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1630_奶瓶战斗机【完结】(828)

  不过清军并不是毫无防范,清军是见识过模范军的榴霰弹的。自然知道,榴霰弹才是最大的威胁。所以在黎明前,他们就悄悄地在大炮的旁边挖出了几个可以藏身的坑,还准备好了一个厚厚的盖板,当发现模范军那边开炮之后。他们就不管原来在干什么,都毫不迟疑的跳进坑里,同时将盖板盖到头上。

  双方的距离并不远,即使考虑到榴霰弹的较低的速度和弯曲的弹道,清军的炮兵也只有两三秒钟的时间来做出反应。所以虽然有所准备,但是在模范军的榴霰弹的覆盖下,仍然有不少躲避不及的清军被打死打伤。

  依照清军最初的想法,在模范军打完一轮之后,清军便从防弹的洞里钻出来,继续向模范军的目标开火。然而,清军很快就发现,这种设想根本就无法执行,因为在没有督战的白甲监督的情况下,这些炮兵谁都不愿意从防炮洞中钻出来,必须要督战的人拉开盖板,他们才愿意从洞里出来,而当督战的白甲自己从洞里出来,再把人都叫出来,然后,还没来得及准备开火,对面的炮弹就又打过来了。其实这时候朝着他们开火的,已经只有一两门大炮了。因为清军的各门大炮之间拉开的距离比较大,一两门大炮射出的炮弹并不足以覆盖清军所有的炮位,但是清军并不清楚这一两枚炮弹是朝着谁那里射过去的。所以,他们只要一看到对面的炮垒上升起了烟雾,便立刻抛下一切,跳进防炮洞。结果,仅仅只靠两门大炮,模范军炮兵就基本上压制住了清军所有的炮火。

  其他的火炮自然也就开始转移火力,他们都把目标指向了铁丝网上的那些缺口。而这时候,这些缺口处的清军也正在面对另一种他们意料之外的东西——地雷。

  有了拉火管之后,地雷就不是什么特别高科技的东西了。看过国产科教片《地雷战》的童鞋都知道,地雷这东西有多简单。赵庄的民兵,找几个石匠,弄个石头,在上面凿个洞,然后塞满黑.火.药,再装上拉火栓就造出了土地雷。至于威力,只要火药塞得多,一样能让日本鬼子坐上土飞机。而模范军手中的地雷,就技术水平来说甚至还要超过赵庄民兵,他们至少用的是规范制造的瓷雷。地雷的结构倒是和赵庄的土地雷没啥区别,只是威力普遍要小一些,一般来说,踩上了,也不过是炸掉一条腿而已。这当然不是出于所谓的人道主义考虑,也不是像后代的那些家伙一样,考虑的是,一个伤员需要几个士兵往下送,他们一路上哀嚎不已能沉重的打击对方的士气。这个时代没这些讲究,对于那些炸断了腿,没有了战斗力的伤病,普遍的做法都是直接给他们补一刀,而不是占用人手往下送,并让他们一路哀嚎,更不用占用什么医疗资源。所以模范军的地雷减少装药,其实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压缩成本。毕竟,在没有合成氨的时代里,火药可不便宜。

  从缺口冲过来的清军立刻就被地雷炸了个人仰马翻。被炸翻的清军抱着断腿倒在地上大声哀嚎,其他的清兵一时间被吓住了,收住了脚步不敢再向前去。而后面的清军却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个劲的向着缺口涌过来。一时间,缺口一带挤满了人。

  “往前冲!不能停在这里,停在这里死路一条!”一个章京大喊了起来。但是几乎就在此时,一枚12磅的铁球朝着这里直飞了过来。

  依照模范军的测试,在这个距离上,12磅炮发射的实心炮弹应该能击穿整整一个连的行军纵队,如今这枚炮弹证实了这一点。这枚铁球轻而易举的在人群中淌开了一条血胡同,将人群打了个对穿。在它经过的路线上,到处都是断臂残肢,地上躺着至少三四十具尸体。在这一刻,火炮证明了它的确无愧于“战争之王”的赞誉。

  至于那个高喊的章京,那枚炮弹从他的腰间飞过,双层的铠甲就像是一张纸一样的被撕成了碎片,章京被拦腰打成了两段,上半身掉落在距离他站立的地方十多步之外。

  而在此时,模范军的士兵们又朝着缺口这边打了一个齐射,顿时又打倒了数十人。剩下的人顿时乱成一团,有的人拼命想要向前冲,然后被排枪击毙,或者是踩上地雷,炸断了腿,倒在地上哀嚎,还有人晕头转向的想要往回跑,然后迎头和往里面冲的撞在一起,接着又以为堵在一起而被炮弹或者排枪打倒。还有的,干脆趁人不备趴下来装死,但这也不保险,因为如果趴下的地方不对,也会被跑来跑去的人活活踩死。

  然而,更多的木板被铺了上来,更多的一钱不值的包衣被驱赶了进来,清军虽然伤亡惨重,但还是一步步的逼近了土墙。

  第五百五十四章 攻防(3)

  就像满清通过贸易将他的情报网洒向全国一样,模范军也通过贸易,安排了自己的间谍网络。这个网络有两条线路,一条是通过朝鲜向满清控制区渗透,在郑芝龙被封为安平王之后,占据济州岛的“荷兰人”也甩下了自己的画皮,直接打出了明军的旗号。说起来朝鲜在明朝和满清之间,从情感上,其实是明显的更倾向大明的。在发现明军似乎又重新占据了上风之后,很多朝鲜人的心思就又活跃了起来。一些朝鲜人甚至化装架船来到济州岛,请求大明天兵帮助他们驱逐鞑虏。郑森虽然没有立刻同意,但是和朝鲜官方的秘密联系却建立了起来,于是透过朝鲜和满清的贸易,透过朝鲜的使团来收集满清的情报的线路就渐渐地开辟了出来。另一条则是透过蒙古。在李自成覆灭之后,吴三桂收编了大批的顺军,力量膨胀了不少,然后他便转向北方,开始不停地袭击劫掠蒙古各部,而此时满清不但拿不出力量来支援蒙古人,甚至还要从蒙古调动兵力去对付模范军。于是一贯墙头草的蒙古人立刻就开始和吴三桂勾勾搭搭起来了。这样一来,透过他们,郑森也能了解到一些满清的动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