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人俱都是一惊。
却听夏鸿升冷然说道:“狗急了要跳墙,兔子急了要咬人。何况他们比兔子,比狗更凶狠呢?就算是朝堂上陛下支持了咱们,背地里,他们也会想尽办法从中作梗,甚至于直接行刺,阻挠新商法和新税法在泾阳县之试行。你们且放心,使本侯将你二人拉进这趟浑水里面的,就算是陛下不能,本侯也必定保你二人周全。”
“多谢大人!”杨县丞和申主簿神色一凛,躬身行礼道:“敢不效死力!”
“好了,二位也莫太过担心,本侯所言,乃是最坏之打算。实际上,当不好到那般地步的。”夏鸿升对二人说道,然后又笑问:“对了,庄子上的循环农业模式,在泾阳县中推行的可还顺利?”
听夏鸿升问及此,杨县丞顿时脸上浮现出一片喜色,颇为激动的说道:“回县令大人的话,庄子上的耕作方式,环环相扣,每一环都使百姓有所收获。大棚使得农人冬日仍可耕作,自在泾阳县中全县推行以来,百姓多有赞许,日子当真好过了许多。百姓不仅耕种,每一环之所得,还可以趁着泾阳到长安道路之便利,到长安买卖,是农亦是商。如此一来,家中有余粮,手中有积钱。较之以往,大为改观!百姓对县衙交口称赞,都说如大人这般,让一方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才真是一方之父母官!”
夏鸿升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这里面谁出的力大,本县心里清楚。本县不过是兑了个点子,兑了张嘴命令下去而已,便再不管不问了。推行当中诸多繁杂之事,诸多问题之解决,皆是县衙诸位共同努力之结果。若真有功,也是县衙诸位之功德。过两日,本县当有所表彰。”
二人顿时一喜,行礼道:“多谢县令大人!”
第969章 引蛇出洞
清早的第一缕光跃出了云端。
太极宫正门前,承天门的城楼上第一声报晓鼓已然敲响。
鼓声幽幽的传递开来,便就接着听见各条南北向大街上的鼓楼依次跟进。
鼓声一波波传开,无论是皇宫、内城,亦或是城中坊市就都依次开启。
与此同时,长安城中的道观里,晨钟也随之撞向,激昂跳动的鼓声与深沉悠远的钟声交织在一起,顷刻间便唤醒整座长安大城,共同迎接从东方天际喷薄而出的朝阳。
岑寂的街道上开始出现路人的身影了,有的慢步趋行,有的神色匆匆,人渐渐多了起来,喧嚣声也就随之萦绕在了长安城的上空。
“我的老天爷!这也敢写?!”街中餐馆,正热闹的早餐人群中,忽而有人猛然站了起来,手中死死地捏着一张报纸,两眼圆瞪,瞠目结舌。
“速速去买报纸!送回去给家里,让长辈们立刻看看!”
“要完!要完!日后怕是没有报纸看了!”
“一针见血!一针见血啊!总算是有人替百姓发声了!”
“发此文者,当真猛士邪!”
“有人指出税法之弊,此何勇也!吾辈当以为榜样,助其一臂之力,为百姓献言!……撰文者是夏鸿升?!果然不是凡人!”
这样的情形,这样的话语,夏鸿升一边喝着豆浆,一边吃着油条,都听见了。
也可以预见,它将不仅仅出现在长安城之中。
继长安之后,也会在洛阳、太原、成都、越州、宣州、扬州、闽州、泉州、广州……只要是开设有报社的地方,都会陆续将这些文章刊登出来。
早饭也无人吃了,纷纷拿着报纸各自匆匆离去。
这份报纸一出,注定要使得举国震惊了。
朝臣们纷纷拿着报纸涌向了皇宫。夏鸿升在路上看见了,也只是笑了笑,深吸一口气而已。
回到长安的宅子中不多时,门便被敲响了。
“升哥儿!”进来的人是李承乾,穿着一身便服,还是十分普通寻常那种,进门便道:“快些关门,莫要让旁人认出我来!”
关上门,李承乾同夏鸿升进了堂中,坐下来,李承乾说道:“父皇叫我带两句话给你,第一句是深居简出,小心防范。第二句是泾阳之事,照做不误。”
夏鸿升正要说话,却又听小厮传报有人登门。
问是谁,回答说是房公府中。
李承乾暂且回避,见那人进来拜见之后,拿出书信一封,说道:“公爷令小的将这封书信交与侯爷。”
夏鸿升接过房玄龄给他的书信,展开,唯有四字于其上,写着:闭门谢客。
“多谢……”
“公子,外面有人前面,说是卫公府上。”夏鸿升话还没说出口,便又被外面的小厮打断。
“多谢房公挂念,请待我回话,请房公放心。”夏鸿升对房玄龄派来的人说道:“请从侧门出!”
小厮带着那人离开,李靖派来的人便进来了,拜见了夏鸿升,说道:“侯爷,我家将爷命我捎话与您,说若您无旁的事情,可去军校之中安心住上些许时日。”
夏鸿升说道:“替我多谢公爷费心。请代我回话给公爷,请他毋须担心。”
送走了他,随后又有段志玄、程咬金、李孝恭,颜师古和李纲等好几人派人过来,给夏鸿升传话,都是提醒他最好销声匿迹一段时日,静待皇帝处理这件事情,莫要再出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