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贞观帝师_石肆【完结】(1296)

  夏鸿升同李安仁一起身,就见人已经跑到了外间,正是李承乾。

  “太子殿下!”李安仁及李纲的家眷见是李承乾,赶紧过来拜见。

  李承乾快步上前拉住了他们,不让他们拜见,说道:“父皇得知李师的情况,立刻将太医署的太医都派了过来,孤先行一步,太医就在孤后面。”

  “多谢陛下,太子殿下挂念……”李安仁上前谢礼,只说了一句,便又要哽咽了。

  “安仁兄切莫如此!”李承乾连忙拉起李安仁,说道:“孤先到外间,以免打扰李师。”

  李承乾到了外面,夏鸿升也跟他一起出去。二人走出外间,避开了众人。

  “升哥儿,李师情况如何了?”一出来,李承乾就连忙问道。

  夏鸿升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孙神医一直在守着,说是只怕过不去今晚了。”

  “今晚?!”李承乾饶是已经听了通报,此刻从夏鸿升口中说出,还是一惊,不禁悲道:“难道真的没法子了?”

  “连孙神医都束手无策了。”夏鸿升叹了一口气:“无力回天啊!”

  二人说话间,太医已经跑了上来。

  连忙进去,同孙思邈一起又与李纲把脉查验,却都黯然摇头。

  时间一点点过去,从长安匆匆赶来的人越来越多,为不惊扰昏迷着的李纲,都在屋外守着。

  夜幕渐至,忽而听里面喊道:“父亲醒了!”

  众人立刻呼的一下全站起来,听出来那呼声是李少植的发妻,李安仁的母亲。

  夏鸿升和李承乾立刻进去,孙思邈同何太医正欲为李纲诊脉。

  却见李纲脸色带着一抹异样的淡红脸晕,摇了摇头,不让二人近前,只是有些吃力的说道:“老夫大限至矣,不须强求。”

  “父亲!”

  “爷爷!”

  屋中顿时一片抽泣之声,夏鸿升也是两眼发酸。

  “哭啼个甚子。老夫今年八十有八,已是长寿。师友尽去,此时倒可以去寻他们了。”李纲说一句话,便粗重的喘息起来,孙思邈连忙过去抚他后背,助他顺气。

  却听李纲又说道:“吾孙安仁,老夫毕生之愿,唯天下清明,百姓安居,君王刚正而已。汝父早死,老夫悉心教于汝。汝此后须谨记老夫之愿,刚节谏直,勿违大义。”

  “爷爷!孙儿绝不敢忘!……”李安仁抽泣着道。

  “男儿立于天地间,当目视苍生,胸怀天下。老夫今且赴旧友,又得父子团聚,何其快哉!莫须哭啼,坏了老夫兴致!”李纲听见李安仁抽泣,说道。

  听此言,夏鸿升鼻中更是酸楚。李承乾亦不禁泪下。

  “太子殿下……”李纲转过了头来。

  “李师!”李承乾上前,执手而哭。

  “老夫先事前隋太子勇,又事前太子建成。而今又所幸何极,事于殿下。”李纲笑看着李承乾,说道:“三者之中,唯殿下天资聪颖,又不嚣于学,肯虚心采纳属官之谏,有陛下之风耳。老夫去后,望殿下另择贤师,虚怀以求,不变初衷。侍中魏征、书院山长夏鸿升此二者,老夫以为可也!”

  夏鸿升一愣,便又听李纲唤他:“静石……”

  夏鸿升鼻中一酸,连忙过去:“李师!”

  第979章 有节是秋筠

  夏鸿升被李纲叫道跟前,李纲此刻剧烈的喘息着,好似方才的那番话已然用尽了他全部的气力一般。

  只见李纲又努力吸进去几口气来,眼中愈渐迷蒙,颤颤巍巍的抬起了手来。

  夏鸿升赶紧握住李纲的手,却听李纲说道:“老……老夫……老夫一生阅尽人世之事,览尽众生之景,从未因一己之安安危,废天下之道义,从未以君王之触怒,失刚正之谏语。此生无憾亦无愧矣!所念之事,唯有三者。其一,老夫事太子殿下多年,今日大限既至,无可再左右劝于殿下。汝为殿下之诤友,当替老夫谏言。”

  “是,李师!”夏鸿升点了点头,见李纲又急促的用力呼吸起来,知道是他换不过气,赶紧立刻抬手为他顺气。

  “其……其二……”李纲似乎是觉察到自己时间不多,更加迫切的想要将话说完:“吾儿早亡,留一孙与老夫。吾孙安仁,素类老夫。恐老夫既去,无人督之。还请看老夫薄面,代为照……照拂……使其入……入书院听讲……”

  “是!李师!”夏鸿升眼中酸涩:“安仁兄日后即为吾兄!”

  “不……”李纲摇头,又唤道:“安仁吾孙……”

  “爷爷!”李安仁立刻靠前。

  却听李纲用力的抬起颤抖不已的手,指着夏鸿升:“拜……拜师……”

  夏鸿升一愣,见李纲又开始往外吐气而不入,手却颤抖不已的指着夏鸿升。李安仁连忙扑上前去双手握住李纲的手,然后转头就像夏鸿升磕头:“还请师尊收安仁为徒!”

  夏鸿升叹息一声,说道:“李师请放心,升虽不才,当竭尽全力以教安仁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