走。远的便是沿着汉江的那条道了,大概有八九百里。敌军与我军交战,连续吃了几个败仗,如今已经没有在野战中正面对抗我军的勇气了。所以敌军打算一边依托坚城固守,一边用骑兵骚扰我后方的走陆路的补给线。这样来迫使我军退却。这些小堡垒便是用来给那些骚扰我军补给线的闯军骑兵提供支持的。”
“就凭闯贼的骑兵,也想断我们的补给线?真以为我们的后勤部队不是兵?”虽然是在会议上,但是甘辉还是忍不住要表现一下他对李自成的骑兵的战斗力的鄙视。
“最好还是能疏通汉水。”余新也开口道,“倒不是怕他们袭扰,只是就靠陆路,能运送的东西太少,需要的人手也太多。我们的后勤队论打,真不怕闯贼的那点骑兵。不过我们后勤部门的人数和马匹都很有限,怕是不依托河道,不征用民工,根本就不足以支持长期作战。”
“我们需要长期作战吗?”甘辉却反问道,“闯贼完全是没见过我们是怎么攻城的,才想着要依托坚城来和我们对抗。哼,就凭他们,也想玩这一套。我就不信襄阳城还能顶得住我们的大炮?要我说,我们不如将计就计。就在襄阳,把李自成解决掉!嗯,也不知道左良玉……”
……
“爹爹,郑家给了这样的说法。”左梦庚和孔璋谈了几天,便又回去向他父亲问计。
“他们怎么说?”左良玉问道。
“郑家说他们可以将南洋的一些岛屿给我们。这些岛上颇有些物产,能卖不少钱。只是没什么人。若是我家能从周围夺得一些人口,说不得就能依托这些岛屿,真正的成为一方诸侯……”
第五百一十二章 进军
这个时空的弘光元年二月,也就是阳历公元1645年的三月,宁南伯左良玉向朝廷上书,称身体多病,实在是无力再统领大军。而自己的儿子并无统兵作战的天分,故而请求朝廷派出宿将代替他统领湖广一带的明军,以抵挡李自成的攻击。
左良玉上书之后,原本驻扎在九江的模范军立刻就行动了起来,他们朔江而上,直抵武昌城下,而正在进攻武昌的闯军,在看到模范军的旗帜后,甚至都没敢和模范军交战,直接便解围而去。
朝廷很快就给了回复,弘光帝亲下圣旨褒奖,加封左良玉为宁南侯,赏赐白银一万两,并追封祖先三代。又令平贼将军左梦庚暂代父职,领其所部,归安平王节制。当然,这个所谓的“暂代父职,领其所部”,也只是一个幌子。事实上圣旨下达后的第二天,左梦庚就奉安平王世子的命令,带着几百个家丁离开了武昌,说是去办理军队的粮草之类,但事实上,左梦庚带着这些人并没有去办理粮草,而是直接上船,去了济州岛。依照双方的协议,左梦庚的这些家丁将在这里换装上先进的燧发枪(其实是民用版本的)和二十四磅要塞炮,并接受一段时间的热武器训练(主要是火炮方面的训练),然后便再次登船南下。郑家的海军将会把他们送到南方的伊利安岛(也就是新几内亚岛屿)。
伊里安岛是一个非常大的岛屿,它是太平洋上最大的岛屿,面积达78万平方公里。这个岛屿物产丰富,除了太平洋岛屿上常见的一些诸如柚木、红木之外,这里还有非常丰富的铜矿资源。这也是左良玉父子在郑家提供的几个地点中选中了这一处的原因。但在此时,欧洲人还没有发现这个岛屿,倒是为了寻找澳大利亚,郑家的探险船队到过这里,并曾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小据点。这个小据点是一处天然环境不错的港口,而且距离一处高品位的铜矿不远,但是郑家的人力却有跟紧要的用处,暂时抽不出空来开发这里,所以这处小据点很快就被暂时放弃了,只是在海图上留下了一个记载。如今郑家干脆就将这处地方转手给了左梦庚,而且依照他们达成的协议,郑家还会陆续的将左家军的那二十来万人给他送过去。并且在此后的半年内保证他们的粮食补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