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岳父大人!”夏鸿升说道:“也不必担心一旦有了这规定,官吏们都往基层挤。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且去基层工作,以弥补经历。而已有工作经历的,则升迁至州、道乃至于朝中便是。这一出一进,从上到下的官员并没缺少。而去,现如今朝中高官已定,不好再叫他们赴任基层。可从新晋科举及第者开始,将这些科举及第者直接授官到基层去,让他们可以直接获得基层工作经验,日后提拔起来之后,自有新的科举及第者补充到地方。”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好,是个好法子!如此一来,日后朝中之官员,必都是在基层做过事情的,都直接的接触过百姓,深入到百姓之事中去过。便可以避免官不知民了。好!这个法子好啊!官不知民,如何治民?不过,也有个问题。”
夏鸿升看着李世民,听李世民皱了皱眉头,又说道:“蒙荫入仕者,其祖上于国有功,子孙得以承袭其位。这是祖辈用功德换来的。若将其授官到了基层,岂不是叫人寒心?就比方说那程老匹夫,朕若是叫他的儿子去做个县尉,不仅对不住他于大唐之功劳,叫旁人看见了,也寒了心呐。令有一些受到举荐之人,的确有真才实学,却又故意让他去做县令之类,岂不是浪费了人才?”
夏鸿升笑了笑,说道:“这就涉及到小婿所说的另外那个词儿了。”
“挂职锻炼?”李世民记性好,听一遍,虽然不明白甚子意思,可也记住了。
“不错。正是挂职锻炼。”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所谓挂职锻炼,就是上层选派一些公务之人员,保留其现今之身份位阶,而遣派到下层官衙机构担任某一职务一段时间,进行学习锻炼,积累经验。”
李世民一听,顿时眼中一凝,想了想,说道:“贤婿的意思是,从朝堂之中,选出一批人来,让他还有当下的官阶,仍属如今只官衙,却将其派到基层去,做一段时间事情,然后重新召回。”
第908章 挂职锻炼
“正是如此!”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这挂职锻炼,是服务于基层工作经历之规定的。也就是说,挂职锻炼,是为了让官员获得基层工作经历,以便于其满足升迁之条件。比方说有一个朝官吧,不管他是如何入仕的,是蒙荫也好,举荐也好,还是怎么样,无论如何都好。无论陛下您是出于何种目的的,要将其升迁。那么之前已经有过规定了,那就是官员升迁,必须要求这个官员有过基层工作经历。可现在这个朝官并没有基层工作经历,那该怎么办呢?让他挂职锻炼。他是几品,就还是几品,是在哪个部门,就还属于哪个部门。只不过,使其下放到了地方,让其在那些能够直接接触到百姓的位置上,去办事,去处理百姓的事情。以两年或者几年为期,时间一到,重返原位。如此一来,他就有了基层工作经历,就可以升迁了。”
李世民仔细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这法子配合其方才那官员欲得升迁,必有基层工作之经历的规矩结合起来,便可以使得朝臣都知晓百姓之所欲与所恶,商论举措,制定政令,便也不会凭空作想,而知道如何才能谋福于百姓了。”
“正是如此!而且,这么做,其利有三。”夏鸿升说的兴起,端起茶杯一口将里面已经有些凉了的茶水饮尽,抹了一把嘴,又继续说道:“朝廷可根据这两年其在基层位置上所做的事情,所处理百姓事物时的办法举措和效果,看看这个官员的能力究竟如何,有没有堪当重任的能力。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若是连一县之域都治理不好的话,那又如何能够帮助陛下治理天下?是朝廷知其可与不可,此其一利也。而于官员自己来说,让他们在艰苦环境中进行磨练,经风雨、见事面,通过实践锻炼,环境磨练,生活砺练,他们的本领才过硬,才足以应对日后复杂的事务。使官吏提升治理百姓,处理政务之能力,此其二利也。这些直接接触过百姓,深入过民间的官员,日后一旦得到升迁,又或是成为朝廷重臣,那么这些基层工作的经验,就可以使其在帮助君王制定政策的时候,知道如何顺应百姓的需求,如何为百姓谋利。这样一来,避免了君王脱离百姓,不知民间疾苦,发出不利于百姓的旨意,来。而朝廷颁布的政令,都是对百姓有益的,百姓自然就会对朝廷,对君王忠心耿耿了。使朝廷不失百姓之心,使百姓不改忠心之志,此其三利也!”
李世民越往下听,眼中便越来越加明亮。待听到夏鸿升说完三个利处,更是眼里面明晃晃了起来,透着一股兴奋之色。
“不错,若是朝臣们都接触百姓,都亲身深入过民间,那么就算是皇帝身具宫中,也可以避免其脱离百姓了。”李世民语含激动的说道。
“让挂职锻炼成为升迁的一个信号,那么百官就不会对朝廷将自己派到基层一事而感到不满了。”夏鸿升笑了起来,继续说道:“还有那些士族举荐的无能亲系之官,借助此法,也可将其剔除朝堂中心,对于朝廷的擎肘,就能少了许多。”
李世民眼中又是一凝。
夏鸿升想了想,又说道:“而且,小婿还想斗胆提上一句,胡言乱语,还请岳父大人先行恕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