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贞观帝师_石肆【完结】(1250)

  夏鸿升点头道:“陛下,辽东的面积很大,不仅仅是高丽三国,继续往北,还有大片大片的土地。您可还记得臣献给陛下的地图?”

  李世民的呼吸明显的急促和粗重了起来。顿了顿,又说道:“朕知道那里的土地还有很大,只是,朕不知其竟然有如此多的可耕之地……”

  “那里的黑土地极为肥沃,其上种植,产量可得提高。耕地面积也极多,若以整个大唐的耕地为十,则辽东足以独占其二三之数,绝不亚于又一个中原!”夏鸿升十分肯定的答道。

  “啪!”只听一声大响,但见李世民一拳砸在了跟前的桌子上,两眼圆睁,目中发红,咬牙切齿的挤出几个字来:“辽东!高句丽好胆,占我辽东!”

  第939章 征伐之策

  “请陛下息雷霆之怒!”长孙无忌连忙行礼,众臣也立刻躬身行礼,请李世民息怒。

  李道宗又道:“陛下,还是请陛下先行息怒,听一听夏侯有何法可行!”

  “夏侯提到辽东有这么多耕地,莫不是欲以辽东之耕地,诱使百姓支持朝廷夺回辽东?”李靖到底是了解夏鸿升,已然猜出来了夏鸿升的意图。

  “不错。”夏鸿升点了点头,又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土地,是百姓最为渴求的东西,也是缓解土地兼并的最好办法。此时,也是诱使百姓支持朝廷发动这一次战争的最好办法。谁不希望多得到些土地呢?故而微臣的法子有三:其一,朝廷大可先行将这个数据公布出去,令百姓知道,辽东有如此多的耕地,且其原本就是中国之有,却被占了去。其二,若能收复辽东,有愿意迁户辽东者,以其现有之地的十倍乃至于更多的倍数分田给他。其三,若要收复辽东,征伐高句丽,当以募兵取代府兵。使其志愿入伍,则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征兵给百姓带来的影响。而募兵者,亦可以土地慕之。比方说战争之后,每个兵卒分地多少,其户分地多少,战死者其家人分地多少,等等,以激其入伍热情。如此一来,百姓必大力支持朝廷发动这场战争,且全力助得朝廷打胜这场战争。”

  夏鸿升说完,一屋子人都陷入了思考当中。

  房玄龄笑了笑,说道:“呵呵,若是使用夏侯之法,亦可加上一条。百姓所得辽东之地,数年内免除税赋,不是更能吸引人?”

  夏鸿升一笑:“是极!是极!”

  房玄龄又笑了笑,转而对李世民行了一礼,说道:“假使辽东之耕地,真有夏侯所言之多,那臣以为此策可行。此策之利有二,一可使百姓受利所驱,忘却前隋征伐高句丽之灾,支持朝廷发动征伐。百姓支持朝廷,那么朝廷的征伐就成了顺应民心,此曰人和。二可促成关中人口向辽东迁徙,开发辽东之地,并将辽东之地牢牢把握在大唐手中。”

  “陛下,辽东之地,间谍已经暗中勘测了好几年,这几年陆陆续续报回来的种种情报,前日方才总共核算出来,因念及事关重大,须再仔细校对,故而还未报于陛下。”段瓒看了看夏鸿升,然后走出来说道:“微臣可证明夏侯所言非虚。辽东之地,真有那么多!”

  其实李世民已经相信夏鸿升的话,因为夏鸿升所告诉他的,向来从没有说错过。

  此刻听段瓒也这么说,心中更是笃信。

  因而也更是气恼。

  “看看辽东都是什么人在占着?!”李世民沉声说道:“靺鞨,契丹,室韦,奚族,高句丽……我汉家之沃土,尽成蛮夷之地!朕必夺回辽东,诸卿再议,此战当如何来打!”

  一帮武将顿时兴奋,一个两个摩拳擦掌起来。

  “陛下,老臣以为,此战当水陆并用。高建武筑长城以阻挡大唐陆上兵锋,可先以水路攻之。联新罗以灭百济,之后在以百济为后,兵分两路。一路自并州而出,一路自百济而去。先以我朝之重臣名将于并州军中,使高句丽以为大唐之主力应从并州一路攻伐,使其疏忽于百济方向。尔后大唐水师从百济登陆北上,直捣黄龙,两相夹击。高句丽势必顾首不顾尾。而水师自百济登陆之后,可留铁甲船于原地游弋,以防新罗有二心。”李靖想了一想,率先说道。

  听了李靖的话,一众将军们都频频颔首。

  夏鸿升也是心里高兴——幸好征伐高句丽的时间提前了不少,李靖这个开挂般的人物还没有那么的老。

  原本的历史上,李世民因为李靖太过年老,而没有带李靖出征。李老二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这显然是个很大的失误。李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能型将领,国内国外、高原战、平原战、沙漠战、攻城战、守城战、水战……几乎都有打过且打胜过的经验,可谓是百战百胜。对于攻打高句丽这样的国家,显然李靖能比其它将领更好的适应,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李世民到了贞观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六四四年,才开始征伐高句丽。当时李靖已经七十三岁,身体已经不行,走到半路不得不留下来。李世民自己,也已经四十六岁。他们二人是同一年去世的,都是贞观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六四九年。

  若是二人当中,但凡有一人能够再身体好些,再多活几年,那么彻底灭掉高句丽便不会等到那么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